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海洋牧場”收獲首批大黃魚 豐富市民中秋餐桌

    原標題:吃貨們有口福啦!“國信1號”首批“裕鮮舫”大黃魚起魚上市

    9月1日,產自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的首批大黃魚起魚上市。首批起捕的大黃魚在離岸100海里的深遠海長期游弋式牧養,依據水溫等環境因素自航轉場,條形美觀、金腹玉鰭,媲美野生大黃魚品質,富含蛋白質、鈣、氨基酸、OMEGA-3等微量元素。本次起捕約65噸,實現活魚現捕、冰漿鎖鮮冷鏈運輸,第一時間到達百姓的餐桌。后續將陸續起捕,滿足中秋、國慶、春節等節慶市場需求。

    快速鎖鮮全流程可追溯,工船年產量超過查干湖全年捕獲量

    為讓廣大消費者深入了解工船大黃魚相關情況,“國信水產”抖音平臺于9月1日進行8.5小時全場景直播互動,詳解“裕鮮舫”大黃魚從起魚、上市、品鑒、烹飪、儲藏等各環節。超百萬“吃貨”小伙伴在線圍觀,在評論區紛紛留言表示首次見到工船野游大黃魚的起捕過程,令人大開眼界。

    據介紹,工船大黃魚起捕與傳統網箱大黃魚起捕方式不同。通過吸魚泵和傳送帶將艙內游動的大黃魚轉運至休眠池,快速降溫休眠鎖鮮,全過程自動化,全流程可追溯,科技含量滿滿。

     (來源:齊魯晚報)

    本次起捕的大黃魚是“國信1號”在今年交付運營以來的首批產品。“國信1號”是全球唯一一艘建成并運營的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以其養殖模式和技術創新應用上的突破性、引領性和示范性引起行業關注,對拓展我國深遠海養殖空間、帶動漁業產業升級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國信1號”排水量13萬噸,載重量10萬噸,設15個養殖艙,養殖水體近9萬立方米,實現年產3700噸高品質魚類和650噸的優質蛋白供給,超過查干湖全年的捕獲量。該船采用移動養殖模式,在有效規避臺風等自然風險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季節隨大黃魚適合生長的水溫和環境在我國深遠海開展游弋式養殖作業,實現大黃魚等高價值魚類的全年可持續供應。

    國內首個工船系列大黃魚品牌發布后,經銷商簽約額過億元

    “國信1號”由青島國信集團聯合各方投資建設并運營。青島國信集團是青島市唯一一家將海洋產業作為主業的國有企業。2017年起,青島國信集團聯合中船集團、國家海洋實驗室、中國水科院漁機所等單位,投資建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深遠海智慧養殖工船“國信1號”,創新探索深遠海工船艙養模式。2019年,項目在青島北船重工啟動建造,2022年1月出塢下水,5月20日交付運營。8月18日,青島國信集團發布國內首個工船系列大黃魚品牌“裕鮮舫”,當日實現經銷商簽約額過億元。“國信1號”交付運營以來,實現魚苗入艙300余萬尾,累計航程3000余海里,入艙黃魚適應速度快,游泳狀態、集群性與野生大黃魚趨近。全船2108個測點信息對15個養殖艙內水、氧、光、飼、魚進行集中控制與實時監測,養殖密度是傳統網箱的4-6倍,養殖周期可縮短1/3以上。

    項目運營以來,其顛覆性的“船載艙養”模式和深遠的社會生態價值獲得了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和廣泛關注,項目獲批農業農村部全國唯一深遠海養殖工船運營試點,被國家發改委列入2022年“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獲國家發改委、國家農業農村部2020年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項目,納入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申報指南。相繼亮相首屆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活動、“2022東亞海洋博覽會”“第六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等國內重要、高端平臺,獲得媒體聚焦報道。

    向江河湖海要蛋白,未來五年陸續投資建設50艘養殖工船

    青島國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輝表示:“國信1號”有效落實了“向江河湖海要蛋白”的大食物安全觀,將養殖區域由近岸推向深遠海,突破了近岸養殖的一系列制約因素,實現了海水養殖由傳統農業化向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的創新探索,開辟了我國高品質水產蛋白的供給新空間,拉開了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的序幕,也必將推動以設施漁業為特征的世界海洋漁業產業變革。

    目前,國信集團正在加快推進工船產業的迭代升級,啟動2-1號、2-2號工船及30萬噸級超大型養殖工船設計。未來五年,將陸續投資建設50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1000萬噸、年產各類海水魚40萬噸、年產值突破50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向海圖強、經略海洋,打造國家海上“藍色糧倉”。

    記者 趙波 通訊員 陳曉莉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09/02 10:15
    · 來源 ·
    齊魯晚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