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見證島城畜牧業從弱到強!數十年,“他守護”畜禽超千萬
半島記者 韓小偉
2018年,青島市肉蛋奶總產量達到100.2萬噸,畜牧生產規?;竭M一步提升:規?;i存欄占71.3%,規?;4鏅谡?6.5%,規?;虼鏅谡?0.0%,規?;铍u存欄占100%。
在養殖業亮眼成績的背后,有一群默默的“守護者”,他們深入、“扎根”一線,幫助養殖場戶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其中,高級畜牧師衣服德“經手”的畜禽數量就能達到千萬級別,日前半島記者跟他深入一線探訪養雞場、養鵝場等養殖場所,近距離觀察他如何幫助養殖戶排憂解難。
現場解剖“鎖定”細菌
日前,衣服德驅車拉著半島記者趕往即墨區南泉鎮,根據計劃,他要去即墨區一處養雞場和城陽區一處養鵝場。來到南泉鎮大埠后村青林養雞場,衣服德和該養雞場負責人馮立蘭打了聲招呼,隨即進了雞舍查看雞群情況。
“這些雞還沒開始產蛋,目前情況還不錯。”馮立蘭說,她發現有些雞的爪子有出血現象,近期還發現有170日齡的母雞出現癱瘓,這讓她一直難以放心,所以聯系衣服德幫忙查看情況。
衣服德讓馮立蘭找來癱瘓的母雞,同時穿上了白大褂,拿出了“手術刀”——一把鋒利的剪刀。這時癱瘓的母雞提過來了,衣服德來到養雞場旁邊的一處農田旁,查看了母雞外觀的情況后,麻利地殺雞、解剖。不一會兒功夫,他就從雞腸道上發現了問題,腸道出血、充血了,腸管變粗,根據經驗判斷應該出現了細菌感染。
“養雞場治療一般是群體用藥,極個別母雞癱瘓是偶發事件,還不用專門應對處理。”衣服德說,夏季天氣炎熱,母雞出現細菌感染后出現拉稀等癥狀,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最終出現癱瘓。他認為,母雞爪子出血也可能跟缺少某些維生素元素有關,所以建議馮立蘭為母雞“補充營養”:“給母雞的飼料中添加多維素,同時也可以添加提高免疫力的中藥,使母雞增強抗病力。”
據衣服德介紹,相比前些年,養殖場戶使用抗生素一類藥物的情況大為改善,一方面是監管措施愈加嚴格,一方面是養殖者素質的提高,靠好的飼養管理讓雞健康,“使用中藥類藥物預防疾病越來越多了,它不像西藥一樣會出現藥物殘留,符合健康養殖、無抗養殖的大方向。”
“嘴太尖”,數百母雞死亡
除了有母雞莫名癱瘓,馮立蘭說,還有一件事讓她很擔心:從開產到現在有數百只母雞零星死亡,不知道背后隱藏著啥原因。衣服德還是一把“手術刀”解決難題,通過解剖一只350日齡的母雞,給出了一個結論:母雞的“嘴太尖”。
“母雞死亡的原因是‘啄肛’,雞腸子被‘啄’出來吃掉,雞就死亡。背后的原因是‘斷喙’不夠好,喙就是雞的嘴,上面的嘴太長了。”衣服德介紹,斷喙的目的是防止雞浪費飼料和相互打架、啄羽、啄肛:在飼養過程中由于光線太強、密度過大、通風不良、飼料營養不全、大群飼養等原因,往往會引起雞群產生惡癖,比如啄肛、啄羽、啄趾,對雞群造成很大損失。
因此,這些雞的死亡,原因要歸結到管理不夠好這上面。聽了這番話馮立蘭連連點頭,打算盡快處理母雞“嘴太尖”的問題。
“養雞場并不好干,一年四季都可能遇到麻煩,幸好有專家替我們把關。”馮立蘭介紹,她的養雞場飼養2萬只雞,規模不算大,但也不斷會遇到困惑,像衣服德這樣的專家就是養殖戶的“定心丸”。
此前,她家生產的雞蛋蛋殼上出現了一些色素斑點,被收購雞蛋的商販“挑刺”,也是衣服德幫忙查找原因。“雞蛋的顏色不均勻、蛋形不勻稱,都可能影響市場價格,消費者也會覺得疑惑,擔心雞蛋有問題。所以養殖戶在平時要注意雞蛋品質,出現這些情況,最好能找到原因,及時處理。”衣服德說。
大鵝“童年”這么脆弱?
