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即墨5萬畝蛤蜊豐收,最大戶年賺百萬
鮮肥的蛤蜊一上岸,就被廣大商販收走。
經過半年多生長期,眼下,即墨5萬多畝養殖蛤蜊開始大量收獲,每天有數十萬斤新鮮蛤蜊收獲上岸,整個蛤蜊收獲期一直能持續到8月,將源源不斷供應市場。據了解,今年蛤蜊喜獲豐收,畝產達到1萬多斤,有的養殖戶50畝蛤蜊能賺百萬。
18日早晨,天剛蒙蒙亮,即墨田橫鎮白馬島碼頭已是一派熱鬧的景象,一艘艘滿載剛剛從海里收獲蛤蜊的漁船陸續靠岸,漁民們或用手提,或用扁擔挑,或兩人抬,將滿滿的一袋袋蛤蜊搬運到碼頭上。早已等候在碼頭上的商販們這時開始忙碌著稱重、裝車,然后將新鮮的蛤蜊運到青島周邊市場銷售。
“新鮮蛤蜊上岸啦,又大又肥。”南蘆村漁民于京帥一邊忙碌著卸船,一邊高興地說,今年蛤蜊病害少產量高,蛤蜊獲得豐收,畝產量能達到1.2萬斤左右,價格也比去年同期偏高。于京帥向記者算起今年的養殖收益,他介紹,引進的蛤蜊苗每斤2元,每畝投放1萬斤幼苗,當天蛤蜊的收購價達到每斤4元,除去苗種等養殖成本,一畝蛤蜊純收入能達到2萬多元。當地最多的養殖戶共養殖了50畝蛤蜊,算下來一季可以純收入百萬元。而另一漁民介紹,養殖蛤蜊也存在一定風險,如果趕上行情不好造成滯銷或者蛤蜊患上病災產量下降,也有可能賠得血本無歸。
記者從即墨市海洋漁業局了解到,養殖蛤蜊在即墨有著30多年的歷史,目前養殖區主要分布在田橫、豐城等近海灘涂海域,養殖規模有5萬多畝,目前已經到了大量收獲期,每天都有數十萬斤新鮮蛤蜊收獲上岸。
據漁民們介紹,當地海域因有內陸河匯入,泥灘里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非常適合蛤蜊生長,形成一片蛤蜊的天然養殖場,近幾年隨著海洋環境不斷改善,當地養殖的蛤蜊肉體肥碩,口味鮮美,所以受到市民的青睞。每年到了秋天,漁民就會從大連引進蛤蜊幼苗在近海灘涂上“播種”,經過半年多生長期,到了第二年5月,蛤蜊個頭長大后就開始收獲。漁民在現場剝開幾個新鮮蛤蜊,發現肉體都非常結實飽滿。
據了解,漁民收獲蛤蜊要根據潮汐出海收獲,潮落而出、潮漲而回。“現在一般都是頭一天晚上10點多出海,第二天凌晨4點多靠岸。”漁民于志川說,收獲蛤蜊需要通力合作,晚上出海到達養殖區后,漁民們穿著防水衣下到齊腰深的海水里,因為蛤蜊一般生長在淤泥底下10厘米左右位置,收獲時一人拿著高壓水泵沖刷淤泥,另外幾個人則張開網兜迎著水流方向,在水底將沖起的蛤蜊順勢撈入網兜,差不多10分鐘就能收獲100多斤。而當潮水開始上漲時,漁民就停止了收獲啟程返航,一晚上一條船能收獲5000多斤蛤蜊。
這些天,在碼頭上,除了青島當地的海鮮商販外,還有幾位來自江蘇的客商。“現在江蘇地區養殖的蛤蜊還沒開始收獲,這邊的養殖蛤蜊正好打了一個時間差。”據來自江蘇的商販介紹,江蘇地區養殖的蛤蜊今年差不多還有半個月才開始大量收獲,所以市場需求比較大,這也是今年即墨養殖蛤蜊價格偏高的原因之一。(新銳大眾)
[編輯:可可]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