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萊西深度優化項目審批流程:85天審批時限變10天
“以前到城建局辦理項目審批手續,從工程規劃方案到拿到施工許可證要跑7個科處,提供70多份材料,現在只要到審批中心城建窗口提供房地產證、建設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合格證三個法定要件后,不用20分鐘就打證了,真是快捷高效。”近日,記者在萊西市行政服務中心城建窗口看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門奎波正在為剛落戶的一家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拿證快了,不僅來辦手續的省事心情好,而且企業更愿意到咱萊西發展了,這不,前幾天我們經濟開發區又談了兩個項目。” 門奎波笑著說,門奎波所說的變化來自市城建局“審批瘦身”再造項目審批流程的改革。
“效能號召”引來“審批瘦身”
效能,對于正處于創新發展、跨越發展關鍵時期的萊西來說,重要而緊迫。今年4月,萊西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經濟工作暨工業振興會議上提出“實施審批流程再造,開展‘審批瘦身’集中行動,整合行政審批職能,減少申報材料,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的號召后。作為項目審批的“龍頭”,萊西市城建局率先行動,展開了以優化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流程為重點,以有效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工作效能為目標的改革,通過全面梳理項目審批流程、審批提報材料和改革科處工作職能,將涉及到項目審批的7個科處優化為兩個科處,把審批項目施工許可證要提供的19項審批事項縮短到3項。同時對負責辦理項目建設項目選址許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規劃處由原來的兩個科室串聯辦理為并聯辦理,并在市行政審批中心城建窗口實行一個平臺對外審批。
審批時間是辦事效能的直接體現,不僅關系到群眾的滿意度,更事關萊西的投資環境。萊西市城建局最大限度所短審批時間,將建設項目選址許可由原法定15個工作日,優化提速為2個工作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由原法定期限15個工作日,優化提速為1個工作日;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由原串聯審查模式改為并聯審查模式,審批期限由原法定修建性詳細規劃15個工作日、建設工程設計方案20個工作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個工作日,并聯審批優化提速后只需7個工作日辦結,縮短了48個工作日。而施工許可證在辦理時由原法定期限15天縮短到必須當日辦結。
自念“緊箍咒”被催變倒催
審批程序簡化、辦理限時大減,能否真的達到提效能的目的?在萊西市城建局,事關項目審批的職能科處干部職工自覺學業務、主動為申請人服務成為常態。“以前項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事項有兩個科室分口串聯審批,現在推行并聯審批,一個人從拿到項目規劃圖紙開始直到辦理完全部證件,都由一個人辦理,所以以前不會的工作就要自己學習,否則,過了辦理時限就要被申請人投訴。因為城建局有明文規定,對不能按時辦結審批事項的有關責任人輕者調理崗位,重的要辭退。”市城建局規劃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現在審批項目的工作人員都主動服務,有時在項目審批中遇到第三方問題,不等審報人找,便會主動找第三方聯系處理問題,就怕超過審批時限。”
項目審批由找我辦變成我要辦,讓辦事群眾有了直接的感受。“過去審批手續急著要快辦,需要找熟人或打電話催,現在我們真成為桌上賓了,你不著急辦都不行。”一位常年辦理項目審批手續的李先生告訴記者。
容缺預審為項目落地加上“加速器”
“原本以為最快也要一周,沒想到項目施工許可這么快就下來了。”前不久,萊西市馬連莊鎮政府工作人員小李到市行政服務大廳城建窗口為剛剛引進的青島泰運暢漁業有限公司辦理手續,申報材料都齊全了,就差監理企業資質證書尚未到位,正愁著怎樣快點辦理完,讓企業開工。窗口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啟動了“容缺受理”服務,使原本需7個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審批手續在1個工作日即告完成。
所謂容缺受理,就是對納入青島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和重大民生工程等,項目基本條件具備、申報材料要件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次要條件或手續欠缺的前提下,市城建局審批窗口予以容缺受理,申請人只要在承諾時間內將欠缺材料補齊補正即可。
“以前,一些項目建設單位在辦理行政審批時,因申報資料和相關手續不全,可能造成一件審批事項反復辦、來回跑,甚至要等資料。”萊西市行政審批中心城建局窗口一位負責人說:“‘容缺受理’進一步優化了行政審批流程,提高了審批效率,既確保了審批程序和要求的嚴肅性,又體現了主動服務的靈活性和便捷性。”
如今, 一切從項目落地需要出發,讓企業滿意,讓項目審批速度通過優化流程再提速,這一觀念已成為市城建局審批項目的標準和追求。
[編輯:可可]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