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加快推進27個農業大項目 含金量含“技”量滿滿

    原標題:27個農業“高大上”項目:不誤工時忙“春播”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總投資10億元的金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百萬富硒蛋雞綠色農業示范基地項目已完成4座12.5萬羽蛋雞養殖雞舍、1座飼料配置車間等主體建設。全部達產后,蛋雞存欄量可達150萬羽,年產富硒雞蛋、DHA雞蛋、可生食雞蛋等3萬噸,將打造成為膠東半島最大的富硒無菌智慧化蛋雞養殖基地;

    同樣總投資10億元的天祥高端食品產業園項目三期正加緊建設,預計今年8月竣工。目前,項目一期已竣工投用、二期完成竣工驗收,整個項目建設有高檔食用油、面粉、掛面、各類主食產品倉儲庫和加工生產線以及預制菜、調味品等副食品生產線,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2億元;

    ……

    在經濟發展的“棋局”中,項目建設是至關重要的“落子”。它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引擎,更是推動產業升級、改善民生福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乙巳蛇年伊始,青島便將全年工作重點聚焦于“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之于農業,項目亦是關鍵一子——產業層次高、質態結構優、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牢固樹立“產業為先、項目為王”理念,青島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第一抓手、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一引擎,向“新”求“質”,進而不斷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一個個重點項目爭分奪秒開工建設,加快建成投用,助力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青島將以高質量農業項目建設為強勁引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聚力攻堅求實效。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袁瑞先介紹,將盯緊抓實、加快推進27個農業大項目,市農業農村局強化統籌協調,建立“市級統籌、區市跟進、鎮街協同”的項目管理機制,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質加速。截至目前,應開工項目全部實現如期開工。

    眼下,春光正好,恰是搶抓農業項目建設的好時節。島城的農業大項目正加緊建設,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激活新引擎、培植新動能。

    集成“謀劃儲備、建設服務、達產增效”路數打法

    在以項目建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中,青島形成了一套涵蓋謀劃儲備、建設服務、達產增效的重點項目推進工作體系,這個集成打法成為助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快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前端

    提前謀劃儲備,精準招引。青島繪制了“十百千”億級全產業鏈招商圖譜,瞄準上下游頭部企業、重點企業、配套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先后引進益海嘉里、路易達孚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建立農業農村投資項目庫,去年以來共儲備項目42個、計劃總投資61.79億元,已開工22個、完成投資4.32億元

    中端

    將工作重點放在優化管理服務上,破除制約因素、突出政策支持、強化金融助力。2024年累計發放農業貸款余額236.9億元、同比增長4億元。市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開設“鄉村振興”專區,集成42項涉農數據和122個金融產品,精準鏈接項目需求,累計達成融資35.3億元

    后端

    拉長服務鏈條,將項目建設和運營結果轉化為投資增長、產值提升、富民增收的發展實效。項目建成投用,并不意味著服務的結束。相關部門和區市支持竣工投產項目采取場地租賃、訂單農業、就近就業等方式,與周邊村莊、農戶建立利益聯結,帶動農民增收

    項目帶動產業鏈式發展

    伴隨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農業見效益、增收入的期待更高。傳統農業大多集聚在種養殖前端環節,產生的效益不足,需要通過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以產業“驅動力”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以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目標的青島,正“先行出招”——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造農業全產業鏈,走出一條現代都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作為新動能的農業大項目在其中被寄予厚望。以近年來青島市利用外資最大的農業生產制造項目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為例,2023年4月17日項目一期開園,到當年底便實現產值近70億元,為青島解決就業600余人。

    作為青島市食品“鏈主”企業,產業園對當地產業鏈的拉動將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益海嘉里將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資源和影響力優勢,積極搭建招商平臺,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我們將通過資源網絡、產業協同等手段,主動牽引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落地,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與協同發展。同時,益海嘉里還將充分利用好優惠政策、營商環境等要素,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優質的發展條件。”益海嘉里集團食品事業部總監楊安杰如是說。

    有珠玉在前,正在建設的農業重點項目被寄予更高期望。翻看27個農業大項目,農產品加工、全產業鏈融合方向是在建項目重點。

    在萊西市店埠鎮,現代農牧科技項目一期已投用,二期正在開展建設前的設備準備和土地平整等工作,項目將建設畜禽自動化立體養殖基地,采用現代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從事畜禽養殖交易和糞污循環利用。

    “正準備建設的二期項目是一期的‘復刻’,同樣是建設8座高標準白羽雞養殖廠房,年產量200萬羽。”現場,青島禾合榮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杰向記者介紹,項目引入行業領先的三層籠養白羽雞設施,并且上料、給水、溫度、濕度控制等環節實現全程自動化。一期已出欄肉食雞3批次,銷售收入約3000萬元。

    王杰介紹,項目“鏈條”布局遠不止種養前端,而是要達到“自循環”——除養殖業務外,其盤活周邊1400余畝閑置農用地打造種植循環產業園,開展糧食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種植,豐富了產業結構,為養殖提供基礎飼料,同時,養殖殘留物經過沉淀發酵后用于補充種植肥料,實現了種養結合循環模式,高效利用當地水土資源。通過強化全流程銜接,實現雞雛生長、飼料供應、健康管理、肉雞銷售等方面的全產業鏈保障。

    在平度市南村鎮,由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青島勝家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智慧中央廚房項目,建設現場施工熱火朝天。目前,項目生產車間建設已進入主體安裝階段,立體倉庫鋼結構主體完成,辦公樓、宿舍樓主體完工,計劃年底竣工。

