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西海岸2017年發展"路線圖" 實現新增就業6萬人

    2017-04-08 09:21:01
    來源:青島日報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西海岸2017年"路線圖"發布 將開工建設16所學校

    踐行五大理念 擔當國家使命

    青島西海岸新區繪就2017年發展“路線圖”

    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9%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

    強化引擎帶動,促進經濟提質升級

    抓牢項目建設生命線

    ■實施好總投資890億元的470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洽談引進、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各200個以上高端優質項目

    ■創新大項目推進機制,提高項目建設效率和質量

    ■促進項目按規劃快速落地、依規劃有序建設

    ■健全完善聯系企業、跟蹤服務制度,解決好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建設十大海洋特色產業園區和150個藍色經濟項目

    ■實施100個工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項目

    ■成立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行業共治、鎮街服務的產業聯盟

    ■實施“明星企業”培育工程,推進質量立區、標準強區、品牌興區

    ■建好大數據交易中心、山東聯通大數據中心等項目,創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促進服務業跨界融合、高端發展

    ■創新旅游業管理體制

    ■打造唐島灣、靈山灣、藏馬山三大新型消費圈

    加快功能區開發建設

    ■經濟技術開發區

    加快轉型區建設,打造國家智能化工業園區

    ■前灣保稅港區

    打造汽車口岸、進口商品、跨境電商為主的平臺經濟集聚區

    ■董家口循環經濟區

    完善港鐵聯運疏港交通體系,加快冷鏈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

    ■中德生態園

    重點推進工業4.0、基因組學、新能源汽車、被動房等示范項目

    ■古鎮口融合示范區

    創建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核心示范區

    ■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

    建成萬達影視產業園、大劇院、國際學校等項目

    ■西海岸國際旅游度假區

    高水平辦好青島國際啤酒節等有重要影響的節會

    ■海洋高新區

    加快中鐵世界博覽城、紅星商業綜合體等高端項目建設

    ■現代農業示范區

    建成運營生態文化科技園和都市農業博覽園

    ■西客站商務區

    加快推進青島西站建設

    加快動能轉換,集聚創新發展優勢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推行“受辦分離”“全程代辦”等模式

    ■做好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創新工作

    ■扶持金融機構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采取綜合措施盤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行分級分類管理

    ■支持服務小微企業發展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啟動建設綠色制造、海洋能等4個科技創新中心

    ■新培育10個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認定1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全力推進高校引進建設

    ■建立功能區承接高??萍汲晒D化對接合作機制

    ■實施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計劃和導航工程

    ■完善創新導向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

    ■加強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提高雙向開放水平

    ■高水平辦好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

    ■推動前灣港區與董家口港區聯動發展,打造“一帶一路”雙向開放樞紐港

    ■推進出入境口岸通行便利化

    ■積極申建自貿試驗區

    ■健全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深化與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合作

    ■培育發展跨境電商、影視文化等外貿新業態

    堅持全域統籌,加快新型城市建設

    提升城市內在品質

    ■全部完成各類規劃編制修訂工作

    ■有序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和村居改造

    ■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促進管理重心下移

    ■持續推進綠化亮化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強化基礎設施支撐

    ■統籌推進青連鐵路、地鐵1號線和13號線

    ■改造貫通、維修整治城區道路,調整優化20條公交線路

    ■改建及大中修農村公路75公里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開工建設16公里綜合管廊

    ■啟動恒光熱電搬遷改造等工程

    ■實施水廠深度處理和供水管網改造

    推進城鄉一體發展

    ■新啟動鎮統地68個基礎設施項目

    ■在城區節點規劃建設一批科技、文化、金融等產業小鎮

    ■在街道打造一批商貿、旅游、休閑等特色街區

    ■建成2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80個省級達標村

    ■精心培育茶葉、藍莓、食用菌等特色農業品牌

    ■完成300個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啟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等5項國家級改革試點

