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1 07/06 12:23
    · 來源 ·
    新華社
    · 責編 ·
    亞麥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傾力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

    原標題:青島傾力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

    青島正在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路上策馬揚鞭。

    前不久,2021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重磅發布《全球創投風投行業年度白皮書(2021)》,白皮書指出,創投風投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驅動科技創新,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動能轉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中國新一線城市,青島近年來提出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出臺了極具競爭力的創投風投發展政策,細化了讓利制度、返投要求、人才培養等相關內容,吸引國內外眾多知名基金及投資機構落戶。2021年5月7日發布了“青島創投風投十條”政策升級版,新版政策圍繞整體市場環境、貼合發展需求,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

    近年來,“資本招商”已成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良方,多地政府大膽施政、準確投資,通過地方融資平臺、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入股企業,以基金撬動資本,以資本引入產業,以此引進了一批優秀企業。

    在青島,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發揮的引導帶動作用,創投風投生態逐漸形成,吸引了一批創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落戶青島,為本地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動能,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參股基金102只,認繳規模突破1000億元,為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支撐,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青島企業通過資本的助力實現了快速發展,更優的產業生態正在青島形成,今年一季度,山東省新增的4家上市企業,全部來自青島。

    2021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青島著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提出高新技術企業凈增300家、達到4600家,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瞪羚企業20家的目標。

    2019年,借助政府引導基金帶動作用,青島創新政府、基金、企業三方互動的招商模式,吸引“影創科技”成功落戶青島。“影創科技”的引入涉及IT技術、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十余個領域,填補多個行業空白,為青島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作出貢獻。

    2020年12月9日,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資金全來自于市、區兩級政府性產業引導基金。引入每日優鮮,不僅是青島對本地其生鮮產業技術化+平臺化+生態化的能力補齊,也會推動生鮮產業全價值鏈條的資源聚合、提效、增速,打造現代生鮮產業的一體化。在大農業、大生鮮這種“慢產業”的前提下,雙方的合作將會實現長周期的價值提升。

    2021年2月26日,總投資230億元的奇瑞汽車青島基地在位于青島市即墨區的青島汽車產業新城開工。作為青島第五家整車廠,奇瑞是青島市首個以資本招商招引的百億級汽車整車項目,隨著奇瑞的到來,青島成為山東汽車整車廠數量最多、汽車產業產值最高的城市。

    與熟知的“合肥模式”一樣,青島現在在走的路,也沒有前人可借鑒。具體來講是以通過資本之手控制、入股相關企業,來實現目標企業的引入和本地產業結構的完善。所以雖然收益率是衡量每筆投資的重要指標,但卻不是唯一指標。因為青島有著更宏大的戰略思考,它的投資,并非僅僅是為了賺取賬面上的浮盈,更有帶動青島產業升級的深層次考量。

    2020年8月,為積極把握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后經濟轉型的基本趨勢,順應需求、因勢利導,加快發展新經濟業態模式,培育產業新動能,青島市制定并發布了《關于推進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經過3年左右努力,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經濟業態模式,建設新經濟業態模式的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區和生態創新區。其中,在平臺建設方面,要打造1個國際領先、10個國內知名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10個左右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和線上服務平臺。

    不難看出,無論是“影創即墨”項目的落地投產,還是對每日優鮮的戰略投資,都未跳出青島市對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設想。而牽手奇瑞,青島將實現五大整車廠聚集,青島汽車產業新城也有望形成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的產業集群,從而帶動山東由汽車消費大省向生產大省轉變。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對新冠肺炎疫情后我國經濟面臨的諸多風險挑戰,也確實需要各地政府改變傳統的招商引資的方式來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像合肥政府一樣,步子不妨邁大點,膽子不妨再大點,結合自身情況摸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模式,吸引優質產業到當地去落戶。

    當然,地方政府也需要在資本招商“比學趕超”的同時提高質量,切實了解城市戰略規劃中特色、優勢和短板,切實解決產業鏈和資源鏈的問題,構筑起科創發展的獨特競爭力,培育一批具備創新和長期發展能力的高成長性企業。對于青島來說,從高速發展轉向質、量并重是青島必須經歷的資本進階之路,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目標仍然任重道遠,“資本招商”為地方經濟注入發展新動能帶來新機遇的同時,青島更應乘勢而上。

    [來源:新華社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