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創新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推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成為國際一流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和國際合作交流平臺,構建全球分布式協同創新平臺,聚集全球資源,發展海洋科學技術。近日,海洋國家實驗室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在青島簽署了“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協議書”,在澳大利亞成立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
南北半球強強聯手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CSIRO)成立于1916年,是澳大利亞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機構,也是世界10大科研機構之一,在南半球海洋觀測與研究、南極科考方面一直居于世界領先水平?;舭吞厥前拇罄麃喓Q罂萍贾行?,也是南極科考的門戶城市。擁有澳大利亞40%的海洋學家和60%的南極研究人員,CSIRO大氣和海洋中心、澳大利亞南極局、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和極地研究所均位于此。
在簽署儀式上,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表示,未來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將更好地落實2016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倡議,加強知識和經驗分享,加強海洋科考船及大型基礎設施共享,加強海洋科學研究和教育資源共享,構建海洋觀測研究合作伙伴關系。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表示,澳大利亞是南半球國家,致力于南半球海洋的保護和利用。作為澳大利亞國立科研機構,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非常高興能與海洋國家實驗室共建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相信雙方的合作會向世界發出強有力的信號,南半球海洋對全球氣候有極其關鍵的影響,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將幫助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這不單有益于澳大利亞、有益于中國,也有益于全世界。
逐步擴大雙方的合作
簽約儀式上,雙方均表示將逐步擴大雙方的合作,支持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的建設與運行,共同推動雙方對南半球海洋的合作觀測與研究,促進國際社會對南大洋和南極保護利用的重視,發展海洋科學技術,推動藍色經濟發展,共同為全人類對南大洋和南極的保護和利用做出貢獻。
記者了解到,圍繞國家戰略任務和自身發展需求,海洋國家實驗室積極實施海外聯合實驗室(中心)建設工程,全球布局,分步實施,通過務實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是海洋國家實驗室國際合作“南下”戰略的主要支點,將來通過實施“一中心一港一項目”,實現“項目-人才-基地”三結合,吸引和匯聚全球資源,提升創新能力,推進海洋國家實驗室深淵、深海、極地極端環境科學研究,進而支撐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同時,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的建立運行,也將為我國積極參與“南大洋海洋觀測系統”等國際計劃和組織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成為深入參與全球海洋創新治理體系的有力抓手。
搭建國際協同創新網絡
此次“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協議書”的簽署標志著雙方的合作邁入了新的階段,也標志著海洋國家實驗室國際協同創新網絡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今后,海洋國家實驗室將繼續深入開展國際海洋合作,加快建設國際協同創新網絡,提高對國際海洋科研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深度參與全球海洋創新治理,拓展藍色經濟發展空間,推動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力爭在2020年成為我國在海洋與氣候變化領域的研究中心、成為我國深遠海探測觀測技術研發中心、成為亞太海洋研究中心,確保實現“面向世界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的總目標。 記者 徐棟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