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1斤大蒜能買5斤雞蛋 山東金鄉蒜薹爛地里

    2017-05-07 15:11:35
    責任編輯:帛幼

    原標題:島城“蒜你狠”:15元一斤,產地“蒜你完”:蒜薹爛地里

    五一假期剛過,島城干蒜零售價格直沖到15元一斤,已然超過了豬肉、鯽魚的價格,更有擅長精打細算的市民發現,當前1斤大蒜能買5斤雞蛋!然而,“本是同根生”的蒜薹、鮮蒜一上市,就遭遇了令菜農抹淚的低價,“蒜薹爛地”的慘景近期在河南杞縣、山東金鄉、江蘇邳州等大蒜主產區輪番上演。“蒜你狠”是否真的卷土重來?干蒜和蒜薹為何境遇兩異?半島記者連日來進行了調查。

    兩頭大蒜頂一斤雞蛋

    “就這5頭大蒜,竟要11元?”5月4日,市民徐女士在嶗山區海口路一處農貿市場買菜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挑的5頭大蒜上秤一稱,商家竟要她支付11元錢。

    “沒稱錯,蒜漲價了,16元一斤。”菜攤老板娘向徐阿姨解釋。

    連日來,記者走訪島城多處農貿市場、生活超市發現,大蒜在售價格猛然竄高,干大蒜零售價格每斤在15元、16元左右,規格品相差一些的也要13元一斤。和潤農貿市場的菜攤業戶告訴記者,蒜價從一個星期前開始飆高,“跟去年同期相比,漲了有80%,還拿不到貨。”

    農業部的監測數據顯示,大蒜已經連續數周穩居蔬菜價格漲幅榜之首,這不禁令人聯想到2010年勢頭兇猛的“蒜你狠”,當時蒜價瘋漲了100多倍,直接超過了肉價。而記者調查對比發現,島城當前在售五花肉價格在13.5元/斤左右,而在售鯽魚也僅為13元/斤,蒜價之“狠”,不亞于當年。更有擅長精打細算的市民算了算賬:一頭大蒜合1.5元~2元,雞蛋現價3元/斤,兩頭大蒜就能買一斤多鮮雞蛋,而買一斤大蒜的價錢,足足能買5斤鮮雞蛋!

    蒜商惜售成交量折半

    蒜價為何陡然飆高?“蒜你狠”卷頭重來了嗎?5月5日,記者沿著大蒜交易鏈條逆向追溯,首先聯系到了金鄉大蒜專業批發市場,市場方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大蒜價格大幅上漲,平均批發價格為17.27元/公斤,去年同期的大蒜平均批發價格為10.52元/公斤,漲幅達到64.16%。

    大蒜價格飆高,成交量卻攔腰砍半。據金鄉大蒜國際交易市場信息中心統計,3月份,大蒜成交量為11.6388萬噸,而4月份的成交量僅為5.177萬噸,環比下降了55.52%。市場的歷史數據則顯示,2016年的4月份大蒜成交量為11.8798萬噸,同比降幅達到56.42%。

    “批發價格漲了,成交額并不高。”在金鄉從事代收代存的大蒜經紀人趙永申告訴記者,去年以來,蒜價一直波動不定,“感覺就像在炒股,時刻都得關注價格”,據他掌握的行業信息,4月份金鄉大蒜批發市場的成交額為8.9億元,“比去年至少減了三成,比3月份少得更多,差不多四五成。”

    而在另外兩大主產區江蘇邳州與河南杞縣,5日,庫內蒜大部分已經清售,具有儲存能力的大蒜經紀人捂貨惜售,有大幅提價的意向。在江蘇邳州,以6.5厘米規格的紅蒜為例,要價就到23元/公斤,但并沒有買家跟進,交易有行無市。

    \

    天氣原因導致庫蒜量少

    “上一年天氣不好,成片成片的蒜苗被凍壞,大蒜減產,導致現在的干蒜庫存量捉襟見肘。”持有冷庫的金鄉大蒜經紀人閆經理向記者道出了蒜價蹦高的主要原因。據他介紹,每年的9月~10月,是大蒜的播種期,次年的5月~6月是收獲期,由于大蒜具有濃烈的味道,害蟲并不是大蒜生長期的主要威脅,天氣才是收成的決定性因素。

    閆經理透露,2015年末、2016年初,山東、河南等大蒜主產區遭遇寒潮天氣,大雪降溫后,蒜苗凍害嚴重,致使2016年大蒜減產。“大蒜減產,大部分鮮蒜直接就上市銷售了,風干入庫的干蒜就更少了,所以現在貴。”閆經理粗略算了一下,去年他庫里的大蒜入庫量減少了40%左右。

    握著并不充盈的庫存,大蒜經紀人還有自己心里的小算盤。“庫蒜還是有賺頭的,各家都在捂貨,撐著不出,想著再提提價。”邳州大蒜經紀人王建榮的一句話,揭示了當前高蒜價背后的人為因素。

