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一浴將分期三年打造“智慧浴場” 一期6月底完工
洗海澡的季節到了,海水浴場、沿海景點準備的咋樣了呢?6月11日,半島記者沿海岸線進行了實地探訪。青島第一海水浴場計劃利用三年的時間打造“智慧浴場”平臺,一期工作將于2017年6月底完成;石老人海水浴場已經完成2處大型公廁改建,組建海上救生隊伍;回瀾閣已經按照尊重歷史原貌的原則修繕,并在棧橋安裝閘機調控客流;年內在八大關、浮山、太平角公園等區域完成2.28平方公里海綿城區建設。
一浴六月底將建成一期工程
按照計劃,2017年,青島國信集團將繼續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做好二期綜合提升改造工作,通過硬件改造與軟件提升同步創新升級,打造“最美海灘”。
“今年,我們重新設計更新導視系統,全面提升一浴旅游導視整體實用功能。匯泉灣區域共增設改造了350處標識牌,包括公示信息牌、警示類標識、路口多向導識牌,‘濱海舊事文化塔’等,增加實用性功能的同時,也更加美觀、親民。分期分批實施23間更衣室改造,打造現代化一流的浴場更衣環境。對墻面全部粉刷,增加照明裝置,更新排風系統,對服務臺、收款臺等全面更新,持續完善游客服務功能,增加游客接待量和淋浴舒適性。”一浴管理工作人員介紹說。
此外,一浴還計劃實施海灘修復工程,確保為市民和游客提供舒適的浴場環境。通過改善沙灘質量、場地平整清潔等工作,提高游客在海灘上游玩的舒適度。 采購更新海水浴場滸苔攔網,通過與防鯊網雙重防線加大對滸苔和海蜇的攔截力度。
未來,第一海水浴場將利用三年時間分期打造“智慧浴場”平臺。一期工作將于2017年6月底完成,主要實現浴場微信公眾號升級、線上線下營銷支持以及現場換票自動化等功能,開啟移動互聯第一步。力爭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實現第一海水浴場旅游面貌的全面升級,將一浴打造成為青島市一張靚麗的旅游名片,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休閑旅游環境。
石老人浴場組建海上救生隊伍
石老人海水浴場海岸線長1.5公里、沙灘面積15萬平米,海上泳區面積24萬平米,是青島市最大的海水浴場之一,隨著旅游知名度不斷提高,近年來客流量逐年增多,據統計,旅游高峰期日均游客可達13萬人次,年均可接待游客300余萬人次。巨大的客流量給日常管理帶來巨大壓力,日常保潔、游商浮販、道路擁堵等管理難題日益凸顯。
據介紹,石老人海水浴場嚴格實行功能區分區管理,分別在海上和沙灘劃定5個功能區,設置6個平面圖引導牌。海上劃分為游泳區和游艇區,避免了游泳區內有游艇穿梭的問題,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率;沙灘上劃分為業戶經營區、游客蓬傘區和體育運動區,沙灘中央分別劃定四個區域,作為游客自帶篷傘的休閑區和排球等體育競技的運動區,滿足了游客的多樣化需求。
2017年以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85萬元在海水浴場改建大型公廁2處,目前,海水浴場周邊共有8座公廁,共設有106個便池,解決游客排隊入廁難問題。投資設置3000余米的交通護欄,從硬件設施上效解決了沿線游商占道、店外經營、車輛隨意停放導致的交通擁堵、通行難的問題。在浴場開放期間計劃鋪設1200米防鯊網,組建海上救生隊伍,同時在非游泳區海域設立50余處的警示牌,利用廣播系統循環廣播提醒游客,在防鯊網外兩側安排8名巡視員承擔非游泳區安全巡視任務。并將每周組織一次海上急救演練,提高急救技能和效力。
棧橋安裝閘機為回瀾閣“減壓”
棧橋景區東起奧特萊斯廣場,西至第六海水浴場,總面積185173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35630平方米,硬化面積34113平方米,灘涂面積115430平方米。2016年回瀾閣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了全面修繕。并于同年“五一”正式向游客免費開放。
據了解,景區在4個進出口共安裝閘機13部,游客通過閘機有序進出景區游覽,改變了之前游客進出景區無序的局面。通過閘機的數據統計系統,可以有效的對游客進出景區的數量進行統計,并能根據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進行自動控制,當游客數量達到閾值時,系統對游客進出進行干預,有效的化解了游客的聚集的問題,保證了景區安全和游覽秩序。通過“五一”小長假實際應用,證實系統有效可靠。另外,閘機配合橋頭人臉識別計數系統和其他視頻監控系統,對景區的安防體系得到了較大提升。
“根據往年數據統計,在旅游高峰季節棧橋最大瞬間客流量能高達6000人之多,日客流量高達10多萬人,一旦發生險情,后果不堪設想。經充分論證,核定棧橋最大瞬時承載量為2800人,日承載量70400人。對此,市南區在棧橋4個出入口安裝閘機,并配套安裝景區人流監測系統,當景區人數達到規定承載數的80%,系統報警提示后會暫時關閉入口,確??土髁靠刂圃谝幎ǔ休d范圍之內。”景區工作人員介紹說。
八大關、太平角公園年內建成建海綿城區
在海岸社區方面,增加道路高壓沖洗頻率,道路塵土量控制在每平方米5克以內,基本要求綜合整治27處806棟居民樓院,節能改造既有居民建筑100萬平方米。整修武昌路等22條超期服役道路,促進市政道路完好率穩步提升,方便群眾出行。增植櫻花、銀杏、紅葉石楠等喬木灌木60000株以上,確保轄區綠化覆蓋率穩定增長。
推進轄區海綿城市規劃編制工作,因地制宜采用半透型瀝青混泥土路面,下沉式綠地,蓄水模塊,透水鋪裝,滲井等海綿形式,年內在八大關、浮山、太平角公園等區域完成2.28平方公里海綿城區建設,讓城區更自然、更生態。
在沿海停車難上,加強對31條重點道路的交通秩序管控,做好旅游旺季交通擁堵處置工作。推進軟件園中心區等8處停車場建設,年內新增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支持社會力量興建和開放停車場、駐區單位和機構錯時開放停車場的扶持政策,推動社會資本建設停車場,盤活閑置停車資源,緩解停車難問題。
“在治理亂象上,依法加強前海一線、主要道路等重點區域管理,綜合整治道路護欄、標志牌、門頭牌匾,重點治理露天燒烤、占路經營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維護良好的城區秩序。”市南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說。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