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國家級眾創空間增至80家 眾創空間遍地開花

    2018-03-03 11:49:02
    來源:青島日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青島國家級眾創空間增至80家 眾創空間遍地開花

    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總數達80家,在各級科技部門備案的眾創空間達到155家,眾創空間服務初創企業2687個……根據市統計局發布的《青島市眾創空間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青島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精準施策,著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潛能,眾創空間遍地開花,各類創新要素加速流動、融合互動,助力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成為青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重要的載體支撐。

    作為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青島按照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要求發展眾創空間,推動眾創空間提質增效,不僅發展數量走在全國前列,集聚效應、運營效益、孵化成果顯著提升。

    截至2017年末,青島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80家,居全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五位,數量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和天津。為充分調動創新要素,給創業者營造更加有效率的成長環境,青島以社會力量為主,運用市場化機制,重點推動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小微企業、創客等多方協同建設專業化眾創空間,提供專業化、精準化服務, 支撐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在眾創空間不斷蓬勃發展的進程中,青島也逐漸搭建起了多層次的孵化載體體系。據調查,2017年,全市在各級科技部門備案的眾創空間達到155家,較上年增加12家。在反饋有效調查問卷的151家眾創空間中,除國家科技部備案的80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外,另有市級備案11家,區級備案60家。從國家級眾創空間的區域分布看,創新要素聚集效應明顯。其中,市南區和市北區分別有國家級眾創空間為16家和13家,李滄區、嶗山區和高新區均為10家,西海岸新區9家,城陽區6家。

    孵化新模式,激活新經濟,催生新動能。眾創空間為創客創造更加有效的成長平臺。據調查,2017年,我市眾創空間總收入達到2.43億元,較上年增長127.7%;眾創空間總面積為36.5萬平方米,增長7.0%;服務創業團隊數量3795家,增長19.1%;開展創業培訓2729場次,創業導師隊伍達到2148人。

    實現良性發展,青島的眾創空間正在不斷摸索盈利模式,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通過提高聚合創新創業資源的能力和質量,提高活動組織水平和費用控制能力,眾創空間入不敷出的運營狀態也在逐步得到改善。調查顯示,2017年青島眾創空間運營效益數據呈現出“一升兩降”的向好勢頭:一是服務收入比重上升,占比達到54.62%,較2016年提升22.72個百分點;二是成本收入比率降低,2017年全市眾創空間成本收入比率由2016年的1.55降至1.1;三是管理費用比重下降,占比為20.94%,較2016年下降5.26個百分點,運營效益顯著提升。

    不斷優化的創業環境下,眾創空間為初創企業和在孵創客營造了從創意到產業的服務生態,不斷解決了創業早期的孵化難題,收獲了可喜的孵化成效。2017年,全市眾創空間服務初創企業2687個,舉辦創新創業活動4384場次,開展創業教育培訓2729場次。眾創空間內的217個團隊及企業獲得投融資,創業團隊和企業吸納就業人員1.65萬人,63家企業實現上市(掛牌),共有117個海外項目入駐。常駐企業和團隊擁有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達到2656項,其中,發明專利716項。

    (記者 楊光)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