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島城兩家企業“跳龍門”
青島上市企業有望繼續擴容。近日,深交所披露,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豪江智能”)創業板IPO獲受理;同時,證監會也核準了青島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才裝飾”)的首發申請。據了解,豪江智能主要經營智能化遮陽系列產品新建項目、智能家居與智慧醫養數字化等業務;德才裝飾系綜合性建筑類企業,主營業務系建筑裝飾及房屋建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一座城市上市公司的多寡,反映的是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放眼全國,“抓上市”已然成為浪潮。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運用資本市場的能力,推動更多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青島去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企業、企業家積極擁抱資本市場,讓我市“上市軍團”出現了加速跑景象。
豪江智能拿到創投融資
德才裝飾保持快速增長
一直比較低調的豪江智能,直到去年獲得了創投超千萬元的投資,引發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注冊成立,前身為青島豪江電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研發、制造及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業提供智能家居、智慧醫養、智能辦公、工業傳動等應用領域的智能線性驅動類產品。
其市場布局輻射全球,80%左右的產品銷往海外,已成功開辟北美、歐洲、中東、東亞、東南亞、南美等全球接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與包括世界五百強在內的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2020年二季度,專注尋找科技類企業好項目的里程碑創投向豪江智能投資1500萬元,支持其智能家居等業務板塊發展。
德才裝飾注冊地址為青島市即墨市青島服裝工業園,其主要產品為智能線性驅動系統,主要由單馬達驅動器、雙馬達驅動器、升降柱、控制器、操控器和其他配件組成,其中單馬達驅動器、雙馬達驅動器、升降柱為智能線性驅動系統的基礎驅動裝置,而控制器、操控器共同構成了驅動裝置的智能控制系統。
2017年至2019年,德才裝飾營業收入分別為22.03億元、33.70億元和47.7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5億元、0.90億元和1.46億元,兩者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
去年11月,IPO首發順利過會,擬登陸上交所主板。據招股書,德才裝飾擬發行新股不超過2,500萬股,募集約7.53億元資金,其中5.3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余資金則用于部件生產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等。
乘風破浪的青島IPO
9家企業正在排隊中
兩家低調的企業即將乘風破浪,跟這兩家企業類似,隨著民營企業主“資本意識”覺醒,島城聚焦資本市場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去年,青島新增境內外過會及上市公司共計1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4家,創歷年之最,是1993年島城出現第一家上市公司后最多的一年,上市企業總數超過煙臺位列全省首位,居北方城市第三。
前段時間剛剛在深交所敲鐘的海程邦達負責人曾直言不諱,“上市之后,資本給我們插上了飛越的翅膀。 ”讓技術享受資本帶來的巨大驅動,從側面說明了島城企業家在意識上的改變和革新。這些年,我市先從意識、氛圍下手,為資本造勢。
前段時間剛結束的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青島持續推進雄心勃勃的企業家資本市場行動培訓計劃:利用幾年時間,分階段、分梯隊對青島一萬名企業家進行資本市場知識培訓,全面提升企業家資本市場意識,培育一批青島領軍企業和后備企業力量,打造中國北方資本強市。
企業主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資本不僅為上市企業插上翅膀,更為青島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提供了強勁動力。而站在新一輪牛市的脊背上,“原力覺醒”的青島資本市場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很大。
結果顯而易見,截至6月11日,青島共有4家企業過會待發,17家企業處于輔導中,5家企業輔導結束,9家企業正在排隊。 9家排隊闖關的青島企業,除了豪江智能外,還有青島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朗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易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中科英泰商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從所屬行業來看,制造行業占了絕大多數,涉及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新材料等領域。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
資本市場后勁十足
2020年有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即使青島擁有47家上市企業,上市企業總數位列全省第一,并且海爾智家和青島啤酒的市值均已過千億,但是青島未能摘得省內市值榜的“桂冠”。而擁有42家A股上市公司的煙臺,坐擁8346.37億元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穩居山東第一席位,青島、濟南分別以7799.19億元和5398.03億元的總市值位列二三位。煙臺的一騎絕塵,在于化工行業龍頭萬華化學的強勢拉升,也離不開百億市值上市公司的中間支撐。
盡管青島的上市公司市值僅次于煙臺,但在市值分布方面出現明顯斷層,在海爾智家和青島啤酒之后,沒有市值在500億-1000億元之間的上市公司,青島港以393.71億元的市值排名第三,海爾生物、賽輪輪胎市值也在300億以上,而煙臺300億-10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5家,且市值較分散,與之相比,青島能夠沖擊“第一梯隊”的候補隊員稀缺。
而在研發數據上,我市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38家,占比79%,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29家,占比60%。研發人員數量合計3.53萬人,同比增長8%,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達到12.9%,較2019年提升1個百分點。30家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0%,其中東軟載波、鼎信通訊分別超60%和30%。轄區公司全年研發投入合計131.5億元,同比增長10%,超過營收增幅,其中海爾智家、海信視像研發投入分別達 72.2億元和 17.4億元。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為3.04%,同比提升0.15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上市公司、全社會平均研發強度0.44、0.64個百分點。海爾生物、高測股份、海泰新光三家科創板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均超過10%,高于科創板平均水平,顯示出較強的科創屬性。
在資本市場“井噴”的勢頭下,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繼續保持這種旺盛的勢頭,從上市后備力量的對比數據來看,青島趕上或者超過煙臺,而在山東省范圍內在資本市場上也斬獲龍頭老大地位應該大有希望。不過,針對青島和煙臺在資本市場的“同省”大戰,業內人士指出,不應將目光僅僅瞄準省內,而應該對標江浙粵滬等資本市場發達區域,取得更大成就。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薛飛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