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嶗山成立山東首個區縣級旅發委 發力"大旅游"

    2017-06-17 09:16:08
    責任編輯:光影

    原標題:嶗山成立省內首個區縣級旅發委 發力"大旅游"

    6月16日上午,嶗山區旅游發展委員會成立大會舉行,將原嶗山風景區管理局、嶗山區旅游局、青島市啤酒節辦公室、青島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等4個部門整合,承擔起全區旅游產業規劃發展及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這也是全省首個區縣級旅游管理機構改革,在全國也是一種旅游產業發展新模式的體制機制創新,是對省黨代會提出的“推動旅游業與上下產業融合,積極發展全域旅游”工作目標的堅決踐行。

    \

    通訊員 紀春章 報道 嶗山景區每年吸引大量海內外游客觀光游覽。

    嶗山的“大旅游”時代來啦

    6月16日上午,嶗山區舉行全省首個區縣級旅游發展委員會的成立大會,這是嶗山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施旅游機構改革的重大舉措。嶗山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將嶗山區原有的旅游管理機構整合,進而依次將全區旅游資源有效整合,結束以往九龍治水、各自為政的“小旅游”模式,進入全區旅游管理服務上下一盤棋、全域旅游滿弓發力的“大旅游”時代。

    在正在舉行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全域旅游就被寄予厚望,省黨代會報告在部署今后五年工作時,要求做好產業跨界融合大文章,其中就明確了要“推動旅游業與上下游產業融合,積極發展全域旅游”。

    據悉,此次嶗山區將嶗山風景區管理局、嶗山區旅游局、青島市啤酒節辦公室、青島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的景區管理、旅游發展和節慶會展等職能、人員編制及平臺全部整合,成立嶗山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同時成立中共嶗山區委旅游發展工作委員會、中共嶗山區旅游發展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工委書記由區委書記江敦濤擔任,副書記由區長趙燕、嶗山風景區管理局常務副局長王蘭波擔任;旅發委主任由嶗山風景區管理局常務副局長王蘭波擔任,副主任由區政府有關副區長、嶗山風景區管理局副局長等有關領導擔任;紀工委書記由嶗山風景區管理局紀委書記擔任。

    嶗山區委書記江敦濤曾表示,旅游產業是富民增收的一個很好的產業,是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嶗山的旅游資源豐富,擁有青島市唯一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還有3個4A級景區、8個3A級景區,擁有獨特的山海城旅游資源,以及其他豐富的文化旅游產品,旅游資源優勢明顯。嶗山區旅發委將整合旅游發展職能和資源,實現由“多頭化管理”到“一體化運作”的升級轉變;整合旅游發展服務平臺和運作平臺,開拓創新旅游營銷模式;整合力量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形成齊抓共管的旅游執法格局;整合編制資源和人力資源,提升旅游管理服務水平。

    嶗山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燕在旅發委成立大會上說,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是嶗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助推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突出旅游業在嶗山區全區產業體系中的戰略地位和支撐作用,同時也將是推動全域旅游、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必然要求。

    此次嶗山旅發委的成立,不是旅游局簡單的“翻牌”,而是一種實事求是的體制機制創新,其對整合旅游資源能力、協調能力都將是一次重大的飛躍,有利于嶗山長遠發展。嶗山區旅發委的成立,就是要著眼于打破部門交叉、打破條塊分割,整合相關職能,建立順暢高效的工作機制,從而更好地利用全區旅游資源優勢,集中力量打好“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攻堅戰,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區域內生動力,力爭在旅游業轉型升級、旅游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嶗山旅游打好手中這副好牌

    應該說,發展旅游產業嶗山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打好手中這副好牌,是擺在嶗山全區上下的一道大課題。

    嶗山風景區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471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面積216平方公里,繞山海岸線87.3公里。整個景區有7個游覽區和外緣陸海景點組成,共有景點220多處,自古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稱;且人文古跡眾多,歷史文化悠久,尤以道教文化為最,被譽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每年吸引大量海內外游客觀光游覽。作為青島唯一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區先后入選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旅游先進單位行列。