除了養雞場,半島記者還跟衣服德一起來到了位于城陽區的吉斌養殖場,這里養著七八百只大鵝和1500只左右的鵝苗。衣服德說,這些鵝苗都是剛出殼沒幾天,養殖場以每只13.5元的價格購買,“聽說鵝苗最近出現了‘痛風’死亡,讓養殖戶很心疼。”
在這家養殖場,負責人李先生介紹,他做的是種蛋生意,鵝蛋作為種蛋銷往江蘇徐州。他說,每年五六月份從南方購買鵝苗,第二年春天開始下蛋,接近秋天就把下蛋的大鵝處理掉。“鵝跟雞不一樣,雞能養到一年半,能夠持續下蛋一年,但鵝下蛋有‘休眠期’,不同品種的鵝下蛋數量不同,一年只能下六七十枚到100多枚,一般從春天到秋天是下蛋時間。大鵝吃東西特別多,喂養的費用太高了,所以到休眠期就處理掉了。”
李先生說,其實不是他家的鵝苗出現痛風死亡,“我有朋友在即墨養鵝,他比我進鵝苗早,結果在給鵝打疫苗后出現了大面積死亡,損失慘重。”他說,日前他也進了鵝苗,擔心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你和你那個朋友,給鵝苗喂什么?”衣服德問。
“因為沒有買專門給鵝苗吃的飼料,所以喂的主要是小雞吃的飼料。”李先生說。
“問題就出在這里。這種飼料里粗蛋白含量很高,鵝苗吃了后產生大量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和內臟,引發痛風。”衣服德說,跟人類發生痛風的原理一樣,對鵝苗來說產生的后果更嚴重,因疼痛而減少活動,導致進食量減少,最終出現營養不良,加上打疫苗時鵝苗活動增多、出現應激反應,應該是鵝苗死亡的主要原因。
衣服德查看了養殖場里鵝苗的情況后,發現痛風癥狀——關節發白、腫大并不明顯。在此之前李先生電話咨詢了衣服德,采取小雞飼料摻入玉米、蔬菜等飼喂鵝苗等措施,防止發生痛風。
實際上,衣服德此前就遇到過類似的事情,2017年即墨移風店鎮5戶養鵝戶由于鵝苗飼養采用鈣含量高的蛋雞飼料,鵝群發生了痛風病,出現瘸腿、死亡,每天死亡上百只,由于是種鵝價格貴,每天死鵝損失1000多元。最后,衣服德確診后解決了問題。
特寫>>
見證畜牧業從弱到強 數十年守護畜禽千萬量級
衣服德不善言辭,對任何事都是少說多做。據了解,1987年他參加高考自愿選擇了農業院校,學習畜牧專業,數十年來扎根島城農村,見證了青島畜牧業發展的一步步成長壯大。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畜牧業生產基礎條件差,設備簡陋,糞便惡臭、養殖場蚊蠅‘橫行霸道’。”衣服德說,作為一名畜牧師,人們很自然會想到又臟又亂的環境,當年的確是這樣的,他就曾滑入糞池腿上沾滿牛糞,擦干凈腿繼續干活。此外,蚊蟲叮咬,工作時間一半在鄉下養殖場所里,都是衣服德的日常工作常態。
科研創新是農業發展的動力,畜牧業生產離不開畜牧飼養和疫病防控技術的研究創新。在畜牧業發展中,畜禽的疫病由少到多、由簡單到復雜,畜禽疫病是造成養殖生產效益低下的重要因素。
數十年里,衣服德著力為養殖生產解決畜禽疫病防控問題,花費了大量心血。以前,由于養殖戶文化水平不高,畜禽疫病防治和治療技術缺乏,治病靠經驗靠用藥,治療效果不佳、用藥費用大。在畜禽疫病防治技術上,衣服德十分注重學習,2011年考取國家執業獸醫師資格,掌握了雞、鴨、鵝、鸚鵡、鴿子、羊、豬、毛皮動物貂等動物的治療技術,為養殖戶解決了各種各樣的難題,打過交道的畜禽數量算下來能有千萬量級。
因為扎根一線,講起曾經的經歷,很多事他都記憶猶新。
2012年我省以及青島市毛皮動物飼養迅猛發展,一只水貂銷售價格300-400元。但是水貂養殖環境差,病菌多,水貂出血性肺炎成為水貂最大的殺手,7-10月水貂死亡嚴重,有的養殖戶死亡貂可達400-500只。為了掌握水貂的診斷技術,衣服德利用休息、晚上的時間,系統自學了水貂的各種疾病,做到準確診療,并在網絡貼吧中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為本市、諸城、臨沂、河北、黑龍江等地養殖戶提供咨詢。
雞安卡拉病是最近幾年流行的疫病,表現為心包積液,雛雞死亡快、死亡多。2016年,萊西市一小養殖戶雞群大量死亡,每天100多只,由于疫病未確診,治療措施不當,病情蔓延越來越嚴重,很可能一周之內全部死亡。接到養殖戶電話后,衣服德與同事一同前往,查看雞群情況,了解發病經過,通過解剖很快確診為安卡拉?。毫⒓磻每贵w治療,采取防控措施2天后,雞群痊愈,避免經濟損失3萬多元。
在技術服務過程中,衣服德還根據國家政策,宣傳引導養殖戶科學養殖,規范治療,發現疫病治療存在問題,及時糾正養殖戶的錯誤做法,推廣綠色養殖技術,推動畜牧養殖生產健康發展。他的成績也很突出,多年來獲得青島市科技進步獎、星火獎4項,農業豐收獎12項。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