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 膠州布局22個“重點賽道”

    原標題: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膠州布局22個“重點賽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聞令而動,奮蹄揚鞭。18日上午,膠州市建設創新型產業體系動員大會在上合示范區魯港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舉行。日前,青島聚焦“10+1”產業發展主線,重點開展七大行動,著力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作為青島市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膠州市著眼當下,立足產業特色,制定出臺了《膠州市關于落實青島市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工作方案》,加快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縣域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根據工作方案,膠州市圍繞聚焦突破類、重點實施類、加快布局類三個產業維度,確定智能家電、新能源、綠色食品、低空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等22個重點產業賽道。其中,“聚焦突破類”產業主要是承接青島市10+1產業體系;“重點實施類”和“加快布局類”產業主要突出膠州本地傳統優勢和面向未來布局。立足產業現狀及資源稟賦,膠州市將緊緊圍繞這三個維度,推動形成矩陣式產業發展梯隊。

    “聚焦突破類”產業將以超常規力度發展智能家電、新能源、綠色食品、低空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其中,智能家電產業將以海爾集團為龍頭牽引,加快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建設,帶動新材料、高端壓縮機等核心配套領域集聚,構建智能家電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體系,力爭到2025年底,產業規模超500億元;新能源產業構建以氫能、儲能為主要發展方向,光伏等領域協同創新、融合開放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重點發展儲能系統集成技術,共建上合示范區能碳綜合服務平臺;綠色食品產業進一步發揮益海嘉里等“鏈主”企業作用,做強糧油食品加工產業,預制餐食產業向上游拓展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等領域,向下游探索冷鏈倉儲、品牌營造等增值環節;低空經濟重點發展大載重、長航時的工業級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整機制造及其關鍵技術、零部件、任務載荷,組建上合低空經濟聯盟,打造面向上合組織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無人機母港和低空經濟發展綜服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推進相關產業園建設,擴大能源電子、家電電子、工業控制等電子模組在高端裝備、智能家電、現代商貿服務等領域應用,為青島市大模型、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新興賽道發展提供硬件支撐。

    “重點實施類”產業圍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推動鋼結構、香辛料、節能環保、智能家居、機械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航空航天產業,推動會展服務業、現代物流服務業、現代商貿服務業、現代金融服務業破局成勢。“加快布局類”產業聚焦培育發展增量,在第二產業穩步推進帽飾、鍛壓機械、生物醫藥、海洋物聯網、智能產業發展;在第三產業加快布局生活性服務業。

    根據工作方案,2025年,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5.6%,規上工業企業力爭突破1000家,力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速8%以上,新簽約項目200個、總投資額800億元。

    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張新竹表示,膠州市將樹牢“項目為王”理念,把產業體系建設作為“擴能提質”的首要任務,進一步整合膠州的產業基礎優勢、上合示范區的平臺開放優勢、臨空經濟示范區的功能特色優勢,形成有國家戰略加持的開放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型。

    作為制造業強市,膠州素以鋼結構、食品加工、香辛料、帽飾、鍛壓機械和節能環保設備等“六大地標”傳統產業而聞名,擁有全球最大的冷藏箱研發制造基地,亞洲最大的船用鍋爐制造基地,全國最大的電力裝備、鋼結構、輪胎數字化裝備制造基地等稱號。近年來,該市的現代產業發展也有了新變化,海爾、益海嘉里、源氏木語等龍頭企業不斷擴大投資,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產業園、上合能谷、春光里醫療健康創新體智造區等專業園區加快推進,太古飛機維修、遙感星座、華為云山東節點等新興產業搶先布局。2024年前三季度,膠州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1%。第二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第三產業中的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59.5%。

    “該工作方案的制定,并不是把原有產業‘另起爐灶’,而是將工業基本盤匹配到各個創新型產業體系細分賽道,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聚力突破。”膠州市副市長周林告訴記者,為推動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膠州將配套實施招商引資工程、項目落地工程、惠企服務工程等八項工程數十項舉措。例如,為深化行業“智改數轉”,啟用“工賦上合”企業數字化服務中心,針對智能家居、帽飾等行業特點制定針對性數字化轉型方案,年內推動300家以上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實施魯港產業賦能計劃,分批梳理香港科學園成果轉化清單、山東企業技術需求清單,以清單化對接導入低碳環保、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技術、成果,促成5個左右魯港科技合作項目實施;加快上合產業鏈供應鏈經貿大模型建設,利用大模型供應鏈出海服務能力,為綜服平臺報關企業提供出海參考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1/19 09:02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