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支付新規波及第三方銷售機構 “費用倒掛”困局待解
網聯清算平臺的一紙42號文在基金行業激起波瀾。文件明確,第三方支付機構需接入網聯渠道,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實際上,基金銷售過程中以第三方支付作為“代扣通道”的情況非常普遍,新規之下,基金公司、第三方銷售都要受到影響。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目前多數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都和第三方支付有合作,都在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完成網聯系統對接。第三方銷售機構擔心,新的對接或許會提高支付環節成本,在目前基金費率普通折扣較低的背景下進一步出現“費用倒掛”現象。
新規波及第三方銷售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376家公司獲得基金代銷牌照,除了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金融機構,共計116家第三方機構獲得基金代銷牌照,他們都要受到影響。
盈米財富CEO肖雯表示,央行新規對業界影響較大,不管是基金公司直銷還是第三方銷售都涉及支付問題。目前的解決方案主要有兩個:一是第三方支付盡快接通網聯,順利銜接通道,降低暫停代扣渠道的影響;二是由第三方銷售公司直連銀行,但這需要銷售公司一家一家地和銀行對接,而銀行的準備時間需要3至6個月,時間及額外成本較大。
好買基金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叫停第三方支付機構代扣只是支付環節的調整,不會影響已經持有的基金資產。但相關銀行持卡人的交易,包括認/申購基金、基金定投業務等還是會受到影響。上述人士介紹,近日,華夏、民生等銀行已暫停了所有未接入網聯的三方支付機構的代扣業務,使用這兩家銀行卡進行申購的用戶將受到影響。而6月30日前,用戶能否用綁定的銀行卡進行申購,取決于投資者綁卡行會在何時切斷代扣通道。目前最重要的是爭取與更多的銀行開通直連。
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到,其他各家第三方銷售渠道也在積極溝通。螞蟻金服相關人士也表示,正在和商業銀行、網聯平臺積極溝通。
從第三方支付機構反饋的情況來看,多數都能夠在6月30日之前完成和網聯對接。
“倒掛”或倒逼行業變革
解決方案還沒成型,一筆成本和收入倒掛的賬讓這些機構更加焦慮。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目前第三方銷售機構直連銀行支付或者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成本已經不低,平均要4%。~6%。。目前公募基金銷售普遍折扣為一折,也就是說基金銷售手續費收入在1.5%。的水平。這樣算下來,在基金銷售過程中,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形成了倒掛。
一位基金公司電商人士表示,目前基金在支付渠道所需要付出的費用大約是6%。,相當于基金費率打四折。如果基金銷售機構在費率低于四折的情形下銷售,就已經形成了“倒掛”。他表示,有些一折的費率是通過貨幣基金轉換等模式實現的。
對于銷售機構來說,收入來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手續費,另一個是保有量帶來的“尾隨傭金”。當保有量規模較大時,這塊收入可以對沖銷售手續費的下降。如東財和好買都屬于大型基金銷售機構,保有量較高。而保有量比較小的基金銷售機構,受到的沖擊會非常明顯。
目前各銷售平臺所處的業務結構和發展階段不同,業績表現也參差不齊。整體看,如果在權益類資產上能有較高的保有量,每年的投入都會為下一年的業務提供比較大的支撐。在銷售費率普遍折扣較低的情況下,保有量的收入來源更加可貴。
不過,肖雯指出,在互聯網行業思維模式中,大家普遍認為銷售手續費打一折,客戶會受益。但基金是非常復雜的產品,需要長期持有才能獲得收益,過低的費率容易縱容投資人“追漲殺跌”的行為,增加買賣次數,不利于長期持有獲益。長遠來看,費率過低反而損害了投資人和行業的利益。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很多機構擁有基金銷售牌照,但其實不少機構并沒有發力公募基金,更有不少是通過“賣私募產品來補貼銷售公募基金”?;痄N售行業毛利率太低了,整個行業都在以低于成本競銷。
基金銷售人士感嘆,市場不應該這樣打價格戰,而應該建立一個合理的基金銷售價格。原來證監會對基金銷售的定價是4折,這個價格并不算高,但至少沒有倒掛。
對基金普遍的1折費率,業內人士感到無奈。“2015年,有行業巨頭以銷售費率1折的‘贏者通吃’心態進入基金銷售行業,這樣的行為除了將全行業拖入虧損泥潭之外,并沒有創造出類似余額寶的奇跡。”
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螞蟻金服、天天基金、好買基金等獨立基金銷售機構,還是基金公司本身,以1折費率申購基金,都難免面臨虧損。至今許多基金第三方銷售平臺還在燒錢,跑馬圈地,誰能搶到更多客戶做大規模,誰就能勝出。
未來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該怎么辦?肖雯表示,第一,第三方銷售是毛利率很低的行業,行業參與方都要從產業鏈上進行合作,優化產業鏈結構,分工協作,提高行業效率,降低成本。第二,全行業要努力扭轉收入與成本倒掛現象,共同朝合理定價方向努力。
據好買基金人士表示,此次央行新規對第三方銷售機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各家機構的用戶服務以及長期以來在用戶中建立的信任。
[編輯:芃芃]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