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貨幣政策支持市場穩定發展 回購增持再貸款升溫

    原標題:貨幣政策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記者 馬春陽

    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啟動、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調整優化……自去年9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創設支持資本市場貨幣政策工具以來,互換便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加速落地,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在支持股市穩定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互換便利迎第二次操作

    今年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更好發揮證券基金機構穩市作用,其會同證監會持續推進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落地。

    根據參與機構需求情況,央行啟動了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并于今年1月2日完成招標。本次操作金額為550億元,采用費率招標方式,20家機構參與投標,最高投標費率30個基點,最低投標費率10個基點,中標費率為10個基點。

    去年10月21日,央行開展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額為500億元,采用費率招標方式,20家機構參與投標,最高投標費率50個基點,最低投標費率10個基點,中標費率為20個基點。

    證監會表示,工具實施以來,相關機構積極開展互換便利操作,根據市場情況穩步融資、投資,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實際投放超90%,起到了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作用。

    “互換便利操作有助于豐富金融機構流動性,提振資本市場。這次操作規模更大中標費率更低,且互換融資被限定于投資股票市場,有利于更好發揮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穩定市場的作用。”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互換便利允許非銀金融機構以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為抵押,從央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為市場提供一個高效利用存量資產的新途徑,有利于非銀金融機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同時,互換便利工具提供了額外的流動性支持,使得金融機構在市場波動時能夠更加穩定地進行投資和資產調整,增強整個市場的穩定性,尤其是對于資金周期長、投資規模大的保險公司,其長期配置的戰略定力得到強化,進一步推動了長期資金入市,有助于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1月2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表示,為更好支持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順利開展,公司決定,對在中國結算辦理的所有涉及SFISF的證券質押登記費實施減半收取的優惠措施。其中,港股通證券質押登記費以所質押股數(份額)為基礎收取。

    在市場機構人士看來,上述優惠措施降低了參與機構成本,有利于現有參與機構擴大業務規模,吸引更多新機構加入,擴大互換便利業務覆蓋面和靈活性,為市場帶來更多持續性活水。

    回購增持再貸款升溫

    去年10月份,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出臺《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引導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用于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

    政策推出以來,市場反應積極。金融機構迅速制定內部管理制度,明確業務操作規程,積極開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工商銀行有關業務負責人表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儲備項目超300筆,其中百余筆項目已完成審批。

    上述負責人介紹,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推出以來,工行在人民銀行等部門的專業指導下,第一時間組建由前中后臺共同參與的工作專班,充分研究論證、及時出臺產品配套制度體系,在政策下發8個工作日即完成首批投放。“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根據自身需求和市場價格自主決策回購增持實施進度,目前已有40余家上市公司順利公告、多家企業提款入市,還有多家和我行達成貸款合作意向的企業正在推進信息披露流程。”該負責人說。

    中信銀行也披露了一組數據:截至2024年末,該行累計公告回購增持再貸款業務23筆,金額合計42億元。同時,還累計對接超500家上市公司,批復項目超過100筆,批復項目中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已與該行簽訂合作協議。

    據人民銀行初步統計,截至去年12月末,金融機構與超7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達成合作意向,其中200余家已發布公告披露擬申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上限超500億元,60%以上的貸款用于回購,貸款按照利率優惠原則定價,平均利率水平在2%左右。2024年,全市場披露的回購增持計劃上限超2500億元。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近期金融管理部門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落地有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

    具體來看,關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反映的自有資金匹配壓力大的情況,金融管理部門將申請股票回購貸款需承擔的最低自有資金比例降到10%,即金融機構最多可對回購增持實際金額的90%予以支持,降低了參與門檻,減輕了借款人資金壓力。

    關于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風控要求,金融管理部門允許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以其持有的其他股票進行質押,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獲貸難度和成本,金融機構可自主決定放款條件和擔保要求。同時,政策也明確鼓勵以信用方式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

    對于部分不具備第三方存管資格的銀行,政策支持其通過與代理行合作的方式開展業務,貸款銀行可通過代理行將貸款資金劃轉至相應賬戶,用于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增持股票。

    目前,金融機構最長可按3年期限發放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與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增持股票的期限基本匹配。

    在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方面,記者注意到,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新增了備選機構。去年12月31日,證監會表示,在首批20家參與機構基礎上,根據分類評價、合規風控等條件增選了20家參與機構,形成40家備選機構池。

    國泰君安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隨著SFISF名單擴容及第二批操作啟動,資本市場將迎增量資金。SFISF為券商、公募機構資金入市提供流動性支持。根據細則,券商通過互換便利買入股票在風控指標計量、資金成本等方面均有一定優勢,有助于提升券商使用互換便利的意愿。 (經濟日報記者 馬春陽)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1/17 08:45
    · 來源 ·
    經濟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