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時又省心! 青島海關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179個辦事事項中有169項實現“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132種要提交的單證材料削減至40種;出口海關通關時間僅0.4小時,大大優于全國平均水平;“智慧卡口”讓集裝箱13分鐘內提離碼頭……自去年開始,青島海關一系列“大動作”出臺,簡政放權、壓縮通關時間、為企業減負增效,兩年間口岸營商環境完美演繹“變形記”,不僅讓企業省事、省時、省錢、省心,還切實提升了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助力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14大審批項“零見面”
青島昌旭通達物流有限公司近期申請了9輛運輸車輛承運境內海關監管貨物,需向海關辦理車輛注冊行政審批。由于青島海關實現了該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公司業務人員在網上提交了申請,很快海關驗核后通過了審批。
在“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的基礎上,青島海關大力推進行政審批網上辦理,14項行政審批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目前,青島海關事權范圍內的179項政務服務事項中,除涉及稅款繳納、現場驗核業務外,169項實現了“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此外,青島海關整合海關行政審批事項,關區37個行政審批窗口實現“一窗受理”。7月1日起,青島海關將需提交的132種單證材料減至40種,精簡70%,自11月1日起,86種監管證件也將減至48種,精簡44%。
出口時間同比縮短53.6%
近日,日照鋼鐵控股集團自境外進口了一批鐵礦石,與此前不同的是,最近青島海關對進口礦產品實施了“先驗放后檢測”模式,海關在完成進口鐵礦現場檢驗鑒定工作后,對無異常的批次立即放行。據測算,這一模式下,公司進口鐵礦石平均驗放時間提前了約3天,公司礦石庫存量減少約20萬噸,相應資金成本節省約400萬元。該模式實施以來,青島海關進口礦產品平均驗放周期壓縮約66%。
去年以來,青島海關全力推動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減少貨物平均查驗作業時間12.7%。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島海關進口海關通關時間6.78小時,出口海關通關時間0.4小時,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期,進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縮短19.9%,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縮短53.6%。
“智能卡口”快過ETC
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輛輛集裝箱車魚貫而出,車輛從進卡拍照到抬桿放行,整個過程不過兩三秒鐘。“以前拉貨最怕就是在卡口堵車。”貨運司機李師傅說,現在碼頭自動化了,不用下車,拍個照就抬桿,比高速公路的ETC還快。有了青島海關開發運行的“智能卡口”,在船舶卸船落箱的同時,碼頭公司就把集裝箱稱重信息、理貨報告、運抵報告自動傳送輸給海關,海關通過智能視頻遠程監裝監卸。一輛集裝箱車自動化碼頭入卡、提貨到出卡,整個流程已經縮短到13分鐘。
今年以來,青島海關陸續上線智能查驗、智能物流等4大模塊27個應用項目,其中,“智能卡口”實現了貨物提離時間縮短35%,轉關施驗封信息化提升施驗封效率50%,電子移動證將異常貨物提離時間由4小時降至5分鐘,艙單變更無紙化實現變更由1.5小時降至5分鐘,每票艙單為企業節省成本費用100元。
前三季度減免稅款13億元
在山東騰達緊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幾輛滿載緊固件的集裝箱卡車正準備將貨物運往港口。“今年9月份,螺釘、螺栓、螺母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我們每年能增加收益近千萬元。”企業的外貿部經理盧平表示。
今年以來,青島海關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制造強國戰略、實體經濟發展,深入開展稅政調研工作,提出稅收政策調整建議,促進企業擴大出口份額,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據了解,僅今年9月份公布的出口退稅率調整清單中,就有9個稅號商品是由青島海關提出的,這些商品出口退稅率的提高,預估每年將為山東省內相關出口企業增加退稅收益1.7億元。
此外,青島海關不斷推進關稅領域改革,全面推廣自報自繳、匯總征稅等稅收征管改革,創新稅收擔保模式,前三季度共減免企業稅款13億元,增長13.7%,受惠國外關稅優惠的貨物總額達到111億美元。半島記者 王媛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