<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專訪李群:談青島制造【之四】創新

    2016-12-15 08:27:31
    來源:信網
    責任編輯:亞麥

    8月28號至9月10號,由新華社山東分社社長宮喜祥,總編輯趙新兵,新華社國內部重大報道策劃中心執行主任李斌,新華視點室主任張旭東組成的“新華社”解碼青島專題組一行18人來青,圍繞青島制造主題開展了集中采訪,并專訪了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

    \

    專訪李群:青島發展已進入“創”時代

    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對制造業而言,創新同樣是核心和靈魂。

    青島的制造業發展是如何推進創新的,又做了哪些考慮和安排呢?

    李群:城市競爭力說到底是創新力,青島發展已經進入了“創”時代。從青島“十二五”時期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情況看,創新指標都要高于其他增長指標,創新對青島經濟穩中有進發揮關鍵作用。

    \

    首先,創新要有“載體”。我們在“十二五”時期圍繞創新規劃建設“三個千萬平米”工程和“千帆計劃”,青島的國家級眾創空間數量在副省級城市中列第二位。

    第二,創新要有“支撐”。青島創新有4個支撐系,即“高校系、央企系、中科系、國際系”。比如“高校系”,我們和24所國內知名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在青島建設研究院或研究生院。再一個是“央企系”在青島設立相關研究機構。“中科系”是指中國科學院的創新資源,目前在青島形成“兩所八基地一中心一園一城”格局。“國際系”,是吸引世界知名研發機構向青島聚集。這些創新力量,將為青島“十三五”“十四五”發展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

    第三,創新要有“體系”。就是要把科技體制與成果轉化體系、金融體系、行政體制等改革緊密結合。青島近年來注意引進培養技術經紀人,引進建立科技中介機構。去年全市技術交易額達到89.5億元,一個五年規劃期就增長6倍??萍寂c金融的融合也非常重要,我們設立藍海股權交易中心,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服務,已有90多家科技企業掛牌。我們還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幾個重要創新平臺都在“去行政化”。

    [編輯:亞麥]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