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即墨放流對蝦、梭子蟹等各類苗種17130萬單位
記者昨天從即墨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今年即墨首次通過招標形式進行的海洋增殖放流公益活動,在鰲山灣海域放流最后一批45.2萬尾牙鲆魚后,全部完成。據介紹,今年即墨市共放流9批次苗種,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和牙鲆魚苗種放流數量總計17130.93萬單位。 3個海洋苗種放流大海 “今年選擇的放流品種分別是中國對蝦14699.2萬尾、三疣梭子蟹2345.03萬只、牙鲆魚86.7萬尾等。 ”據介紹,為涵養近海漁業資源,即墨市海洋與漁業局申請各級專項資金395萬元,用于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并首次采取公開招投標方式確定漁業增殖站。作為即墨市為民要辦十件實事之一,今年即墨市一共放流各類苗種17130.93萬單位,品種主要有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褐牙鲆等。
“經過一個月的放流,成千上萬尾蝦蟹苗種已經在大海里安家。”即墨市海洋漁業局漁業管理科科長馬玉霞說。 對蝦8月底游回餐桌
“哪一種苗種放流在哪個海域,我們也是經過前期調查的。”馬玉霞介紹,今年放流區域集中在鰲山灣、橫門灣、巉山灣、丁字灣、栲栳灣等多個海域,整個放流時間預計持續到6月底。增殖放流苗種往往根據回捕量而定,在即墨橫門灣、巉山灣、鰲山灣3個海域,中國對蝦以及梭子蟹回捕量相對較多,為了增殖和修復漁業資源,所以今年就在這3個海域放流中國對蝦和三疣梭子蟹幼苗,有利于成活率。
記者了解到,今年增殖放流的時間比往年有所提前,除了海水溫度合適外,目前海中的魚類正處于繁殖期,對于放流的幼苗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提高幼苗成活率。6月放流的中國對蝦幼苗是來自即墨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一家育苗基地。這些幼苗經過20多天培育現在體長有1厘米多,滿足放流標準,預計3個月時間就能長到六七厘米。8月20日開捕后,這些對蝦已經長成,將重新游回市民餐桌。 (記者 康曉歡)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