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讀:
膳食均衡啥都可吃 特殊體質才需忌口
“懷上后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確實有不少孕婦受各種說法困擾,無所適從。”葉敦敏分析孕婦們從各種渠道獲得的“禁食”清單,發現最常見的有以下兩類:
第一類:“無厘頭”忌口
比如上面提到的不能吃螃蟹,理由是古代有人說過“食螃蟹,令子橫生”,所以吃螃蟹可致難產;不能吃兔肉,不然生孩子長兔唇……
“這一類基本屬于比較離奇的迷信說法,如果相信這種邏輯,是否孕婦吃豬肉會長豬耳朵?”葉敦敏調侃說,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不可盲信。
第二類:“寒涼”食物忌口
這類被列入禁食清單的食物,主要是根據食物的性味來定的,以寒性食物為主,比如眼下正“當時”的螃蟹,還有西瓜、冬瓜、苦瓜、大白菜、綠豆、薏米……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食物確實有不同的性味。螃蟹屬于寒涼濕氣之物,對于體寒脾胃功能差或者濕氣重的孕婦,當然建議別吃。但我認為,對絕大多數身體健康良好的孕婦來說,只要是市場上賣的、質量合格的食物,幾乎都可以吃。”葉敦敏說,孕婦雖然特殊些,但不是“病人”,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只要兼顧各類營養攝入均衡,做到不偏吃、不過量吃某類食品,完全不必在日常飲食中太糾結。
“當然,個體還有差異,確實有明顯特殊體質的孕婦才考慮忌口。”葉敦敏舉例說,比如有些孕婦一向脾胃不好,對性寒的食物就不宜多吃,但也不是一點都不能碰。而螃蟹除了性寒外,對于孕期激素水平變化大有過敏體質的孕婦,特別是過往吃蝦、蟹及其他海鮮曾出現過敏癥狀者,更應適當忌口,以免引起過敏添意外。
專家提醒:
孕期飲食切莫走入兩極端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物質越來越豐富,不少經濟寬裕的準媽媽一懷上寶寶后,幾乎恨不得什么都做到最好,在飲食方面尤為講究。
葉敦敏發現,孕期準媽媽的講究,容易走以下兩種極端——
1.道聽途說亂忌口影響營養均衡
有些準媽媽一懷上孩子后很焦慮,不管有無必要、是否合理,各種道聽途說亂忌口,極端的甚至影響到營養均衡。
“在懷孕期間,不少準媽媽的體質會偏熱,可咨詢醫生通過飲食來調節,適當吃點清潤的食物也無妨。”葉敦敏介紹說,比如上面提到的“性味偏寒”的西瓜,有些準媽媽孕早期反應激烈、嘔吐太厲害,醫生會建議適當吃點西瓜,這好過生理鹽水,能迅速補充葡萄糖,只是別吃冰凍的,并注意分量。其實,性味偏寒的食物很多,只要食用得當,對孕婦的身體健康也有益。比如,同樣“性寒”的冬瓜、大白菜,孕期適當食用,對于潤腸防便秘很有好處。
2.怕孩子先天不足補過頭營養過剩
另一種極端是老擔心胎兒營養不夠、先天不足,又怕孕婦身體消耗大太虛,所以特別強調進補。而一說到進補,很多孕婦及其家人還存在這樣的誤區:以為必須多吃各種肉類才更“補”,幾乎天天燉肉湯、吃各種高蛋白的動物肉食,還不斷補充同樣是高蛋白的孕婦奶粉,對植物類食物特別是谷類雜糧和蔬果吃得很少,結果吃得血脂、血糖明顯增高,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等并發癥的風險隨之加大。
(記者翁淑賢)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