    2016年,嶗山風景區接待游客331.9萬人次,增長10.1%,組織各項收入6.98億元,增長13.5%,成功入選國家藍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先后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和2016年度“互聯網+”旅游智慧創新獎,景區美譽度不斷提高,代表全國旅游系統在中宣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現場經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

    嶗山風景區的“廁所革命”創新模式甚至成為網紅級別的熱點。景區先后建設標準化生態廁所38處,生態廁所建管參照PPP模式,借助市場化運作,實現了政府與企業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旅游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注入持久動力。比如廁所設置的第三衛生間通過互聯網直接控制門鎖,衛生間里配置無障礙設施、坐便器、洗手盆、嬰兒安全座椅、換尿布臺、兒童坐便墊、SOS求助按鈕等設備,采用微信支付等。優質、舒適的如廁環境,成為嶗山的靚麗風景,生態廁所的“嶗山標準”甚至被寫入中國國際智慧城市發展藍皮書,獲得國家旅游局“廁所革命最佳景區”“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等榮譽稱號。

    發展全域旅游激活全產業體系

    近年來,在全域旅游發展和美麗鄉村戰略帶動下,嶗山旅游產業也已經進入全面提速階段。作為國家旅游局確認的首批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嶗山區正全面深化旅游業改革創新,有效整合全區旅游資源,優化全區旅游空間,推動旅游業空間布局由沿海一線向全域延伸、多點支撐轉變,形成嶗山風景區、主城區、鄉村旅游與濱海旅游度假等功能區,產業發展也將由單一業態向多業態深度融合轉變,結構類型由傳統觀光向休閑度假轉變。

    嶗山區將有效進行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建立“1+3”的旅游綜合協調管理機構和市場綜合監管機制;還將重點解決這些“旅游痛點”,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升旅游公共服務品質;繼續推進廁所革命;建設旅游數據中心、推進智慧旅游建設。

    未來嶗山區將立足嶗山旅游資源特色,高起點組織編制《嶗山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促進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與城市發展、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做到全區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按計劃,到2017年末,嶗山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率達到15%以上。

    旅游產品體系也將進一步擴容和提升,加快推進嶗山風景區“上山下海”戰略成果研究,加快極地海洋世界館內升級建設,挖掘二龍山的文化特色;開發精品鄉村旅游線路,打造“仙居嶗山”、“微瀾山居”、“樂活美宿”等精品民宿度假品牌,推進馬鞍子等中高端村落民俗酒店建設,提升二月二觀光農場綜合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加快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啟動東麥窯、唐家莊、雙石屋等一批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推進嶗山智慧虛擬現實小鎮、大河東文化旅游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和動力。

    新技術、全產業也將助力嶗山全域旅游。嶗山將依托茶葉、櫻桃、花卉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休閑農業、農事體驗、采摘賞花、生態休閑旅游,做大中韓枯桃花會、沙子口鲅魚節、北宅櫻桃采摘節、王哥莊茶文化節等節會活動;挖掘嶗山道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傳統文化,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民俗文化館”、“民俗村”等形式,豐富嶗山旅游的文化內涵;規范提升“海爾工業園”、“可口可樂”、“華東葡萄酒莊園”等工業旅游示范點,鼓勵特銳德、嶗特啤酒等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工業旅游等;創新策劃青島國際啤酒節、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節會活動;堅持市場化主導,高水平辦好“嶗山100公里越野賽”,打響“嶗山100”戶外休閑旅游品牌。

    數說嶗山

    嶗山風景區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471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面積216平方公里,繞山海岸線87.3公里。整個景區有7個游覽區和外緣陸海景點組成,共有景點220多處,自古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稱。

    嶗山旅游資源豐富,擁有青島市唯一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還有3個4A級景區、8個3A級景區,擁有獨特的山海城旅游資源,以及其他豐富的文化旅游產品,旅游資源優勢明顯。

    2016年,嶗山風景區接待游客331.9萬人次,增長10.1%,組織各項收入6.98億元,增長13.5%。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楊媛媛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