    由此看來,天氣原因導致庫蒜量少,蒜商惜售希望捂貨提價,是此輪蒜價蹦高的兩大誘因。業內預計,鮮蒜對蒜價的稀釋作用,將在本月內逐漸釋放,16元一斤的蒜價或將于6月份不復存在。

    蒜薹價格跌幅超15%

    五一過后,朋友圈、微信群乃至新聞號均被蒜薹刷屏,山東、河南、江蘇等大蒜主產區紛紛出現蒜薹滯銷、蒜農含淚砍薹的慘景,這在勾起人們心酸和憐惜的同時,還釋放了一個重要的“蒜經濟”信號——今年的大蒜,量大。

    5日,記者走訪多處農貿市場了解到,目前,新收蒜薹的零售價格在2.7元/斤~4.5元/斤,價格同比下降15%。而記者采訪發現,近來3天,大蒜主產區的手拔薹收購價接連暴跌:4日,山東金鄉的手拔薹收購價為0.6元/斤,精品手拔薹交易價為0.8元/斤~1.05元/斤;5日,河南杞縣的早熟蒜薹收購價為0.5元/斤;6日,山東金鄉手拔薹收購價跌至0.3元/斤。

    0.3元一斤的蒜薹收購價,對于蒜農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濟寧市金鄉縣馬廟的蒜農孔大叔告訴記者,眼下正是大蒜成熟的時候,蒜薹晚提摘一天,都可能影響大蒜的收成,為了保證大蒜的品質和產量,只好花錢雇人。“現在雇人可貴著哩,合著一斤蒜薹光人工費就要六七毛錢,還得管一頓午飯,真是賠錢啊!”孔大叔無奈地說,要不是為了讓大蒜長得好一些,才不會賠錢收蒜薹。跟孔大叔的心理一樣,廣大蒜農目前唯一的期望,就是等大蒜收上來能賣個好價錢了。

    \

    跳不出的漲跌怪圈

    大蒜貴比豬肉,蒜薹卻爛地里無人買,本是同根生,為何境遇如此懸殊?山東濟寧金鄉蒜商徐峰表示,這得從2010年說起。“2010年‘蒜你狠’太火了,多少頭年低價收庫的蒜商一夜暴富啊,蒜農、蒜商、冷庫全都紅了眼,蒜農擴種,甚至沒種過蒜的都改種了大蒜,蒜商押寶,大量資金涌向蒜貿易。”徐峰稱,量大價低,市場規律使然,2011年,蒜價在瘋狂之后遇冷,許多蒜農、蒜商傻了眼,“就跟賭博一樣,押了大注,卻輸了。”

    2012年,“蒜經濟”再現高峰,繼而又是一輪擴種、增產、量大、價低、再減種、再減產、再次量少價高的循環,“就像一個怪圈,隔幾年就會重演。”徐峰說,2016年的蒜價因天氣原因出現了“蒜你狠”以來的第3次峰值,大批蒜農又重新擴種,導致蒜薹量大滯銷,農民慘賠。

    “蒜薹其實是大蒜的‘副產品’,從蒜薹行情就能預測到新蒜的行情。”徐峰補充說。記者調查發現,邳州大蒜主產區目前的鮮蒜交易價格是1.6元/斤~1.9元/斤,杞縣大蒜主產區的鮮蒜大混級成交價格為1.4元/斤~1.6元/斤,一般混級是1.3元/斤~1.4元/斤。

    “怪圈”其實并不“怪”

    “蒜你狠”漲跌怪圈到底為何難以跳出?有人說,是農民過于盲目,信息滯后,缺少有效引導;也有人說,大蒜價格上漲,就是農業供給側改革。

    青島市人大代表趙起良表示,包括大蒜在內的眾多農產品周期,其實與供給側改革并無關系,“供給側改革是一種結構性的改革,并非單純地降低產量,而是在結構上縮小傳統落后產能的占比,擴大創新產能的占比。”而大蒜周期,是最簡單、最原始的市場關系,是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經濟現象,與供給側改革無關。“價格上漲,必然會激發農戶的積極性,供大于求,必然會價格下跌,而價格下跌,也必然會打擊農戶積極性,繼而供不應求,價格再度上漲,這并不是什么‘怪圈’,而是供求關系導致價格上下波動的市場規律,在市場經濟下,這種周期始終存在。”趙起良分析稱。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在特定商品的漲跌周期當中,也不乏有“炒”的因素。在2010年“蒜你狠”的風頭上,甚至有“炒蒜團”出現,在大蒜主產區,持有相當庫存實力的蒜商聯手,就足以令市場規律下的價格周期更加狂躁。由此,如何控制流動性炒作,才是降低物價風險的入手點。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編輯:帛幼]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