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中國科技創新競爭力榜單出爐 青島進入“頭部梯隊”

    原標題:躋身第一梯隊 科創點亮島城產業新格局

    科技創新競爭力,衡量的是城市的科創引領力。近日,中國社科院發布 《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9次報告》,其中對全國各個城市科技創新引領力進行了評比,結果顯示,2021年中國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武漢、廣州、南京、臺北、青島。和去年相比,青島排名上升5位,進入了全國科技創新引領力排名的“頭部梯隊”。

    在激烈的競爭中,青島穩中有進,躋身第一梯隊,著實不易。從此次評選二級指標的細分領域中也可窺見一斑,專利數量、發表論文數量、科技企業總部分布、大學質量、圖書館數量等均是科技創新競爭力重要的考量標準。

    不可否認,眼下的青島仍存在企業科技創新力主體不夠突出、科技供給與產業需求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市場化、專業化的運作,借由發展來解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發展的節點上,青島勢必還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發展抓手,繼續深化“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

    青企愿為科技研發埋單

    青島科創引領力不容小覷

    統計顯示,青島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同比增加29.5%,增速遠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規模以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更是實現了同比增加53.4%。這說明,青島企業越來越愿意為科技研發埋單,越來越意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在專利方面,去年青島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8637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8549件,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1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755件,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總量達到4958件。

    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中,青島共入列18項,其中包括1項中國專利金獎和2項外觀設計金獎。 “十三五”期間,青島累計獲中國專利獎101項,其中獲金獎12項。這表明,青島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科技創新引領力不斷提升。

    自去年6月獲批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以來,青島緊抓創新的“牛鼻子”,加強科技引領的謀篇布局從未間斷。

    從高端裝備制造,到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再到能源化工,產業基礎雄厚的青島站在了工業互聯網加速起勢的窗口期,也由此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飛馳而來。為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承接好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資源,青島一直不斷嘗試新打法、新思路,力求將創新要素引向基層、引向企業,搭建高端國際科技領域學術交流平臺、科技經濟融通平臺、海外智力創新創業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用真金白銀聚焦科創

    從“頂層設計”到“貼身服務”

    與單純的科學研究不同,企業科技創新是一項包含了政、產、學、研、金、服、用等眾多資源要素的系統工程,要構建生動勃發的科技生態,就要在制度上下苦功。面對企業,多么“細致入微”的“貼身服務”都不為過,而需求就是科創落地最精準的導向。

    政策層面,青島先后出臺了《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青島市“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管理暫行辦法》《青島市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行動方案》等相關文件,明確了科技企業、創新平臺、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措施以及項目、人才等落地的激勵措施,用真金白銀、身體力行地引導企業聚焦科創。

    對于那些創新需求迫切的企業主體,青島構建了“手把手”式的協同推進體系。比如,青島市科協設立了青島市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服務中心,指導企業入駐“科創中國”平臺,發布需求,尋求合作。通過一個“先鋒群”,帶動一批創業人,幫助科創性思維的企業人才運用集體智慧和社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規范化運營、迭代式成長。

    此外,就“人才”這一特殊關節,青島始終緊盯“頭部資源”。經過持續聯系與對接,目前直接服務青島的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團已達到28家,其中專門成立了中國電子學會“工業互聯網”青島科技服務團、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高端醫療裝備”青島科技服務團。

    “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以來,區市、功能區、企業等與相關全國學會等簽訂了24項合作協議,領軍企業牽頭,會同全國學會和國內高校院所成立了智慧農業創新聯合體、中國制冷學會-海爾聯合創新中心等,相關單位聯合全國學會成立了工業互聯網、海洋科技、智能裝備等創新聯盟、全國學會服務站等產學研融通組織15個,共有46個技術、人才項目簽約落地青島。

    在“搭建會展賽科技創新平臺”上,青島同樣表現搶眼。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大會、國際水大會、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自不必說,工業互聯網與5G論壇、新能源汽車論壇等10余個論壇活動一時風光無兩。

    更重要的是,伴隨著高端科創資源下沉,“催生”了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動能”。

    用科創點亮“智”造

    青島交出亮眼成績單

    10月19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青島云路科創板IPO注冊。至此,青島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已達5家。這些企業不僅是青島上市企業總量分布的縮影,也是青島科創企業發展水平的折射。青島科創交出的亮眼成績單:“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全社會研發費用從244.29億元增長到294.62億元,居山東省首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從40.73%增長到53.33%,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從964家增長到3829家,2019年占全省三分之一;根據國家信息中心 《2020中國創新創業城市生態指數研究報告》,青島市位居“雙創領跑型城市”第10位。

    按照中國科協《“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以及青島制定的 《青島市 “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2021年行動計劃》,下一步青島將聚焦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重點支持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現代海洋等產業發展,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而落實到細處,產業鏈上的細密節點——企業仍然是踐行創新的主體。想要在未來城市發展競爭中掌握主動,就必須要盤活這部分主體的內驅力。

    青島對標上?,F代服務業,“科技服務”同樣是其中重要一環。由企業出題目,學會、院所做答案,就是在不斷深化完善、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服務機制,精準匹配產業需求與科技服務。同時,做優做強“會展賽”創新平臺、匯聚高端科創資源,完善人才服務機制、開展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都將為這座城市營造更加濃厚的科創氛圍。

    靠科創來引領發展,是城市的必由之路。青島,正以科技創新點亮產業新格局,駛向更為廣闊的藍海。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薛飛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1 11/09 07:37
    · 來源 ·
    青島晚報
    · 責編 ·
    亞麥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