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第一書記帶領村民搞丹參種植 全村走上致富路

    2019-10-28 08:28:22
    責任編輯:芃芃

    原標題:第一書記帶領村民搞丹參種植 走上致富路

    文/圖 半島記者 郭巧玲 見習記者 鄭陽 通訊員 遠陽 報道

    金秋的田野里一派收獲的繁忙景象,平度市白沙河街道西洼子村村干部趙學濤的地里也不例外。“這就是丹參,你看長得多好!”趙學濤提起一株抖落泥土,露出了橘紅色的根系展示給大家看,“現在行情,干丹參是12元/公斤,看這長勢一畝出500公斤干丹參沒問題。”趙學濤通過種植丹參終于讓村里的“薄地”有了高收益,而這還要感謝村里的“第一書記”姜書逸。

    2017年9月,作為青島市派第一書記,姜書逸從青島市委辦公廳組織人事處來到了平度市白沙河街道的脫貧攻堅村——西洼子村。村里沒有經濟收入,基礎設施條件很差,姜書逸來到后把精力放在了改善村莊面貌上。2018年,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告一段落,幫助村民增收致富成為主要方向。“全村360余戶,1300多畝土地都是澆灌不上的‘旱土薄地’。”經過多方考察,他和該村黨支部書記趙鳳春發現,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材——丹參具有耐干旱、易管理、收益相對較高且穩定的特點,符合村莊實際。

    西洼子村召開會議鼓勵村民自愿轉向丹參種植。為打消大家的疑慮,作為村干部的趙學濤主動站了出來:“我流轉了100畝,今年我先種上,給大家蹚條路。”2018年春天,趙學濤的百畝農田改種了丹參,但去年因為前期缺水產量沒有提上來,專家表示,可以讓丹參再長一年,第二年再賣賺得多。

    轉眼一年過去,不少去年看著趙學濤鬧“笑話”的村民來到田里見證今年的收獲。一簇一簇粗細均勻的橘色丹參在陽光下很是漂亮,每畝3000多元的純收益更是讓人興奮。村民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都準備來年試一試。

    丹參的種植推廣,還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今年,趙學濤雇用了近30人負責100畝丹參的播種、收割以及后期加工,為這些村民的家庭年收入增加近4000元。“制作丹參茶出售,價格還要翻倍,農民經濟收益更高。”9月中旬,姜書逸結束了駐村工作,但幫扶沒有止步。他還要繼續幫著這幫“親戚”搞好丹參種植和深加工,把西洼子村變成膠東地區丹參種植專業村,帶領大家走上致富路。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