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招引拓展產業增量,打好推進落實“組合拳”
突破僅由產業部門管產業的慣性思維,“鏈長制”要建立的是“鏈長”帶頭主管、牽頭部門主抓、區(市)和功能區主導、要素部門協同的全市推進實體經濟“一盤棋”。
引進“龍頭”,提質發展。在這其中,突破產業項目招引建設是關鍵一環。在《青島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中,青島明確提出,各產業鏈每年引進20億元以上項目或行業引領性項目不少于2個。
各產業鏈開展產業鏈集群式招商,新簽約阿斯利康、中車制動等項目55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20個、總投資1103億元。用好會展招引平臺,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期間簽約重點項目13個,總投資23.37億美元,合同外資12.43億美元;青島國際顯示大會期間簽約11個芯屏產業項目,總投資206億元。開展精準招商,創新招商方式,上半年全市共有5億元以上簽約項目100個,計劃總投資2622.3億元。
把產業鏈重點項目作為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著力點,青島還梳理了總投資近8000億元的342個項目,以此為載體和抓手,推動產業鏈做大做強。
讓政府的“有形之手”更加有為,青島在實體經濟的新打法上一直在創新,打出推進落實“組合拳”。
精準對接,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面向價值鏈中高端環節進行科技攻關。今年4月,青島市上線推出“揭榜掛帥”數智對接平臺,所有市場主體和各類機構都可以通過平臺,隨時發布榜單內容,發榜方借助平臺資源,自主開展揭榜方遴選、過程管理以及成果驗收。
開放場景,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青島把城市當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實驗室,供企業驗證新成果,挖掘新的增長點,已認定11家創新應用實驗室和23家場景應用實驗室。截至目前,已有1家實驗室依托企業實現科創板上市,1家實驗室在做上市準備,13家實驗室獲融資支持,累計融資已突破4億元。
通過數字化強韌產業鏈,青島發布首批10家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為產業鏈企業建設免費掛號診斷的“數字化轉型醫院”,診斷企業(機構)445家,轉化數字化改造項目14個,不斷形成新的行業解決方案。
產業鏈越長,越有利于吸引投資、聚集企業,越有利于發揮比較優勢、打造競爭能力,越有利于增強抗風險能力、穩定區域經濟。青島通過推進“卡位入鏈”,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組織鏈主企業梳理在青可提供產品(服務)、可采購產品(服務)、擬開展合作企業、建議招引企業等清單,推動鏈主與鏈上企業協同發展,已對接需求409項。
聚點成鏈,聚鏈成群,今年上半年青島新增4個“雁陣形”集群和6家集群領軍企業,總數分別達到18個、25家,新增數量和總數均居全省首位;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入選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青島大力培育新興產業的做法獲國務院表彰激勵。
在全球產業鏈加速重組背景下,“鏈長制”將為青島打開新的機遇之門。在實打實地推進延鏈、補鏈、強鏈中,這座城市將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 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