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在智聯招聘找工作被騙數萬元 求職者質疑平臺審核不嚴

    原標題:本想找個好工作 不料被騙數萬元

    年輕的求職者本來是到招聘平臺上找工作的,可沒想到一些騙子在此打著招聘的旗號進行詐騙,導致一些求職者被騙萬元乃至數萬元……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智聯招聘上,一些騙子以公司招聘的名義,打著高薪招聘的幌子,背地里進行著騙人的勾當。智聯招聘平臺稱,“無法完全保證招聘者用戶資質的真實性。”對此,法律界人士認為,招聘平臺應盡自己最大的限度和能力去審核雇主信息。

    求職者遭遇——

    招聘平臺找工作卻背上萬元債務

    今年2月,求職者小張在智聯招聘App上填寫了一份個人簡歷后,成功受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青睞。然而,她萬萬沒想到,正是這一次求職讓她陷入泥潭之中。

    據小張介紹,她在智聯招聘App中,與該公司一名王姓人事經理進行了溝通。“當時這家公司招聘的是綜合助理崗位,簡單了解后,對方就讓添加一個QQ群進行面試。”小張表示,按照這位王經理的要求,她進入了一個名為“智聯招聘面試接待”的QQ群。其間,通過群內人員的介紹,一開始她以為該公司所招聘的崗位是客服銷售,或者是售后方面的工作。

    “之后,對方與我進行了多次語音聯系。此過程中,對方要求查驗我的芝麻信用和京東白條,是否符合公司所需要的資質,所以我就將查驗的截圖發給了對方。”小張介紹,在發現她從未使用過京東白條之后,對方便一步步教她如何進行操作。在操作完畢后,對方向群內發送了一張二維碼圖片,并要求她掃描二維碼進入一個商品的付款頁面。

    “當時我問過對方為什么會是付款頁面,對方答復不讓我付款,讓我先升級一下京東白條,我一點升級按鈕,結果9000余元就直接支付出去了。”小張稱,在發現被扣款后,她立即在群內進行了反映,對方又手把手指導她如何退款。然而,一套操作下來,不僅錢沒有退還,對方還把她踢出了群。

    此時,小張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騙局,等她打開京東白條時發現,自己已經背上了12期共計一萬余元的借款。

    求職者小麗(化名)也在智聯招聘遇到了騙子。據小麗講,今年1月中旬,她突然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知名企業的王姓經理。對方表示,在智聯招聘中看到了小麗的簡歷,詢問她是否還在尋找工作。之前,小麗曾在智聯招聘等招聘平臺填寫過簡歷。在接到電話后,仍在找工作的小麗便與對方互相添加了微信。

    在雙方溝通過程中,小麗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了一個崗位。據這位王經理介紹,該崗位要求工作人員每天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務,并在公司內部App上進行打卡考核,最后就能拿到可觀的收益。

    小麗按照王經理的要求,下載了該公司內部使用的“考核”App,并且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完成了6次任務。據小麗介紹,所謂任務就是根據公司的要求購買商品,并將錢款轉入公司指定的銀行賬戶內。其間,每次任務所顯示金額不同,金額越大,返利就越高。想要拿到收益就必須完成公司的打卡考核,完成打卡考核的前提就是按照公司要求完成任務。

    然而,完成任務的小麗在進行提現獲取收益時,公司工作人員竟告知,因操作錯誤提現賬戶被凍結,若要解凍需完成更高金額的任務。之后,為了拿到收益,小麗按照對方的指導一步步進行操作,可結果竟是對方選擇了消失,而小麗名下數萬元存款打了水漂。

    求職者質疑——

    智聯對招聘方的審核是否存在問題?

    在遭遇招聘騙局后,小張曾向智聯招聘客服進行了反映,她想通過智聯招聘獲得涉事公司的營業執照,可客服的話讓她感覺無語。

    “客服告訴我,沒有我所需要的資料,營業執照哪里有,他們不清楚,建議讓我詢問涉事企業。”小張表示,被騙后,當初那家公司已經從智聯招聘平臺消失,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也聯系不上,因此她根本無法聯系到該公司。

    “作為招聘平臺,難道不對入駐的公司進行審核嗎?如果智聯招聘對公司進行了嚴格的審核,為什么平臺內會存在騙子所開辦的公司?”小張提出疑問。

    平臺告知——

    無法完全保證用戶資質的真實性

    根據小張和小麗提供的相關信息,記者發現,在智聯招聘App中搜索兩家涉事公司的名稱均顯示“暫未搜索到相關的公司”,在記者以求職者身份添加了其中一家涉事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后,該工作人員竟然回應稱:“這是騙人的招聘信息,以后注意點,別上當受騙了。”

    在智聯招聘App中一封寫給求職者的《告知書》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該《告知書》中明確寫有:本平臺雖然對招聘者用戶進行資質審查,但本平臺并非司法機關,僅能要求招聘者用戶提交相關資質證明文件,無法完全保證招聘者用戶資質的真實性。如招聘者用戶提交虛假、偽造、變造文件的,本平臺無法對此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此外,在《告知書》首段還特別注明:只有在同意本《告知書》的內容后才能繼續使用本平臺提供的服務。

    對此,山東爭渡律師事務所律師黃西文表示,這是招聘平臺為了減輕或免除責任給求職者的一個說明,該說明具有合理性,畢竟招聘平臺不是審查機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臺無法保證每一個招聘者都完全合法合規。不過,作為招聘平臺要盡自己最大的限度和能力去審核招聘者的基本情況和相關資質,例如,公司的基本業務和組織架構是否合法合規等。與此同時,招聘平臺也要建立起嚴格的審核機制,尤其是對求職者投訴較多,或者是騙子常使用的網絡科技、文化傳媒等類型的公司,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控,以便給廣大求職者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求職環境。

    隨后,就兩起招聘騙局以及智聯招聘平臺對招聘者用戶的審核問題等,記者撥打了智聯招聘官方客服電話。“我們對招聘者肯定會審核資質。針對這些問題,我需要反饋給上級,之后會有專人進行回復。”智聯招聘官方客服說。截至記者發稿前,智聯招聘并未對此做出任何回應。

    記者 張國桐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戴慧慧]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3/15 11:18
    · 來源 ·
    齊魯晚報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