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門紅! 西海岸外貿進出口額首季同比增長62%
近日,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了解到,今年該區外貿進出口第一季度實現“開門紅”。1~3月新區(含保稅港區)完成進出口總額457.4億元,同比增長62%,占全市比重為38.4%。其中進出口比重比去年提高了7.7個百分點。
外貿進出口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季度的外貿進出口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數據顯示,新區出口191.9億元,同比增長30.6%,占全市比重為27.7%;進口265.5億元,同比增長96.1%,占全市比重為53.1%。
其中,黃島區完成進出口總額215.6億元,同比增長33.8%,占全市進出口比重為18.1%。其中,出口142.7億元,同比增長43.9%,占全市出口比重為20.6%,比2016年提高1.5個百分點;進口72.9億元,同比增長17.6%,占全市進口比重為14.6%。進出口增幅分別比全國、全省、青島高12、4.9、5.2個百分點,出口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全市29.1個、26.7個和27.8個百分點,實現首季“開門紅”。
記者從西海岸新區商務局了解到,黃島區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1472家。通過數據分析顯示,出口方面,重點商品和龍頭企業拉動作用明顯。一季度機電產品出口14.4億美元,增幅達52.5%,占全區出口額的69.5%,對全區出口增長貢獻率達到91.3%。重點企業中,海信集團出口3.7億美元,增幅達42.4%,凈增1.1億美元;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進出口3.7億美元,增幅達100%。
據新區商務局對外貿易科科長李麗娜介紹,良好的開局與該區對進出口貿易的高度重視密不可分,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也發揮了積極拉動作用?,F在,該區外貿企業在“穩”住了傳統的歐美、日韓市場之外,也越來越多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挺進,出口市場明顯多元化。
從進口來看,大宗商品進口拉動作用顯著。一季度,由于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大幅上漲,全區進口增幅達17.6%,創下自2016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其中,青島港董家口礦石碼頭有限公司進口2.2億美元,同比增長193.7%,凈增1.4億美元。
國有、外資、民營企業均實現進出口正增長。一季度,全區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長47.5%,外資企業進出口增長18%,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2.1%。在傳統重點外貿企業穩步增長的同時,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也異軍突起,成為穩增長的新動力,一季度青島萬達匯富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進出口額4048萬美元,增幅高達239%。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實現均衡增長。一般貿易進出口15億美元,增長23.1%,占全區進出口的47.8%;加工貿易進出口13.8億美元,增長22.4%,占全區進出口的44.2%。傳統市場和新興市場也實現了雙增長。其中,對傳統市場出口增長8.1%,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84.1%,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3.7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貿易暢通成為黃島區外貿進出口新增長點。一季度黃島區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實現12.3億美元,同比增長69.2%,占全區出口額的59%。
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制造車間。
【探訪1】
海信—— 品牌知名度提高,推動海外銷量大增
一季度青島西海岸新區出口191.9億元,同比增長30.6%,其中重點商品和龍頭企業拉動作用明顯。數據顯示,新區一季度機電產品出口14.4億美元,增幅達52.5%,占全區出口額的69.5%,對全區出口增長貢獻率達到91.3%。重點企業中,海信集團出口3.7億美元,增幅達42.4%,凈增1.1億美元。5月4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海信集團今年1~3月份出口亞洲、非洲、歐洲、美洲、拉丁美洲均實現了同比較大增幅。今年一季度,海信海外品牌銷量同比增長45.5%,在重點市場表現出色。
海外市場銷售“量額雙升”
記者從1~3月份海信集團進出口統計表中可以看到,增幅尤為突出的主要是日本、南非、法國、俄羅斯、阿根廷、墨西哥、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增長金額達到500多萬美元至2600多萬美元。尤其是南非、俄羅斯、阿根廷、法國等國家,同比增幅達到100%以上。
今年一季度進出口業績緣何出現大幅度增長?據海信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以日本為例,主要是因為今年海信已進入當地主要銷售渠道,海信收購日本東芝業務引發的知名度提高,使海信今年年初就開始表現出強勁的銷售勢頭,使銷售量明顯提高。而南非、墨西哥、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增幅較大,主要是因為海信集團改善產品結構,及時推出市場接受的新品,進一步擴大銷售份額。
此外,受2016年歐洲杯海信贊助宣傳和頻繁曝光度及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影響,使來自中國的海信品牌知名度明顯提高,推動海外市場銷量大幅增長,尤其是法國、俄羅斯等國家。2016年海信牽手歐洲杯,成為其56年來第一個來自中國的頂級贊助商,海信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歐洲杯使海信以全球知名度提升六個百分點、歐洲市場銷量二季度提升65%、國內電視市場占有率提升1.87個百分點完美收官。今年前兩個月的“量額雙升”,正是勢頭延續。
用品牌拉力拉動國際市場
據了解,2016年,海信集團實現35.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其中,海外自主品牌銷售1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2%,自主品牌占比56.8%。其中,電視自有品牌占比達65.7%。重點市場方面,2016年海信電視在南非量占有率排名第一,而在今年一季度,海信電視在南非依然保持著品牌銷量103.4%的同比增長。與此同時,一季度海信澳大利亞品牌銷量同比增長97.3%,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164.3%。根據GFK數據,今年前兩個月,海信電視在澳大利亞量占有率躥升至第一位達19.8%。
在國際需求尚未恢復的情況下,海信如何獲得持續高增長?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曉劍說:“這得益于海信一直以來的高端戰略和品牌戰略,用品牌拉力拉動國際市場持續高增長”。
廣交會被認為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晴雨表”,正在進行的121屆春季廣交會上,海信披露最新海外市場數據,讓人看到了制造業提振向好的跡象。2016年,海信電視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三,同比增長26.6%,高出行業1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海信電視產品出口額依然保持著兩位數的同比增長,徹底擺脫了行業0.5%負增長的“地心引力”。
青島雙星工業4.0基地。
萬達匯富公司組織的外貿大講堂。
【探訪2】
萬達匯富—— 承包中間環節,服務超500家外企