    預制菜上游連著“菜籃子”,下游連著“菜盤子”,是現代農業的新風口,形成了萬億級大市場。作為農業大市,青島穩產保供能力強,有足夠豐富的農產品進入“烹飪”環節,為發展預制菜產業奠定了基礎。智慧中央廚房項目規劃建設生產車間、低溫智能立體倉庫、輔助機房及辦公樓等建筑,車間新增3條預制菜生產線,將形成年產4萬噸的生產能力,為當地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價值奉上“一桌好菜”。

    含金量和含“技”量滿滿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強調農業的含金量和含“技”量。青島正在推進的27個農業大項目里,科技創新亦是關鍵詞??梢灶A見,這些科技感十足農業項目的加入,將為青島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支撐。

    在萊西市水集街道,高43米的智能化立體冷庫項目“骨架”已搭建完成,工人們正在安裝外墻板??粗谑┕さ捻椖浚鄭u萬福集團工程部部長李言虎向記者描述了冷庫投用后的“未來感”場景——屆時,冷庫內全部為立體貨架,共設置3萬余個標準盤(貨位),地面設置路線,可同時容納6臺堆垛機在冷庫內“行走送貨”。整個冷庫無需人工,由智能系統控制,通過系統“畫像”,堆垛機將貨物分別儲放至合適貨位,一進一出只需要2分鐘時間。

    李言虎介紹,高逾40米的冷庫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都不多見,因為其要克服冷庫低于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疊加更高層的存放結構等,這就需要鋼材、傳感器等特殊材料和實現整個冷庫智能化的閉環技術,可謂全國領先。尤其是,“無人冷庫”極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危險性,同時提升了儲量,“一升一降”間,體現了科技創新帶來的效能提升。

    在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國家獸醫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動物防疫技術研發樓、獸用生物技術成果轉化樓、國際獸醫交流協作樓3棟建筑單體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開展二次結構及墻體砌筑施工。

    作為“國字號”項目,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補齊國內動物疫病防控基礎設施短板,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在農業、畜牧業等領域合作,為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增添新動能。

    項目管理人員匡政介紹,國家獸醫公共衛生中心建設項目是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膠州創新基地一期,創新基地規劃建設國家獸醫公共衛生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防治技術中心、國家動物流行病學中心等重大生物安全研究設施,布局20個國際和國家參考實驗室,為深化共建“一帶一路”獸醫公共衛生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在今年重點推進的27個農業大項目中,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高成長性的項目值得關注。比如,在種業領域,清原種業總部項目、漢研種業青島研發中心項目加快推進,待竣工投用后將極大助力青島國際種都建設。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2.0版項目(國信2-2號)、清水灣數字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則顯示出青島在智慧農業、現代設施農業方面的“優等生”位次,也將成為青島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重要點位。

    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

    推進農業農村大項目建設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青島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首要抓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圍繞打造2條千億級、8條百億級、15條十億級的特色農業產業鏈不斷注入優質項目。2024年,青島市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2%,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農產品出口額481.6億元、同比增長9.4%,連續10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位。

    下好項目招引“先手棋”,激活項目發展“強引擎”,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在以項目建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中,青島形成了一套涵蓋謀劃儲備、建設服務、達產增效的重點項目推進工作體系,這個集成打法成為助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快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

    “前端”提前謀劃儲備,精準招引。市農業農村局規劃發展處處長王圣杰介紹,立足青島都市型、外向型農業發展定位,繪制了“十百千”億級全產業鏈招商圖譜,瞄準上下游頭部企業、重點企業、配套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先后引進益海嘉里、路易達孚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簽約落戶。

    與此同時,清單管理,強化動態儲備。圍繞承接國家、省級支持事項和重大戰略部署,建立農業農村投資“321”項目庫,按照“三年謀劃庫、兩年儲備庫、一年實施庫”進行管理,月調度跟蹤、動態化調整,不斷更新充實項目清單,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滾動接續機制。去年以來共儲備項目42個、計劃總投資61.79億元,已開工22個、完成投資4.32億元。

    “我們優先把能夠體現農業農村工作實物量的項目納入全市儲備項目庫,重點支持項目儲備質量高的區(市)申報上級示范創建或政策支持資格。”王圣杰介紹。

    “中端”將工作重點放在優化項目管理服務環節,以破除制約因素、突出政策支持、強化金融助力為抓手,推進在建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見效。

    “我們探索實施了包括招引簽約、手續辦理、開工建設、投資納統等各環節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機制,對重大項目和事項‘一事一議’,聯合發展改革、規劃、能源等部門,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進程中的用地、用能等問題。”王圣杰介紹。

    對于推進項目最為關鍵的資金問題,青島以政策支持和金融助力為項目建設“加力”。建立起涉農企業金融支持白名單工作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圍繞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加大支持力度,2024年累計發放農業貸款余額236.9億元、同比增長4億元。青島市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開設“鄉村振興”專區,集成42項涉農數據和122個金融產品,精準鏈接項目融資需求和金融服務供給,累計達成融資35.3億元。

    “后端”拉長服務鏈條,將項目建設和運營結果轉化為投資增長、產值提升、富民增收的發展實效。項目建成投用,并不意味著服務的結束。相關部門和區市支持竣工投產項目采取場地租賃、訂單農業、就近就業等方式,與周邊村莊、農戶建立利益聯結,帶動農民增收。以萊西市艾澤福吉食用菌生產項目為例,該項目于2023年投產后,在市農業農村局的建議下,發展“庭院經濟”,將60余處農村庭院改造為菌菇房,通過定向收購、成本定價等方式,帶動農民足不出戶即可“就業”,農戶人均年增收1.5萬元。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1 07:35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