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旅文體展”融合,“消費新格局”給力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丁倩倩
擴大內需是戰略之舉,提振消費是重中之重。
今年以來,國家多次強調“提振消費”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擴內需、穩發展的關鍵抓手。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位列2025年政府工作首位,并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作為“北方消費第二城”,提振消費不僅是青島今年的重要任務,也是城市能級躍升的潛在機遇。繼2月19日召開全市提振消費工作大會全面部署提振消費工作之后,日前市政府印發的《青島市大力提振消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2025年青島消費“擴量、提質、增效”的具體路徑。
根據實施方案,青島將聚焦推動商品消費升級、提升線上消費能級、促進服務消費提質、加強新型消費培育、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切實提振消費信心七項重點任務以及30條具體舉措,通過商旅文體展融合發力,構建多層次多樣化品質化的消費新格局,更大力度激發消費潛能。
創新重點領域“玩法”
根據實施方案,青島今年將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舉辦千場促消費活動,突出線上消費,通過創新重點消費領域“玩法”,力爭限上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8%以上。
做優商品消費,通過“以舊換新+特色活動”推動商品消費升級。以舊換新是推動全年商品消費擴容升級的“重頭戲”,青島坐擁家電名城優勢,在家電以舊換新中取得先機。今年青島在積極響應國家家電、汽車和3C數碼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同時,還將爭取增加VR可穿戴設備、烘干機、消毒柜等智能家居品類,鼓勵商家和金融機構配套推出金融賦能舉措,加力擴圍激發居民消費熱情。除政策杠桿外,青島還將用好活動“助推器”,圍繞全年重要節點,開展千場以上特色化、國際化提振消費活動,發放5000萬元消費券,并聯合企業為消費者讓利超10億元,掀動春日消費熱潮。
做強服務消費。服務消費已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增量來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7%,增速比同期商品零售額快3.7個百分點。今年,青島將圍繞提升餐飲消費品質等重點領域推動服務消費擴容提質,進一步激發服務消費市場活力。根據實施方案,青島今年將深入挖掘特色地標食材和特色美食,評選“十大名菜、十大名點、十大特色小吃”,對首次入選“米其林”“黑珍珠”等榜單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支持商圈和步行街引進優質傳統餐飲品牌集聚發展。
線上消費是青島消費的重要增長引擎,2024年全市網上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總量占全省三成以上。今年,青島將加大電商平臺招引,引進不少于10家優質電商平臺,舉辦100場“網上購物節”,掀起全網“青島好品”銷售熱潮。突出直播電商和跨境電商特色,全年打造10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青島優品”電商直播中心,豐富跨境電商商品供給,開辟線上新增長點,提升線上消費能級。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型消費業態,青島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既有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嘗鮮消費——壯大首發經濟和國貨“潮品”消費,拿出100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引進落地品牌首店,對在青島新開設零售、餐飲中國首店、山東首店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獎勵;用好老字號的“國潮”吸引力,持續推進中華老字號、山東老字號、青島老字號品牌認定,引導骨干老字號企業開展連鎖經營,在特色步行街、商業綜合體、旅游景點等地設立“國潮”新品專區,打造老字號集聚地。
也有針對“一老一小”的便利型消費——發展銀發經濟和托育服務,今年青島將增設10處區(市)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新建或改擴建30處社區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護中心,新增簽約家庭養老床位不少于2000張。市級財政還將安排4500萬元支持老年助餐服務,新增享受助餐優惠老年人不少于2萬人。同時豐富養老照護、日間輔助、健康促進等用品,推廣助力馬桶、電動輪椅、智能護理床、適老淋浴器等產品,助力全場景居家康養消費發展。此外,依托全市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村(社區)養老服務站,打造“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在托育方面,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年內新增托位數4000個,支持幼兒園開設托班。
