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即墨現代農業信息中心啟用 大棚環境可實時監控

    2017-02-20 16:12:26
    來源:齊魯壹點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即墨現代農業信息中心啟用 種植大棚環境可實時監控

    日前,即墨國家農業高新區現代農業信息中心啟用。通過檢測系統,不僅可以一目了然看清整個大棚內的作物,而且對大棚內溫度、濕度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對環境變化及時預警。此外,根據作物整個生長期的數據,制定出最適宜的環境數據,幫助種植戶實現科學種植。

    \
    \

    “你看,現在這個大棚里的空氣濕度70%,溫度達到26攝氏度。”20日,在即墨國家農業高新區剛剛啟用的現代農業信息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電子監測大屏幕查看大棚內作物的生長環境。據工作人員介紹,現代農業信息中心平臺包括采集、專家、發布、宣傳、物聯網、數據庫6個系統。工作人員只要通過電子監測屏幕,不僅能清晰看到棚內視頻畫面,還能準確顯示蔬菜大棚內實時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濕度、土壤溫度等各項數據信息。

    “通過信息中心實時監測系統,不僅能夠為作物生長環境及時做出預警,而且還能通過作物整個生長期的數據,總結制定一套該作物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工作人員說,以大棚西紅柿生長為例,西紅柿白天生長的最佳溫度在25到30攝氏度之間,夜間在15到18攝氏度,如果大棚內氣溫突然下降或者升高,超出適宜溫度范圍,那么實時監測系統就會立馬發出預警,種植戶根據預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或降低棚內溫度,降低對作物生長影響。目前,農業信息中心已經對周邊17個蔬菜種植大棚聯網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對作物整個生長期不同數據的采集,可以總結分析出一套該作物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數據,并根據數據制定套餐式精細服務項目,針對不同品種在不同生長期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前防治,提升農業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幫助種植戶實現科學種植。

    除對作物大棚環境進行實時檢監測外,種植戶在家中可以通過手機將作物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發布到平臺,技術人員根據問題進行研判或者上門查看,確定最佳治療方案。此外,在極端天氣、病蟲害高發等特殊情況發生前,信息中心也會以短信形式告知種植戶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到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