    ■穩步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

    推動綠色發展,打造優美宜居家園

    持續提升環境質量

    ■突出抓好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治理

    ■供熱企業全部實現超低排放

    ■落實“河長制”,對城區重點河道進行綜合治理

    ■抓好唐島灣截污清淤工作

    ■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開工建設高標準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和工業廢物處置場所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實施靈山衛、古鎮口等區域岸線治理,開工建設慢行系統

    ■加強人工魚礁區建設,抓好靈山島、齋堂島、竹岔島生態修復

    ■建立山體、林地濕地、飲用水水源地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推進生態廊道和防護林體系建設

    ■完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促進低碳循環發展

    ■制訂全區溫室氣體排放清單

    ■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和循環經濟

    ■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等新技術

    ■新增綠色節能建筑200萬平方米

    ■深化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打造綠色出行生態圈

    ■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致力共建共享,改善提高民生質量

    用心辦好公平優質教育

    ■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

    ■以領先全市、高于全省標準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

    ■加大優秀教育人才和團隊引進力度,全面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

    ■推行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啟動開發區職業中專遷建

    ■持續做好困難家庭學生上學政策托底工作

    大力發展醫療健康事業

    ■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健全醫療聯合體、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模式

    ■實現二級以上醫院“院間診療一號通”

    ■積極引進高端醫療機構,開工建設清華長庚醫院等項目

    ■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

    ■健全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規劃建設體育公園、水上運動中心,積極承辦高水平賽事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扎實推進文化建設

    ■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開展齊長城修繕工作

    ■高水平舉辦金鳳凰獎頒獎典禮、中國電影交易博覽會、國際鋼琴大賽等精品文化活動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創作一批反映新區時代風貌的精品力作

    ■開工建設文化博覽中心、公共檔案館

    ■推動青島(國家)電影交易中心落戶,建成開放青島電影博物館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規范脫貧退出與動態監測管理機制,確保不讓一戶落下、不讓一人掉隊

    ■確保貧困薄弱村脫貧、經濟薄弱鎮實現“三有”目標

    ■繼續做好對口支援、扶貧協作等工作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

    ■建立社會治理服務工作站

    ■創新完善安監執法體制,加快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

    ■落實村村有法律顧問制度

    ■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提升突發事件預防處置能力

    ■深化雙擁共建,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重點為群眾辦好的10類40件民生實事

    促進居民創新創業就業

    完成政策性扶持創業4600人、技能培訓幫扶2000人、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2880人次,實現新增就業6萬人。

    改善居民居住條件

    實現15個改造村居回遷,完成保障性住房1272套。

    改善居民出行條件

    建成和維修整治39條城鄉道路,安裝和改造40條市政道路路燈,完成81公里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硬化和修補165萬平方米村居路面,優化調整城鄉公交線路,新增和更新200輛新能源公交車。

    提升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建立實施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急救保障體系,開展適齡婦女和新生兒基因檢測,建成區第三人民醫院職業病查體中心,開工建設3處綜合性醫院。

    創造便利生活條件

    新建改造便民市場11處,創建星級規范化市場3處,建設農產品社區直銷店20處。

    加強生態環境治理

    對6條河道實施截污改造,完成3條河道水體治理,新造林5000畝,新增和提升城區綠化50萬平方米,新建城區公廁22座,完成農村衛生改廁7萬座,完成127個村莊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程。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建成并投入使用12所學校幼兒園,開工建設16所學校,改造19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運動場地,改擴建48處中小學標準化食堂。

    提升弱勢群體保障水平

    建設社區助老大食堂10處,為全區60周歲以下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強化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

    建成100個社會治理服務工作站,開工建設消防站3處,實施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12萬批次,開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檢測8000批次,完成應急救護證書培訓3000人,新建地震科普體驗館1處,組織2萬名中小學生參加安全應急體驗活動。

    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建設6處24小時自助圖書館,開展“文惠萬家”活動,新建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44處。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