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吞吐量首破2000萬人次大字,醒目地擺在青島機場大廳內。
齊展雙翼,星連世界,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際,青島民航業再傳喜訊。12月22日,青島流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正式躋身國內大型繁忙機場行列。2000萬人次的客流量標志著青島機場迎來新一輪的黃金發展期,在向東北亞區域樞紐機場目標邁進的同時,也將對青島地區經濟發展和“三個中心一基地”建設等城市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躋身國內大型繁忙機場
22日上午11時許,乘坐廈門航空MF8562航班從青島前往廈門的旅客林志堅辦理完值機手續之后,一個新的紀錄誕生了——青島機場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廈門航空向來自福建的林志堅送出一張青島—越南胡志明市往返免費機票表示祝賀。機場旅客吞吐量可以折射出一個城市的經濟活躍度。“十二五”以來,與城市的發展活力與地位相匹配,青島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正高速攀升。2010年,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達到1110萬人次。2016年突破2000萬人次。年增200萬的“青島民航速度”折射出青島近年來在城市發展進程涌現出的活力。
青島國際機場管理公司副總經理于福全表示,“這對青島機場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青島機場正式躋身國內大型繁忙機場行列。”我國機場每百萬航空旅客吞吐量可產生經濟效益18.1億元人民幣。由此測算,2000萬人次的客流吞吐對青島GDP的貢獻率也不可小覷。這也標志著青島機場迎來新一輪的黃金發展期,將對青島地區經濟發展和“三個中心一基地”建設等城市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年開四條洲際直飛線
青島機場深化同航空公司、伙伴機場、旅行社的互動協作,有序落實法蘭克福、舊金山、墨爾本、溫哥華等洲際直航開發,加大日韓及東南亞市場運力投入。今年以來,青島機場新開了青島至法蘭克福、墨爾本、舊金山3條洲際直航航線,12月30日還將開通青島至溫哥華直航,全面實現了青島機場與歐美澳地區重要城市間的空中對接。
11月24日,隨著青島飛往韓國首爾的SC4087航班旅客辦完通關手續,青島空港口岸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萬人次,預計今年達到320萬人次,創下新高,成為我國內地繼上海浦東、北京首都、廣州白云、杭州蕭山、成都雙流、上海虹橋、廈門高崎機場之后,又一個年出入境旅客突破300萬人次的口岸。目前,青島正在向著東北亞區域樞紐機場目標邁進,航線連通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四大洲的12個國家、21個城市。據于福全介紹,“青島機場面向日韓的優勢明顯,日、韓航班每日往返運營達16和40架次,形成了高頻次、全覆蓋、常態化的快線運營態勢,占青島國際航班總量的68%,目前至韓國和日本的航班數量分別居全國各大空港第3位和第5位,充分發揮了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功能。”
優化航線布局“雙樞紐”
在拓展國際(地區)航線的同時,青島機場也在完善國內航線布局。為優化調整航線網絡結構,青島機場推進青島至中、西部地區空中快線建設,逐步搭建互為樞紐節點的‘空中走廊’,查遺補漏完善國內相關航點布局,提升國內航線網絡通達效應。
2016年,青島機場新開國內航線19條,新增拉薩、贛州、庫爾勒、常州、臨汾、遵義等6個航點,廣州、西安、重慶、昆明、烏魯木齊、哈爾濱等27個航點的運力得到加強。其中,拉薩、庫爾勒航點的通航進一步強化了青島與藏疆地區的銜接力度,航點布局繼續朝向縱深推進。據于福全介紹,“青島機場不僅要做東北亞樞紐,還要輻射中西部地區,深入推進‘雙樞紐建設’,發展青島至重慶、昆明、成都、西安、貴陽、鄭州等中西部地區重要樞紐的快線運營模式。”
據了解,青島機場將于年內完成同重慶機場、山航、鄭州機場和貴陽機場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工作,持續加密中西部航線航班,搭建“東南亞、南亞—西南—青島—東北亞”以及“中亞、西亞—西北—青島—東北亞”的空中走廊集疏運通道。
每天過夜機數約52架
過夜飛機數量有序增加。青島機場加強同航空公司協作,吸引過夜飛機增量。年內機場平均每天過夜飛機數約為52架,比去年同期增加5架。過夜飛機數量的增加提升了航線網絡通達成效,為門戶樞紐建設發展以及生產指標的持續平穩提升提供了堅實基礎。
持續提高運行保障能力。截至2016年10月31日,青島機場放行正常率75.66%,同比增長8.34%,其中有5個月位居華東時刻協調機場第一名,全年位居華東時刻協調機場第一位,處于全國大型機場中上水平。另外,據國際機場協會(ACI)最近公布的權威數據,青島機場第三季度服務測評總體滿意度列全球第33位,總體滿意度由2015年的83%提升至95%。33項指標全部進入1500萬~2500萬吞吐量機場排名前十位,其中安檢是否徹底、轉機是否容易方便、手推行李車是否方便充足、候機樓內步行距離四項指標已挺近全球前20位。
-延伸
新機場遠期可滿足
吞吐量5500萬人次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對青島機場來說是榮耀,更是壓力。站在這一新的起點上,青島機場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責任和使命。”青島國際機場集團董事長焦永泉表示,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原設計目標容量年旅客吞吐量為1200萬人次,2012年已經滿負荷。如今,通過挖潛,青島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2000萬人次,已屬于超負荷運行,空域緊張,資源受限。限于機場的規模,新機場的建設迫在眉睫。據了解,新建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是一座集航空、鐵路、公路、城軌于一體的“全通型”綜合交通樞紐,將在2019年實現轉場運營。
據了解,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總投資約381.75億元,建設2條平行遠距跑道,跑道長度3600米,跑道間距2200米,航站樓面積45萬平方米,建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的保障需求。新機場運行等級為4F,為目前國內機場建設的最高等級,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機場等11個國內知名大機場等級相當,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最大機型。遠期以2045年為目標年,規劃將再建設2條近距跑道,跑道長度3200米,航站樓面積達70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客貨集疏也將造就嶄新的航空城。日前,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正式獲批,它將以新機場為中心,規劃建設一座集生產、觀光、辦公、商貿、居住于一體的“航空城”,人們的吃住行游購娛都將與這座航空城接軌,與國際接軌。根據規劃,示范區不僅構建區域性航空樞紐,還要打造高端臨空產業基地和爭創對外開放引領區,最終要建成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在不久的將來,一個集生產、觀光、辦公、商貿、居住于一體的全國領先的新型航空城市將逐漸顯現。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