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厚植“專精特新”等企業群體發展的“沃土良田”,不斷延長服務鏈、擴展服務面
青島高新區:提升民營企業發展“含新量”
小優智能融合DeepSeek等多元大模型,實現數據處理分析的深度融合與高效協同;極智生物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焦培育更多抗病性能佳的國產大豆品種展開技術攻關;華夏生物攻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脫細胞基質材料高效無損制備技術,成立不到兩年,估值規模就達到3億元;力克川液壓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行業液壓驅動裝置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與徐工集團等業內知名主機廠商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多維度縱覽青島高新區的民營企業,其迸發出的創新活力躍然紙上。作為青島高新區經濟發展中流砥柱,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產業發展的主引擎。助力民營企業“大顯身手”,青島高新區厚植“專精特新”等企業群體發展的“沃土良田”,不斷延長服務鏈、擴展服務面,持續提升民營企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
民營企業的拉動效應,得到了數據印證:2024年,青島高新區市場主體同比增長8.59%,同比增幅位列全市第一;截至2025年1月,青島高新區市場主體總數20522戶,同比增長8.55%。
貫通創新策源“最先一公里”
“用戶可以通過智能聊天小程序,實時處理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該設備可根據用戶個性化健康數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規劃。”在青島小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高級算法工程師陳博士正和工作人員對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的美學分析儀進行調試。
小優智能近期推出多元大模型融合概念并落地,不僅接入了DeepSeek,還集合了豆包、元寶、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大模型,根據不同使用場景,依托多維協同調度算法,在各模型間實施智能調度,精細提取關鍵數據,實現數據處理分析的深度融合與高效協同。通過多元大模型融合運算和學習,可以不斷提升該公司3D美學分析儀對不同用戶膚質、膚色、外貌輪廓等方面的精準識別度,更好地分析用戶情況、需求,給出包含問題成因、日常護理建議、項目匹配等內容的個性化定制方案。
創新是民營企業的立身之本。青島高新區貫通創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助力企業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在極智生物實驗室,企業與北京某高校合作的新型大豆抗病機理研究項目正在順利推進。據悉,該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焦培育更多抗病性能佳的國產大豆品種展開技術攻關。“涉及從實驗處理到最后的數據分析以及生物分析多個環節,需要多個團隊協同開展。”天津極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時空業務線總監宮亞運說,實驗室可以提供從實驗端到分析端的全流程服務,相較于高校自己推進這一工作,他們能夠提升50%的效率。
天津極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基因科技服務和智慧育種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在青島高新區設立分公司以來,在市場開拓、融資等方面得到一系列助力,發展勢頭持續向好。“青島高新區科創部門幫我們公司融到了3000萬元。”天津極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張瑞州說,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公司還獲得青島市專家工作站、山東省創新提升項目等榮譽,助力企業吸引更多客戶。2024年,企業營業收入比2023年翻了一番還多。2024年12月,極智生物總部項目正式落地青島高新區,成為青島高新區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力量。
營造友好的創新生態
前不久,華夏(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公司攻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脫細胞基質材料高效無損制備技術,已開發兩款脫細胞羊膜基質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其中,面部產品已穩步進入注冊臨床試驗收尾階段,骨關節炎產品臨床試驗也在順利推進。按照計劃,公司將在2025年底陸續提交產品注冊資料,并預計于2026年底正式獲得產品注冊證。
華夏生物成立不到兩年時間,估值規模就達到3億元。在華夏生物總經理張美榮看來,企業發展離不開青島高新區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和良好的營商環境。“高新區生物醫藥方面的產業生態非常好??祻痛髮W以醫工轉化為特色,而我們產品的應用場景就是服務康復醫學的,非常契合。”張美榮說。今年華夏生物將繼續穩步推進兩款產品的臨床及注冊工作,加速產品早日在國內上市。另外,華夏生物還將啟動新產品管線的研發,并與康復大學攜手推進數智化圍產組織材料庫的建設工作,通過拓展與科研院所及醫療機構的深度合作,加強企業科研實力,優化產業鏈布局。
作為全市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的核心承載區,青島高新區正強鏈、補鏈、延鏈,加速打造“中國康灣”。除了大項目、大企業的引進培育,小微企業的需求也得到了充分重視。
例如,在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領域,危險廢物的處置對于生態環境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國家有嚴格的儲運和處置要求,但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產量小、成本高、風險大的特點,往往需要較大投入才能達標。針對中小企業的這一難題,青島高新區以青島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為試點,在全省范圍內率先開展小微企業危險廢物統一管理試點工作,為小微企業提供危險廢物“打包”處置服務。簡單來說,就是由園區注冊一個危險廢物管理信息系統賬號,再由園區與危廢處置、運輸單位簽署處置合同,小微企業只要“入群”,就能實現危險廢物的集中收集、儲存、運輸。“之前,我們都是自己處理危廢,每噸價格在1萬元左右,現在集中處理,每噸價格降低了一半。”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生產管理人員韓景雯說。
據統計,試點工作開展1年多來,園區已累計開展轉運工作24次,各企業累計轉運危廢60余噸。
推進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
在青島力克川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加工車間,一批批液壓驅動裝置陸續下線,即將發往全國各地。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力克川自2006年落戶以來,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已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獲評2024年度青島市民營領軍標桿企業。今年2月,力克川在青島高新區的助力下成功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為后續上市打下堅實基礎。
“當時,持股平臺增資的工作需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正常的審批流程是一周時間,但是我們提交材料的時候就離截止日期很近了。”青島力克川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畢南楠說,“時間緊迫,工作人員特事特辦,將原本所需的一周時間壓縮到一兩天完成。而且,人才補貼、園區科研項目的支持及時到位,也保證了公司研發、發展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企業的培育應遵守循序漸進的發展路徑,分階段、分目標、分類別實行梯度式培育,幫助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更好地獲得相應資源和支持,創新型企業培育尤為如此。青島高新區著力推進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聚焦制造業領域“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四新經濟”領域“雛鷹-瞪羚-獨角獸”兩條梯隊培育主線,促進“專精特新”等企業群體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在政策扶持與服務方面,青島高新區借助“青島政策通”整合發布惠企政策,方便民企查詢申請,提升兌現質效。同時,派出專員隊伍提供“一對一”政策解讀與申報指導,在稅收、補貼等方面協助企業,確保政策精準落地。在融資支持方面,通過擔保補助、風險補償、融資租賃獎補等,解決民企融資難題。在交流合作平臺搭建方面,組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精準對接會、各類產業對接活動等,為民營企業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在對接活動中,幫助企業鏈接上下游資源,拓展市場空間,加速產業升級步伐,推動民營企業融入更廣闊的產業生態。
一系列“組合拳”帶來了實效——2024年,青島高新區成功申報創新型中小企業103家,累計達230家;成功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5家,全區有效期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達226家。
水深則魚躍。下一步,青島高新區將積極搭建平臺,扎實推進有高新特色的營商環境建設,不斷增強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效能。同時,繼續在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民營領軍標桿企業等方面下功夫,為助力全市民營中小企業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