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老險或抵扣個稅 領養老金時再交個稅劃算嗎?
資料圖 養老保險及個稅政策又有新動作。
今天的一個備受關注的消息是,一財報道,目前稅延型養老險方案已經基本成型,但仍需報國務院審議,預計最快將在10月正式落地。
“稅延型養老保險”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職工薪階層買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在個稅中抵扣,少交一部分個稅;不過等到領養老金的時候,還要再把個稅補上。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告訴幫主,遞延實際上就起到了優惠的作用,從交稅到領取養老金,時間跨度相當長,不需要交稅,相當于獲得了一個免費的無息貸款。
那就具體來看看,稅延養老保險到底劃不劃算呢?個稅能少交多少?對到手工資有什么影響?未來補繳是多是少?
在職工薪階層可少交多少個稅?
所謂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顧名思義,就是在繳納個稅前免除商業型養老保險保費,延遲到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納相關稅收的一項商業保險。
注意,這里指的并非基本養老保險,需要向保險公司單獨購買。這項政策剛提出的時候,一度還引來了有關上市保險公司的漲停。
具體能抵扣多少個稅?
對于一名30歲的工薪階層來說,假設其工資計稅金額(扣除三險一金等稅前列支項目后)為10000元,每月購買500元稅延型養老險,按照的20%稅率來計算,稅延政策將使他延后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每月100元,一年即為1200元。30年后,其達到退休年齡,從個人賬戶支取商業養老金,根據30年后起征點及稅率進行繳稅。
領養老金時再繳稅 未來收入低可免稅
這對個人有利還是有弊呢?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告訴幫主,遞延實際上就起到了優惠的作用。
“從交稅到領取養老金,時間跨度相當長,你不需要交稅,相當于獲得了一個免費的無息貸款。”他分析。
此外他指出:“因為通貨膨脹,今年交1萬元的稅跟20年以后交1萬元的稅,實際價值也是不一樣的,減輕了納稅人投資在養老保險上的稅收負擔。”
對工薪階層來說,根據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以8000元的繳費基數計,個人在養老、醫療的支出就達到了803元,1200元相當于一個月個人在這兩項保費上的支出。
圖源于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
施正文認為,具體能省多少錢,取決于未來政策出臺的細節。
“比如說未來對額度的規定,可能有一定的額度限制。”他介紹,“比如此前上海的試點方案是1000元,其中700元用于個人養老保險免稅,300元用于企業年金免稅。”
專家建議:不要淪為高收入人群避稅工具
事實上,類似的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曾出臺過“健康保險個稅扣除政策”。
即今年7月1日起,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指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
在保險專家王穩看來,稅收延遞未來市場的接受程度仍然有待觀察。“當時那個稅優型健康健產品剛推出的時候,我們認為市場會帶來很大的利好,老百姓都會愿意去買,實際上效果可能也不是很好。”他指出。
施正文認為,整體上,稅收延遞型養老險有助于商業保險的發展,在未來政策的制定中,應當考慮到公平性。“如果設計不好,就有可能成為一個高收入人群避稅的途徑。”他指出。
“對高收入人群來說,由于我國采用累進制的個稅稅率,省下的要比低收入人群得到的優惠要多。”他指出。此外,由于“交稅你才有優惠”,對低收入人群來說,如果低于起征點,就無法享受這個優惠政策。
他指出,應該“讓稅收優惠能夠真正惠及到那些需要養老保障的人群。”
可緩解養老財政壓力
專家指出,對于時常陷于風口漩渦的養老保險來說,稅延型養老保險還具有更大的戰略意義。
在國際通行的“三支柱”養老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扮演著“?;?rdquo;的角色,而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則起著重要的補充和“多繳多得”的作用。
施正文指出,這個保險主旨之一,就是通過稅收的激勵來發展商業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在我國發展相對滯后,但是潛力巨大。像美國,三大支柱都很發達,但我國主要是靠政府支持的基本養老保險。”他介紹,而實際上,企業年金也有類似的遞延優惠。
王穩告訴幫主,稅收延遞型商業養老保險對于各個國家在解決老齡化養老問題過程中,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一個工具,也是非常通行的一個政策工具。
根據此前《理財周報》報道,當期延遲納稅1元,就可以建立20元的養老保險基金,“稅延型”養老保險的試點可為上海帶來年均逾100億元的保費增量,而一旦在全國試點,每年有望帶來保費收入2160億元。
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專家朱明方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曾指出,“稅延型”養老保險的試點及發展,將對彌補養老資金缺口起到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養老金“收不抵支”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而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就顯示,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陜西和青海六省份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不抵支,黑龍江收入比支出少183億,遼寧、吉林收支也分別相差105億、41億。
而另一個“空賬”的現象更引發憂慮。社科院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即“空賬”)達到4.7萬億元,而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額只有3.5萬億。
而隨著稅延型政策的出臺,王穩認為,這個政策個人、國家都有好處。
他認為,對于個人,從資產的跨期配置來講,可以激勵老百姓來把資產更平滑的分布到以后多年的這個消費上,激勵老百姓考慮以后十年甚至退休后的這個養老問題。對國家來說,可以個人,國家,企業各承擔一塊。”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