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四港聯動”,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加快構建“樞紐+通道+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全面打造形成立足本地、輻射沿黃、貫通歐亞的國際交通物流服務網絡
現代物流是社會經濟運行的“血脈”,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今年一季度,青島物流業增加值394.9億元,同比增長7.9%,占GDP的比重為10.5%。
高水平對外開放,離不開國內國外資源的聯通協同。作為國際供應鏈產業鏈中雙向開放的合作通道,物流通道的通達度決定著一座城市對外開放的能級和水平。7.9%的增幅背后,離不開青島持續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努力。
近年來,青島發揮“四型”國家物流樞紐疊加和“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優勢,加快構建“樞紐+通道+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成功入選“24個國家綜合型戰略流通支點城市”“中國物流綠色行動領創城市”,為青島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奠定了基礎。
作為全市現代物流產業鏈發展的牽頭部門,市交通運輸局全面統籌“海陸空鐵”四港聯動,以海港、陸港、空港為核心支撐,以海運空運航線組群、中歐班列通道為骨架,發揮青島黃河流域便捷出??趦瀯?,強化海鐵聯運、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拓展全貨機航線網絡,打通至中亞地區國際陸路通道,全面打造形成立足本地、輻射沿黃、貫通歐亞的國際交通物流服務網絡。“通過實施現代物流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系統性提升服務質量與運行效率,加快構建對外開放大樞紐、大通道、大網絡,讓更多青島制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當好‘開路先鋒’,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青島先行區。”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路玉軍表示。
國際海運網絡
一季度青島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1.3%
港興通天下。
5月19日15時許,隨著一聲汽笛聲響起,滿載出口物資的“ALS FLORA”(達飛芙洛拉)輪緩緩離開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聯合集裝箱碼頭公司(青島港QQCTU)101泊位,標志著青島港今年首條墨西哥集裝箱航線開通,增強了在中南美地區的市場輻射能力。
近期,隨著墨西哥等國家出口量增加,南美東航線艙位緊張。青島港主動協調各大船公司加強青島港到墨西哥航線布局,增加墨西哥航線艙位。達飛芙洛拉輪為達飛輪船墨西哥新航線M2X首艘船舶,新航線共投入8艘4000標箱以上的集裝箱船實行周班運營,航線依次抵達墨西哥西海岸恩塞納達、曼薩尼約、拉扎羅卡德納斯三大港口。青島作為國內出境港,從青島出發僅用20天即可直達恩塞納達港,是國內最快到達墨西哥的掛靠港,為客戶提供了一條暢通無阻的物流通道,進一步提升了以黃河流域地區為主的商品進出口企業市場競爭優勢。
“本航次從青島港裝卸2733TEU集裝箱,包括生活用品、機械設備、玻璃制品等各類生產生活資料,這不僅是一條海上航線,更是一條繁榮的走廊、一條商業合作的通道,提升了青島港的樞紐功能。”山東港口青島港QQCTU計劃主管班正奇說。
港口,既是開放門戶,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節點。青島建成投產世界領先、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無人碼頭,擁有世界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45萬噸級原油碼頭,可??渴澜缱畲?.4萬標準箱的集裝箱船。截至去年年底,青島港集裝箱航線總數達220余條,航線數量和密度位居我國北方港口第一。今年以來,青島港攜手各大船公司增加運力,先后增開美東、歐洲、東南亞、墨西哥等國際集裝箱航線5條,為客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口運輸服務保障。今年一季度,青島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1.3%,其中北美、南美航線貨量同比增幅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今年1月至4月,青島港366米以上大型集裝箱船作業艘次同比提升21.2%。
港口是水運與鐵路相交會、船舶與火車共停靠的樞紐。在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靠前的港口中,鹿特丹、漢堡、洛杉磯、紐約等歐美發達國家港口鐵水聯運量占比均較高,超過20%。作為多式聯運最重要的集裝箱物流形式之一,我國沿海港口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占吞吐量的比例約3%,大大低于世界先進水平。依托港口資源,青島在全國率先實現“前港后站、一體運作”的海鐵聯運模式,一個內通外達的區域海鐵聯運網絡加快擴容,打開了一條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物流貿易通道。2023年海鐵聯運量突破220萬標箱,連續九年位居全國首位。今年1月至4月,海鐵聯運量達到82.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4%。今年,青島集裝箱海鐵聯運量有望突破235萬標準箱,力爭實現全國“十連冠”。
國際陸路通道
中歐班列持續擴大輻射范圍,實現班期化、常態化運營
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鋼鐵駝隊”連貫東西,跨越山海,支撐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大動脈”。
運載的是商品,傳遞的是機遇,帶來的是希望……走進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中鐵集裝箱青島中心站),不時有中歐班列抵達或者駛離,中亞地區的農產品、棉紗由此進入中國,國產的家電、汽車則一路西行,出口至中亞。
