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游擊隊變集團軍,青島食品小作坊將“入園”監管
小作坊設備落后,衛生狀況堪憂,一般都是食品安全問題的源頭。今年,青島市食藥部門將對食品生產小作坊“招安”,統一安排進加工產業園,實行原材料、添加劑統一采購,全部產品納入追溯體系,解決衛生環境問題等,年底前,將建成15處小作坊加工園區,讓小作坊遠離食品安全隱患。
食品生產小作坊將納入加工產業園
3月6日,青島市食藥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產業園和特色食品加工基地的建設情況。據青島市食藥局監管處處長黃少華介紹,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是全國食品安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青島共有合法小作坊460多處,主要生產饅頭糕點、豆制品、熟肉制品、糧食加工品、淀粉制品、薯類、蛋類等大眾食品和特色傳統食品,總體上看呈現數量多、分散廣、流動性大、隱蔽性強的特點。從抽檢情況看,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小作坊食品的抽檢合格率分別為72%、86.1%和90.07%。“從抽檢結果看,小作坊抽檢的食品問題仍然是全市食安問題的重點,占所有食品問題的四成多。”黃少華介紹。
為解決目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安全隱患,實現規范化、園區化、工業化、集約化發展,日前,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食品生產小作坊集中產業園和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有計劃地引導分散加工、環境混亂、專業基礎低、管理粗放的小作坊加快進駐產業園和加工基地,通過建設產業園和加工基地,引導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由分散向集中、由個體向群體、由簡單向系統的快速集聚,2017年三區四市要新建1處群眾消費量大的產品產業園或加工基地。
原料、添加劑統一采購,食品納入追溯體系
據了解,納入產業園和加工基地的食品品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三小”條例》規定的產品準入目錄要求,品種相同或相近,要嚴格落實“五統一”:統一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采購,實行索證索票、專簿管理;統一工藝流程,進行自查記錄,防范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污染;統一標簽標識,鼓勵產品預包裝銷售,使用“一票通”票據,加強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統一產品檢驗,嚴格落實檢驗制度;統一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法律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業務能力、技術水平。在資源配置方面,完善生產加工條件,周邊環境符合相關環保、衛生等標準要求,統一規劃配套圍墻、水、電、氣、暖、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占地面積原則上不少于3畝,配套建設原料儲存區、糧食生產加工區和成品庫區。各區、市食安辦依據標準加快對2016年在建產業園和加工基地進行規范提升。“通過將小作坊的食品集中生產和加工,可以解決原材料和添加劑來源、衛生環境污染等問題。”黃少華介紹。
在資金支持方面,經青島市食安辦認定的產業園和加工基地,對其投資經營單位給予適當補助;在產品銷售方面,鼓勵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交易市場優先安排經青島市食安辦認定的產業園、加工基地租賃專區專位銷售產品;在服務配套方面,方便流通交易,提供產品質量檢測、產品研發、信息物流、金融法律等服務平臺;在人才引進方面,鼓勵產業園和加工基地投資經營單位和其他投資主體按照規劃要求吸引人才在園區創業。
年底前將建成15處小作坊加工園區
在監管方面,青島市食安辦每年第四季度依據產業園和加工基地建設標準,組織考察認定、監督管理和考核評價,對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認定資格。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園區和加工基地內食品小作坊的登記審批,建立“戶籍化”管理模式;加強日常監管,建立健全信用檔案,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建立健全風險排查、評估和治理臺賬,強化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加大食品安全問題綜合治理力度,重點檢查園區和加工基地“五統一”落實情況,對違法行為依據《“三小”條例》予以處罰;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嚴肅查處;對規定禁止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目錄內品種的生產者和無證無照小作坊要依法處罰。實現高標準規劃建設、高標準規范管理“雙提升”。
據介紹,目前,全市已有8處小作坊加工園區或傳統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在建,比如王哥莊大饅頭加工基地,通過面粉補貼政策和統一加工規范管理,已發展100余戶;城陽笑天綜合加工園區,以招商吸引20余戶分散的小作坊入駐生產等。黃少華介紹,年底前,全市預計將建成15處小作坊加工園區,讓小作坊遠離食品安全隱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騰騰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