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是第24個世界精神衛生日,記者從市精神衛生中心獲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尤其是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高達60%。專家提醒,警惕老人抑郁癥。
空巢老人易出心理問題
截止到2014年底,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達153萬,占總人口的19.6%,超過全國4個百分點。青島市家庭的空巢化也比較嚴重。
根據調查,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高達60%,其中達到疾病程度、需要治療的占到10-20%。主要表現為自責及責備他人。
主動選擇空巢居住的老年人出現心理問題的不多,被動空巢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特別是失獨及獨居老人。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有生活中遇到現實困難和情感慰藉的缺乏。
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門診就診的數據顯示,近幾年患抑郁焦慮的老年人明顯增多。由2012年的日均28人次增加至2014年的日均71人次,起病原因與空巢有關的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由2012年的10%左右提高到2014年的20%。
失獨家庭心理防線脆弱
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鄭占杰介紹,有一對60多歲的夫妻,本來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不幸的是兩年前讀碩士的女兒突遇車禍離世。老兩口瞬間感覺由天堂墜入地獄,整日相對無言、以淚洗面,原來整潔的家也變得亂七八糟,生活沒有了歡聲笑語,最后老頭變得整日郁郁寡歡,常常自言自語,每天晚上只能睡2個小時,吃不進飯,體重下降20多斤,實在受不了心理上的痛苦,最后選擇了服藥自殺,幸虧被及時搶救脫險,送到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陪同的妻子也是滿懷痛苦。經過將近半年的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老兩口逐漸恢復了平靜,加入了志愿組織,開始自助、互助行動。
鄭占杰說,這是一個失獨家庭的典型經歷。這個人群常出現的心理問題有:孤獨:有話無人說、感情無處訴;無助:生活中的困難沒有人幫忙解決;無望:別人兒女孫輩相伴,自己呢?自卑:別人談論下一代,自己無法參與;自責:如果孩子意外去世——我要是不讓她出門就好了;孩子如因疾病離世——我要是早注意她的身體就好了;孩子出事都是我不好,是不是上輩子作孽了?在上述心理作用下,很多人沉湎于痛苦之中無法自拔,最終導致抑郁焦慮的產生。
讓老年人心理健康
鄭占杰提醒大家,如果家里老人因為突發事件或什么特殊原因等漸漸出現情緒變化,生活習慣發生改變等方面問題,作為老伴或者子女應該密切關注,必要時帶老人及時就診,如果老人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早治療會更好一些,及時治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悲劇發的發生。
記者獲悉,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將于2015年10月9日至10月14日期間舉辦系列公益活動。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上午9:30-11:30,在寧夏路大潤發廣場舉辦大型義診活動。屆時,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多位精神心理專家出診,免費解答關于精神心理方面的各種疑問,免費發放精神衛生健康方面的資料和書籍。10月11日 (周日)9:00-16:00,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徽路32號)舉辦開放日活動,將對市民進行健康公益講座,免費心理測試等活動。10月13日 (周二)14:00-16:00,舉辦住院病人趣味運動會,組織各種有趣的游戲與患者互動,促進患者社會功能的康復。10月14日(周三)14:00-15:30,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將舉行醫院開放日活動,為廣大患者及家屬進行 《精神疾病家庭康復》公益講座。
(記者 王磊江 通訊員 齊文博)
節后要常回家看看
市海慈醫院專家表示,節后一段時間是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心理問題高發期,特別易出現抑郁癥,要注意給“空巢”老人更多關愛??粘怖先送趦号x家去外地工作后,眼看著節時的熱鬧場景突然變得冷清,老人的情緒容易陷入低谷,倍感孤獨,心理不適。因為過節期間老人處于愉快和亢奮之中,而節后重回“空巢”狀態,巨大反差使心理上產生嚴重失落感,易導致抑郁癥發生,出現失眠、頭暈、食欲下降、胸悶憋氣等癥狀。因此空巢老人節后應多參加戶外活動和交往,走出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提高自身適應和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出現“節后抑郁癥”,一般半個月內就可自行緩解,特別嚴重者則需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而子女應?;丶铱纯矗嗯惆槔先?,對老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記者 王磊江 通訊員 譚華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