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餐余垃圾變身黃金 看看人家社區的“生意經”

    2017-07-02 16:05:13
    責任編輯:帛幼

    垃圾變黃金,看看人家社區的“生意經”

    飯后收拾餐桌,餐廚垃圾怎么處理?城陽區夏莊街道王家曹村社區居民賈翠香會細致的把垃圾分類,將其中的大棒骨、海鮮硬殼等耐心的挑出來,剩下的垃圾她會倒進一個“特殊”的垃圾桶里,等到湊齊了一桶,晚上她就將垃圾送到了社區的餐余垃圾處理中心,經過機器化處理,這些垃圾就變成了有機肥料,可以用于農業生產。由原來花錢處理垃圾到現在的垃圾產生積極效益,經過這樣一處理,王家曹村社區日均能產生經濟效益1649.4元,可謂雙贏。

    \

    40萬打造餐余有機垃圾處理中心

    在城陽區夏莊街道王家曹村,餐余垃圾處理中心靜靜立在那里。占地幾十平方米,餐余垃圾處理中心內放置專門設備,該設備日處理能力1噸,通過以餐廚垃圾為主的有機垃圾等前端分類,加入發酵菌,經過7天厭氧反應,通過生物處理技術轉化為有機肥料等資源化物質,實現有機肥的就地回收、處理與利用。

    現場工作人員演示了處理全過程,垃圾進入粉碎機后,經過脫水機處理之后,達標部分被排放,剩余垃圾螺旋輸送后進行二級破碎,其中的氣體通過引風機后進行生物除臭,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剩余的垃圾經過PF高溫好癢生物處理系統處理之后,變為有機肥料,可以儲存使用。記者發現,處理中心內整齊擺放著多袋有機肥料,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有機肥料可以直接用于農業生產。

    “我們去浙江考察時無意發現的,回來后就決定我們也要干。”王家曹村社區王書記介紹,社區投資了40多萬建立起了處理中心,自去年9月份試運行,運行半年多來,得到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現在每家每戶都養成了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王書記介紹,社區投資8萬余元制作了專用餐余垃圾桶,發放給每戶,并合理設置投放地點,每天安排專人驗收各家投放的餐余垃圾,并進行登記。為了更好調動居民的積極性,社區還建立了獎懲制度,以是否含有大棒骨、海鮮硬殼、塑料袋等為檢查標準,如合格則每桶獎勵5元,不合格則從獎勵中扣除50元。

    居民賈翠香現在家里三口人,她每天餐后都會將垃圾仔細分類。“家里兩個垃圾桶,一個放海鮮硬殼,另一個放剩菜剩飯。”賈翠香告訴記者,等著垃圾桶滿了,她就會送到處理中心。“一個月大概會有20桶,每桶大約重25斤。”賈翠香表示,每天晚上7點~8點,大多居民都集中在這個點送垃圾,成群結隊送垃圾已經成為該社區一景。

    \

    從花錢到省錢日均收益1649.4元

    據悉,項目啟動實施后,該社區所轄的410戶居民、27家餐飲服務單位、1處農業觀光園產生的廚余等有機垃圾,實現了收運全域覆蓋,無縫隙管理。逐步解決了生活垃圾私拉亂倒,管理無序的問題。由于廚余垃圾的減少,該社區垃圾中轉箱量由原來的每天一個減少為每周兩個。

    而餐廚垃圾經過處理所產出的有機肥料,則用在了該社區的農業觀光園果蔬種植、花木大世界苗木種植,為種植戶節約1/3的有機肥費用支出,實現了有機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

    據介紹,占整個生活垃圾的60%以上,餐廚垃圾的分類處理是城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一大難題。而餐廚垃圾成分十分復雜,不經妥善處理容易誘發眾多問題。城陽區王家曹村的餐廚垃圾分類處理,既處理垃圾又產生了經濟效益,可謂實現了雙贏。

    據工作人員測算,該社區每天收集的垃圾約0.6噸,每噸處理費249元,如果直接處理垃圾每天需花費149.4元。但如果這些垃圾經過分類處理,600公斤餐廚垃圾按25%的產出比,每天將產出150公斤有機肥料,以每公斤10元計算,可收入1500元。從每天花費149.4元的垃圾處理費,到每天實現產產值1500元,實際上,每天能實現經濟效益1649.4元。

    \

    秸稈等5類垃圾將實現分類處理

    當然,王家曹村的垃圾分類處理將不止于此。王家曹村社區計劃投資300余萬元,規劃建設一處集餐廚垃圾處置、農業生產垃圾(包含綠化修剪垃圾)處置、有害垃圾和再生資源回收、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于一體的小型“靜脈產業園”——王家曹村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

    “建成以后,該中心每天的垃圾處理量將達到15噸。”工作人員介紹,該中心日均可處理餐廚垃圾1噸、秸稈垃圾5噸、壓縮垃圾8噸,還有一定量的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該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將輻射周邊多個社區,將為周邊多個社區提供便利。“比如秸稈經過處理之后,可以產生可燃燃料,用于供熱。”

    據悉,王家曹村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大約再需3個月將投入使用。使用之后,將帶來什么樣的經濟效益?

    工作人員介紹,社區原日產垃圾8噸,下一步展開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后,約30%的垃圾無法處理。按照日均垃圾減量8噸,去掉0.6噸餐廚垃圾0.6噸,剩下70%可處理的垃圾約5.18噸,按照每噸處理費249元的標準,共需要垃圾處理費1289.82元,加上600斤餐廚垃圾日均節省的1649.4元,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展開后,日均節省運行成本2939.22元。

    據介紹,今年城陽區提出建設“陽光城陽”工作思路,王家曹村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就是城陽區建設陽光生活的具體實踐之一。市市容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持續推進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美麗宜居鄉村環境整治提升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而城陽區餐廚有機垃圾處理項目的建設,為城鎮餐廚垃圾處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具有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延續性,有利于推行垃圾處理從末端治理向全過程控制轉變。

    半島全媒體記者 于紅靚 郭振亮

     
    [編輯:帛幼]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