一季度,黃島區在傳統重點外貿企業穩步增長的同時,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也異軍突起,成為穩增長的新動力,其中,青島萬達匯富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實現進出口額4048萬美元,增幅高達239%。一個剛成立一年多的公司,就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績,緣由何在?5月3日,記者來到青島萬達匯富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探訪。
去年出口額排名第一
青島萬達匯富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是黃島區引進的一家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由中國萬達集團和廣東匯富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通關、商檢、物流、結匯、保險、融資、培訓、展會服務以及財稅規范等一站式外貿服務。“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公司承包了中小企業外貿進出口的所有中間環節,它們只負責專心加工和銷售就可以了。”青島萬達匯富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該公司2015年7月成立,2016年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出口額約1.4億美元,為青島市出口額排名第一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2017年,平臺外貿進出口額預計達2.55億美元,服務超過500家中小外貿企業。
記者從該公司近年的生產經營情況表上看到,2015年9月,該平臺貿易出口金額為27.33萬美元,2016年9月達到1364.76萬美元,同比增長率高達4894%;2015年12月,貿易出口金額為677.56萬美元,2016年12月達到3530.07萬美元,同比增長率達421%;自2015年9月從測試業務開始,9~12月貿易進出口金額為1294.10萬美元,到2016全年達到1.45億美元。
出口額增勢喜人,緣由何在?據介紹,這與政府政策支持有很大的關系。該平臺上的300多家中小微企業,涵蓋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是“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商品進出口的國家也涵蓋180多個國家,很多都在“一帶一路”沿線。“比如,機械產品出口到中亞國家,服裝出口到日韓,橡膠制品出口到印度等國家。”該負責人說,在出口的商品中,服裝類和箱包類占很大比重,其余還包括電器、農機用品以及塑料制品類等。
為中小微企業降低成本和風險
單個中小微企業體量小,從事外貿進出口需要應對的問題有很多,比如通關、運輸、融資、展會等,必然會牽扯精力耗費成本。而該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所做的就是承包這部分業務,收取一定的代理服務費。例如,即墨有一家牛奶盒印刷企業,需要到國外采購紙、錫箔、塑料顆粒等大量原材料,常常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去年,這家企業加入到了萬達匯富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由平臺墊資幫其采購原材料,并承包了出口賒銷融資、出口信用險等全部中間環節。“這家企業不需要再操心原材料采購、什么時候回款、有沒有風險等問題,只負責加工產品和銷售,現在產品遠銷巴林、印度、巴西、智利以及俄羅斯等國家,年銷售額已經由之前的400萬美元增長到700萬美元。”該負責人說。
萬達匯富做了一個統計分析,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大大降低了外貿成本,其中運輸成本下降了5%~15%、整個供應鏈的管理運作費用下降了10%~40%;此外,縮短了訂單周期,企業的準時交貨率提高了15%、訂單處理周期縮短了25%~35%;還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預計年融資款項逾8億元。
在外貿訂單方面,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設立了一個免費的B2B2C在線交易平臺,供所有中小微企業在線展示商品并交易,該平臺還定期舉辦海外展會,吸引國外買家資源。此外,他們還經常舉辦外貿大講堂,幫助中小微企業開發海外市場。
■亮點 機械設備出口最多 “一帶一路”貿易走紅
青島西海岸新區今年第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紅”,“一帶一路”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作用。2017年一季度,黃島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16.3億美元,同比增長31.2%,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52.2%;其中,出口12.3億美元,同比增長69.2%,占全區出口額的59.2%,進口4億美元,同比下降21.6%,占全區進口額的38.5%。
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雙增長
從市場主體來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分別為7.2億美元、5.5億美元、3.7億美元,進出口增幅均實現正增長,分別為64.7%、6.0%、25.6%。其中進口額分別為1.3億美元、2.1億美元、0.6億美元,出口額分別為1.7億美元、3億美元、2.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43.2%、9.3%、22.7%。
從貿易方式來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實現雙增長,進出口額分別為7.9億美元、8.4億美元,進出口增幅分別為26.3%、38.4%。其中進口額分別為2.7億美元、1.4億美元;出口額為5.2億美元、7億美元,同比增長30.2%、118.7%。
機械設備占出口總額一多半
從進出口商品來看,主要進口商品為電器及電子產品、鋼鐵及其制品、機械設備、化工產品、礦產品、橡膠及制品、儀器儀表、水海產品、塑料制品等。主要出口商品為機械設備、電器及電子類產品、運輸工具、橡膠及制品、金屬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水海產品以及食品等。出口商品中,機械設備的占比最高,占“一帶一路”出口商品總額的54.1%。進口商品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占比最高,占“一帶一路”進口商品總額的17.4%。
從進出口企業來看,出口前5位企業有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海信集團、賽輪金宇集團服份有限公司、新都(中國)電子有限公司、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共計實現出口額6億美元,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的49.3%。進口前5位企業有海信集團、青島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青島麗東化工有限公司、新都(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共計實現進口額1.7億美元,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的41.9%。
五大國家占進口總額八成多
從市場來看,出口前5位國家為俄羅斯、日本、韓國、德國、印度,合計出口額為8.1億美元,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的65.8%。進口前5位國家為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德國,合計進口額為3.3億美元,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額的81.9%。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通訊員 韓麗 報道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