不止于白天,青島將全面升級夜間消費供給。在繼續開展支持商業綜合體、大型商超延長營業時間等“常規操作”的同時,提出推動深夜營業專區、夜間配送餐、“深夜食堂”等新消費場景和新服務落地,并在全市征集100個“夜生活好去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豐富夜生活的新選擇。
不止于城市,農村消費近年來展現出高增長態勢,2024年青島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速比城鎮高出0.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不足兩成,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今年青島將實施“千集萬店”改造工程,升級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和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設施,實現縣級商貿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村級便利店全覆蓋。深化“數商興農”工程,以品牌化、數字化驅動農產品產銷融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推動鄉村振興與消費擴容,力爭縣域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10%以上。
商旅文體展融合發力
場景融合化創新的消費新模式是當前國際消費發展規律,也是國際主要城市的重要發展趨勢。根據實施方案,青島今年不僅要用好商業消費的“重頭戲”,也將兼顧文旅、體育、會展等消費新引擎,通過商旅文體展融合的“組合拳”,滿足當前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和品質化的消費需求。
文旅一直是青島的強項,今年青島將進一步突出特色,實施“海上旅游場景拓展”“郵輪旅游拓展”等八大文旅消費行動,做強“海島游”“郵輪游”等旅游產品,推出“海上看青島”品牌;全年舉辦不少于60場大型音樂節會和演唱會,將青島打造成“大型音樂節會聚集地”;促進“冰雪+”產業融合發展,針對青島冬季文旅市場特點,開展活力冰雪節、海洋溫泉節、跨年音樂節等特色節會活動,打造“冬游青島”旅游品牌。此外,青島還將用好免簽政策,吸引更多國際游客,通過鼓勵國際知名郵輪品牌布局青島航線、提升外籍人士支付服務便利度等多種手段,推動“入境游”提質升級,加快建設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城市。
基于文旅IP,青島還將深挖“啤酒”元素的消費潛力,開發青島啤酒主題元素文創、城市伴手禮等產品,培育打造5條啤酒特色餐飲休閑街區、100個啤酒特色網紅打卡地和“社區酒吧”。依托現有博物館等獨特資源,促進其與啤酒文化、非遺技藝、美食特產等融合發展,引流個性化消費需求。
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體育消費的活力涌現。今年,青島將通過“政策+賽事”雙輪驅動激發體育消費的活力,加快出臺《青島市加快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完善職業體育俱樂部扶持獎勵制度,對符合條件的賽事、賽事運營機構等給予支持;辦好2025年世界帆船錦標賽等國際高端賽事,持續擴大青島國際帆船周暨中國(青島)國際海洋體育大會、青島時尚體育消費季等自主品牌賽事影響力,完善馬拉松和冰雪賽事等群眾賽事體系,釋放賽事消費的“溢出效應”,持續開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跟著賽事去旅行”活動,提升賽事價值。年內舉辦市級以上賽事不少于200項,國家級以上賽事不少于50項,力爭吸引參賽人員和觀眾超過100萬人次。
會展經濟是下“金蛋”的母雞,從會展經濟可延伸出交通、旅游、餐飲、住宿、通信、廣告等連鎖經濟效應。今年,青島將構建“會展引進來,產品走出去”的雙向通道,既對在青島舉辦的展覽給予最高200萬元的支持,積極推動高能級展會項目在青島集聚,同時組織青島名優產品等參加知名展會,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力爭全年通過會展吸引客流不少于450萬人次,拉動消費超300億元。
提振信心激發內生動力
提振消費絕非簡單的短期刺激,而是一場涉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產業升級的深刻變革。要讓“馬車”跑得更快,需要回歸對供需的深層把握。實施方案圍繞提升社會保障、優化消費環境等消費者關切下細功夫,增加居民的消費信心,激發消費的內生動力。
破解“不敢消費”的難題,青島從就業、養老、住房等方面全力托舉,完善就業服務體系,開展1000場招聘活動,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社會保險體系,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對高學歷人才發放最高10萬元的購房券,打造不少于15個“好房子”試點項目,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
破解“不便消費”的難題,青島將持續優化消費環境,通過推進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提升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效能,倡導線下實體店積極開展無理由退貨承諾等舉措,打造“放心消費在青島”城市品牌。
從商品消費到服務消費,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村,從促消費到惠民生,青島多措并舉構建全域消費新格局,全力釋放消費“馬車”的引擎動能,帶領全市經濟奔涌向前。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