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先享后付”背后的層層暴利
一種“先享后付”的消費模式在預付費行業悄然興起,但近期卻不斷有消費者反映,他們遭遇的“先享后付”,并非像商家宣傳得那么完美。
工作人員誘導簽約
“先享后付”就是讓消費者先享受后付錢,通過一紙協議約定消費者像“辦卡”一樣在商家連續消費,但是“辦卡”的費用不一次結清,而是后續分期結清。
一些消費者在網絡上吐槽,這種“先享后付”聽著好聽,實際上卻是套路滿滿。這類的投訴很多發生在祛痘門店,尤其是一個叫“蕾特恩專業祛痘國際連鎖”的品牌。記者依據消費者提供的投訴線索,隨即前往江蘇南京、天津、浙江杭州的祛痘門店進行調查。
在三地的調查中,記者進店后的流程幾乎一致,面部檢測、分析皮膚問題、制定方案,然后推薦“先享后付”支付模式,辦理分期付款。在杭州市錢塘區的金沙天街戶外步行街,一百多米的街道上就有多家不同品牌的祛痘門店,記者隨機走進一家美容門店,以消費者身份進店體驗時,原本和門店經理商量好通過“先享后付”消費2980元,一共做10次??僧斢浾唧w驗完第一次做臉后,經理就開始勸記者辦理5980元的套餐,半年內不限次數。在記者一再爭取下,門店為記者辦理了2980元分6期的“先享后付”方案。但在操作過程中,經理一直試圖拿走記者的手機進行操作。見記者不肯松手,經理干脆起身直接在記者手機上替記者操作。很多頁面一閃而過,記者就這樣稀里糊涂地完成了簽約流程。手機上的操作結束后,記者還被代為簽約了《服務確認書》,這上面赫然寫著本人操作,工作人員沒有拿著手機進行操作。
運營公司“擦邊”宰客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相關信息,發現許多公司都在為商家提供“先享后付”接入服務。一家將“名正言順”寫進公司簡介里、并且取名就叫“先享后付”的公司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該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的阿里中心,產品經理楊總接待了記者。
在楊總的介紹中,自家公司的“先享后付”業務簡直是商家的拓客法寶,誰用“先享后付”,誰就能多鎖客、多簽單。尤其是“先享后付”中的強制扣款功能,直接保障商家能收到尾款。
這家“先享后付”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強調,消費糾紛發生時,消費者若想終止履約,不僅要交違約金,還只能求助商家從后臺解約。如果商家不想解約,錢就會被一直劃扣。這位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起了不虧錢的經營“妙招”,那就是在消費者支付首付款時,就設法收回所有成本,以此確保無論后續發生何種情況,自身不會虧損一分錢。
這家公司規避法律風險的辦法就是將授權支付平臺信用體系和強制扣款的協議,用不起眼的小字標注在頁面的下方。消費者很難察覺,也沒有專業的查看合同的能力,一旦稀里糊涂簽約,“先享后付”公司規避了法律風險,消費者卻很難維權。記者獲悉,這家公司根本不是支付寶的認證服務商。楊總說,做“先享后付”業務和是不是服務商沒關系,只要拿到支付平臺“先享后付”的服務接口就可以。
繞過監管紅線攪亂市場
記者又到杭州微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走訪,這家技術公司是支付寶的平臺認證服務商,從事“先享后付”接入業務。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不只是美容門店,健身、教培、養寵,都是“先享后付”主推的使用場景。這位工作人員很直白地告訴記者,市場上這種“先享后付”的消費金融模式,可以逃避國家對預付行業的監管。
從杭州微盤這位工作人員的表述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當前市場上眾多開展“先享后付”業務的公司,實際上大多屬于貼牌經營。真正如他們這般能夠直接從支付平臺獲取接口的源頭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數量極為稀少。這些源頭公司在“先享后付”領域的盈利模式,重點并非僅僅局限于普通的業務運營,而是更多地聚焦于發展下級代理,通過拓展代理網絡來擴大市場份額并獲取收益,或者是為其他公司提供貼牌服務,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與平臺認證資質來賺取相應的服務費用。
記者走訪各地的實體門店后發現,利用“先享后付”誘導年輕消費群體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現象并不罕見,這與“先享后付”這種支付模式推出的初衷背道而馳。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