4月2日,上合示范區經黑龍江同江至俄羅斯莫斯科中歐班列新線路首班開行。這是我省首次通過同江口岸發運中歐班列。同江口岸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是我國中歐班列“東通道”三大口岸之一。上合示范區—同江—莫斯科首班班列滿載青島生產的冰箱、洗衣機等家電貨物,由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出,到達同江口岸后,以“寬軌重出”換裝出境,比傳統境外換裝方式減少15%以上的運輸時間,20天后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5月15日,在青島海關所屬膠州海關辦結監管通關手續后,一批110個標準集裝箱的輪胎、空調、辦公用品等貨物,搭乘中歐班列自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運。這些貨物通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終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這是青島中歐班列蓬勃發展的縮影。目前,22條國際運營線路通達23個上合組織國家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54個城市,構筑起東連日韓、西接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通過班期化、常態化運營,開設新線路等方式,青島中歐班列持續擴大輻射范圍,安全穩定高效的國際陸路運輸大通道正在為全面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從今年1月至4月數據看,青島地區中歐班列開行262列。其中,上合示范區到發俄羅斯方向中歐班列149列,貨值約8.2億元,占總到發量的56.9%,主要出口貨物為家電、汽車等機電產品,主要進口貨物為橡膠和板材等原材料產品。
“我們將內提運營水平,外提服務質量,構建高效、科學、全面的班列保障體系和場站服務體系,發揮物流樞紐大進大出、快進快出以及網絡化、多元化場站的服務優勢,加快向現代物流中心轉型。”中鐵聯合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市場部經理李曉鵬表示。
作為除航運、鐵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國際道路運輸是暢通完善國際貨物運輸通道陸路網絡的重要方式。TIR系統是建立在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又稱《TIR公約》)基礎上,是國際跨境貨運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基于推進國際海關通關便利化,實現一次查驗沿線過境國家免于查驗的便利化措施,提高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去年9月,上合示范區中俄TIR專線國際道路運輸首次開行。目前,青島共有21家企業取得國際道路運輸備案,其中TIR持證人4家,居全省首位。上合示范區至莫斯科國際道路運輸定班專線已常態化運行,實現跨境運輸一次申報、一證直達,有效縮短運輸時間,降低運輸成本。
5月7日,青島西海岸利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裝載新鮮水果的TIR國際公路運輸車輛從中國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出發。本次發運貨物是由俄羅斯集采客戶訂購的四川天府黃金甲柑橘,全程由冷藏集裝箱運輸,經滿洲里公路口岸出境,7天后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中俄快線開通以來,公司開行規模穩步提高,冷鏈集裝箱車輛經多次往返中俄,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本次生鮮水果運輸順利完成,也是俄羅斯客戶對中國物流服務能力的認可。”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TIR“中俄快線”發運量增速顯著,一季度發運18車次,4月份單月發運20車次,預計二季度總發運將達60車次。
國際空中走廊
截至5月中旬,青島機場今年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25.4%
全球貿易日益繁榮疊加跨境電商迅猛發展,讓航空物流作為連接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重要性愈發凸顯。2023年,青島機場累計完成航空貨郵吞吐量26.08萬噸,超過2019年全年貨量,創青島機場歷年貨運量最高紀錄,位居全國第14位。
今年以來,青島航空貨運持續發力。以航線相互鏈接、政策相互覆蓋、貨物相互集散為目標,青島機場與鄂州機場達成貨運“雙樞紐”共建戰略合作。開通貴陽-青島-仁川、長沙-青島-仁川、曼谷-鄭州-青島等空空中轉航線,為水果進口、快件中轉提供便利。截至5月中旬,青島機場今年累計完成貨郵吞吐量9.78萬噸,同比增長25.4%。其中,國際貨郵量達4.16萬噸。
在全球化的今天,青島機場以卓越的服務品質和專業的保障能力,已在航司及貨運代理企業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應,暢通了一條條國內外航空貨運大通道。目前,青島機場持續穩定運營首爾、東京、大阪、名古屋、多倫多、洛杉磯、紐約等7條國際全貨機航線,保持良好發展態勢。5月30日,K4925航班裝載著一輛高價值的路特斯新能源汽車,從膠東機場飛往美國紐約,參加即將舉行的國際汽車展覽會。這是膠東機場首次保障整車國際運輸,展示了其在國際航空物流領域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2號庫、3號庫正在開展鋼結構網架拼裝,建設貨庫計容面積約4.6萬平方米……計劃今年建成的膠東機場貨運區物流倉儲項目將為青島航空貨運發展注入新動能。青島機場集團建設管理公司副科長楊博表示,項目投產后,將解決膠東機場國際貨站進出港操作區域面積不足的難題,發揮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平臺優勢,與上合樞紐港運輸配送網絡、中歐班列平臺網絡深度融合,構建起陸、海、空港聯動,優勢互補、集群發展的物流園區,助力青島加快打造北方航空物流轉運中心,提升國際航空運輸通道保通保暢能力。
打造智慧安檢和流程高效的陸空聯運中心,對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青島用好用足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政策紅利,建成國內領先的“區港聯動”航空物流服務保障體系,著力打造“沒有跑道的貨運機場”。去年12月,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航空物流超級貨站(以下簡稱“青島機場超級貨站”)通過民航專家組綜合性評估,標志著青島空港率先在華東地區實現安檢前置模式,空港物流服務延伸輻射至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項目一期庫內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庫外裝載區0.6萬平方米,距離青島港僅500米、距離膠東機場55公里。投產運營后,青島機場超級貨站將按照機場控制區監管要求實施管理,在超級貨站完成貨物收運、安全檢查、庫內組板等前置操作,經密封監管車輛駁運至機場空側直接裝機,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機場跨境電商貨物運輸組織效率,提升空港口岸便利化程度,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實現區港聯動,打造“膠東機場+異地遠程貨站”陸空聯運網絡。
“互聯互通意味著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暢通。”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高福一認為,各條物流通道的建設,對推動生產要素順暢流通以及產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具有極大促進作用,有助于逐漸發揮出物流高效、貿易便利、融合加速的多重經濟效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