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因海而生、因貿而興的沿海開放城市而言,對外貿易在青島經濟大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在中國經濟“三期疊加”、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青島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魄力,不斷解決外貿發展的“痛點”,打通阻礙外貿發展的癥結,培育新業態,集聚新動能,助推外貿企穩向好。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市累計進出口3866億元,由負轉正實現增長0.1%。這是青島外貿自2015年下半年持續下滑以來,首次實現增長,來之不易。
全球視野:從“立足青島”到“立足全球”
在嚴峻復雜的外貿形勢下,中國外貿企業長期依賴的“中國設計→中國研發→中國制造→全球銷售”路徑,已經無法適應深度全球化與互聯網化新局面。價值鏈條冗長、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成為外貿發展的一大“痛點”。
青島外貿從“立足青島面向全球”,向“立足全球面向全球”轉變。兩字之差,意義深遠。“過去,外貿企業的思維方式是‘我能生產什么,就生產什么’。而現在,外貿企業的思維方式是‘我們能生產什么,就生產什么’。這就需要用全球視野,在世界范圍內整合配置資源。”島城一位資深外貿人士說。
青島重新審視自身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角色與地位,著力構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對外貿易新格局。
青島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和自貿區戰略的重大機遇,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地方政策與行動計劃,讓國家戰略平穩“落地”,讓外貿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青島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投資600億美元的102個經貿合作重點項目庫,進一步滾動完善、篩選入庫項目126個,其中11個入選國家“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庫,入選數量名列全省首位。在境內外舉辦了36場以“通商青島新思路、經濟合作新伙伴”為主題的“絲路對話”系列經貿促進活動。獲批全國目前唯一的境內外互動性歐亞合作產業園區。
在貿易壁壘林立的不利局面下,自貿協定成為對外貿易的“坦途”。青島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各種政策和規則資源,找準著力點,探索國家自貿區戰略的協同推進和互動發展,為企業開辟了新的生存空間。山東檢驗檢疫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駐青檢驗檢疫機構和貿促會累計為9.8萬批對韓國、東盟、澳大利亞等主要自貿伙伴出口商品簽發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貨值37.6億美元,企業可享受有關自貿伙伴關稅優惠約2.2億美元,穩居我國北方城市首位。青島企業對自貿協定利用率提升至40.7%。
在全球視野下,青島企業加速全球布局,全球設計、全球研發、全球生產、全球銷售成為常態。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市備案對外投資項目174個,中方實際投資額44億美元,增長309%,增速驚人。青島企業逐步轉變為“世界的企業”,基于海外生產當地銷售的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青島企業境外項目銷售額達到155億美元,占青島貿易總額的比重接近兩成,而且這一比重還在不斷擴大。
用好“互聯網+”:從線下到線上
青島有關部門抓住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的難得機遇,加快構建跨境電商軟件與硬件,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圈,“互聯網+大外貿”新型商業模式逐步形成,為外貿轉型升級注入活力。
青島外貿企業轉變觀念,積極運用互聯網手段改造傳統外貿流程,拓展海外市場,搶抓訂單,增強競爭力。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使得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更加凸顯,定制化與個性化已成為清晰的外貿電商發展趨勢。紅領集團酷特智能通過開發C2M跨境電商平臺,前10個月實現出口1.52億元。
青島跨境電商綜試區自今年啟動建設以來,各項工作加速推進,成效明顯。目前,六大特色跨境電商重點產業園區雛形初顯。其中,膠州產業園全力打造膠州發制品跨境電商產業鏈,累計實現出口額超過3億元。青島國際陸港跨境電商產業鏈逐步搭建完善,吸引20余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累計實現進口3600萬元,預計全年實現直購進口超過5000萬元。青島郵政電商產業園49家客戶已完成工商注冊,跨境電商孵化基地已入駐企業18家……
跨境電商市場主體進一步壯大,涌現出一批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典型示范企業。海爾集團打造的海貿云商平臺預計全年出口超過40億元。新華錦集團打造“線上集成+跨境貿易+智能化+綜合服務”的綜合服務體系,預計全年出口將達35億元。在2015年認定10家省級外貿新業態主體企業的基礎上,今年9月,青島又有15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外貿新業態主體企業。青島跨境電商綜試區吸引力不斷增強,一批發展前景好、產業拉動力強的跨境電商進出口企業、平臺企業、物流企業、第三方服務企業加速布局青島。
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百億元,達到102億元,增長勢頭良好。
消除“痛點”:從“賣產品”到“賣服務”
傳統外貿核心是賣產品,產品一旦交付,貿易即終止,價值鏈條短,客戶粘性差。這也是傳統外貿的一大“痛點”。青島外貿正在加速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增強“青島服務”品牌的國際競爭力,為青島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活力。
影視產業園15個攝影棚、11個置景車間全部封頂,樣板棚亮相,中美合作在此制景拍攝的大片《長城》正在全國熱映,《環太平洋2》等好萊塢巨制亦將進駐拍攝……在青島西海岸靈山灣畔,一個具有國際特色的萬達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區正在加速崛起。據悉,未來3年將有11部好萊塢大片入駐拍攝制作。今后每年在這里拍攝制作的國內外影視作品將達到130多部、常駐劇組100多個。
青島大力推動青島軟件園、青島國際動漫產業園轉型升級,構建“東園、西谷、北城”空間布局框架,“千萬平米”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建設全面推開,形成集聚態勢。
數據顯示,青島登記服務外包企業由222家增加到目前的1009家,5年間年均增長高達33%。青島著力引進以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為主的“智慧型”企業,更加突出“智造”,以知識和研發為主要特征的離岸知識流程外包比重不斷提升,成為服務外包新的增長點。IBM、NEC、亞致力、武漢光谷、東軟、Infosy、惠普大數據、億贊普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先后落戶青島,發展勢頭良好。
今年5月,青島獲批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今年前10個月,全市服務進出口完成679.8億元、增長35.4%。其中,出口336.9億元、增長43.9%,進口342.9億元、增長28%,快速增長的勢頭仍在延續。(記者 沈俊霖)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