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豆制品加工園首日復工,日供20噸“平價豆腐”
文/圖 劉鑫 劉玉凡
2月19日,在位于城陽流亭街道的山東省首家豆制品集中加工園區內,機器轟鳴、熱氣騰騰,車間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制作豆腐。據了解,19日上午在接到復工復產通知后,流亭街道豆制品加工園當天正式復工。半島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園區開足馬力加工生產,商販們更是登門“喜提”新鮮豆腐。據悉,這個園區的產品約占青島市豆制品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園區當前日產豆腐可達20噸,確保給市民供應“平價”豆腐。
>>>探訪
測溫登記一樣不少
商販“喜提”新鮮豆腐
2月19日,半島記者來到城陽流亭豆制品加工園區,發現門口“嚴陣以待”,有兩名工作人員值班,一人負責測量體溫,另一人負責登記信息,園區內的疫情防范橫幅非常醒目。記者在進入園區時進行了測溫和登記。工作人員介紹,每位進入園區的工人必須測量體溫,從外地回青的工作人員需要自我隔離14天后才能回園區上班。
剛進入園區,空氣中就飄來豆制品的香味,在進入豆制品生產車間前,記者再次測體溫,隨后換上了干凈的工作服。一進車間,迎面而來的是一片繁忙景象,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制作豆腐產生的蒸汽將人籠罩,戴著口罩的工人們井然有序地忙碌著,煮漿、點制、包漿、壓制,經過一道道程序,一塊塊白嫩的豆腐被整齊地碼在貨架上。
車間門口前來拉貨的商販早已等候多時。一位商販告訴記者,最近豆腐在市場上需求量很大,但復工的生產商戶比較少,一定程度上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現在第一時間能“喜提”到新鮮豆腐,讓他們很高興。
>>>說法
復工要有“準生證”
安全生產防范疫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往年園區正月初七就會開工,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工人尚未到位,園區遲遲未開工。近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園區向街道辦提交了復工申請。2月19日上午,城陽流亭街道的工作人員到園區現場審查,并下達了復工通知書。
有了這張復工通知書,園區也就有了“準生證”,商戶們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干活了。城陽流亭街道豆制品加工園區負責人刁東風告訴記者,在準備復工的日子里,他和商戶一樣都很煎熬,晚一天復工,商戶就多一份損失。此時,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給他出謀劃策,指導園區有序復工。
“安全生產這根弦不能松,雖然產能還沒恢復到100%,但平時的安全檢查一樣都少不了。”刁東風介紹,記者在園區辦公室看到,墻上有臺電視,上面顯示著30個車間的監控運行情況。原來,為確保豆制品生產的衛生,防止生產人員“違規”操作,每個生產間都安裝了攝像頭,生產間里每個工人的工作細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刁東風稱,豆制品集中加工園區和其他小作坊的不同之處就是它的生產是透明的,工人做了什么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此外,加工車間非常寬敞明亮,地面整潔,門口還有消防器材等,而且進入車間時都需要消毒。刁東風介紹,目前園區中還有外地的商戶未歸,他已經提前與這些商戶通了電話,讓他們提前做好防范,回到青島后自行隔離14天才能回園區復工。
>>>講述
商戶開足馬力加油干
日產20噸“放心豆腐”
“平時我們生產量能到達30多噸,但現在業戶還沒有完全到位。我們正開足馬力加工生產,預計每天能生產20噸豆腐投入市場,確保供應。”刁東風告訴記者,這個園區是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于2011年成立的,也是山東省首家豆制品集中加工園區,園區占地5500平方米,投資400萬元。目前,該園區是全省最大的豆制品生產基地,平時日產和銷售豆制品30余噸,約占青島市豆制品市場的三分之一。記者了解到,園區采取統一原料配送、統一添加劑使用管理、統一加工工藝、從業人員統一進行查體、配備專職檢測人員統一進行產品檢測,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刁東風介紹,所有業戶生產豆腐、豆皮用的大豆都由園區統一供應,不能單獨進貨,每個業戶每天用多少大豆都會做詳細記錄。為了保證市場供應,加工園區的商戶們正加班加點,目前產能已經恢復了大部分。
“豆腐生產要抓緊,疫情防控也不能放松,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城陽流亭街道豆制品加工園區經理周杰告訴記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在復工前進行了“戰疫”總動員??紤]到園區不少業戶是外地的,按照規定需要隔離,他們就緊急制定了預案,妥善組織好人員按返崗計劃分批返崗,為了防止人員聚集,他們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除此之外,廠區嚴控進出人員,每個進出人員都必須做好身份證登記和體溫檢測,嚴格落實生產要求。
>>>心聲
“催產”電話多顧不上吃飯
價格不變質量“不打折”
接到復產復工通知后,園區迅速按下“快捷鍵”,快馬加鞭進行生產加工。“這幾天接了不少客戶的電話和微信咨詢,問啥時候能吃上美味的豆腐,大家催著我趕緊生產,以解‘相思之苦’。”被稱為“豆腐哥”的胡龍江告訴記者,他從事豆腐加工已經22年了,停工這么長時間還是頭一次。雖然他也想早日復工,但是抗擊疫情是大事,這么多客戶催他生產復工,他感到肩膀上的責任很重。
2月19日復工復產通知后,他顧不上吃飯就投入了生產,豆腐加工生產出來后,他還專門發了一條朋友圈,不少客戶為他點贊。
“豆制品是大眾消費品,很多老百姓喜歡吃,而越是這個時間越要嚴把質量關,請大家放心,以后可以保證天天都有新鮮豆腐。”胡龍江告訴記者。“放心豆腐質量好了,市場價格和原來一樣,確保市民吃上‘平價豆腐’。”園區負責人刁東風介紹。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