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 父母為孩子放棄鍛煉習慣

    2015-12-12 08:52:21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陽光體育運動、每天運動1小時……國家層面用各種措施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運動,但小胖墩、小眼鏡等數字不斷攀升。國家體育總局近日發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44.2%的兒童青少年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是“怕影響學習”。

    數據>>>

    多數人鍛煉30-59分鐘

    此次調查對象是6周歲及以上的城鄉居民。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269個街道和鄉鎮中抽取了8萬余居民戶,采用入戶方式進行調查,共獲取有效樣本135229例,其中6-19歲兒童青少年53401例,20周歲及以上人群81828例。

    數據顯示,在校上學的6-19歲兒童青少年有98.1%的人能夠每周上體育課,每周上2-3次體育課的人數百分比最高,為81.3%;有74.2%的人能夠每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其中每周參加2次的人數百分比最高,為28.8%,每次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在30-59分鐘的人數百分比最高,為67.5%。

    在校外體育鍛煉中,6-19歲兒童青少年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也是在30-59分鐘的人數百分比最高,為60.4%,其次為持續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為21.2%,持續時間30分鐘以內的人數百分比占到18.3%。

    原因>>>

    超過四成人怕影響學習

    調查顯示,6-19歲兒童青少年不愿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主要是“怕影響學習”,其他依次為 “沒興趣”、“不喜歡”、“缺乏體育技能”、“太累”等。其中“怕影響學習”的比例高達44.2%,而因為缺乏“體育鍛煉場地、器材”不愿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百分比僅為4.5%。

    中小學生不運動的原因有哪些?調查顯示,71.7%的受訪者認為“課業負擔太重”是首要原因,接下來是學校不重視體育運動,占到50.8%;學生自身缺乏運動興趣占到了37.8%。

    探訪>>>

    年齡越大運動時間越少

    記者在島城各中小學調查發現,在校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步減少,“小學階段課業負擔輕,孩子整天就是玩,在學校里玩,周末也玩。”市民梁女士說,上了初中之后孩子就不敢玩了,家長也不敢放任孩子玩下去了,“擔心繼續玩下去把前程也玩沒了。”采訪中記者發現,家長們口中孩子運動時間少了主要是指校外時間,絕大部分學校的日常體育課還是能保證的,當然也有個別學校用各種借口和理由擠占了學生的體育課。

    為了孩子學習放棄運動習慣

    “孩子自己給自己加壓,我們也只好在家里陪著學習。”市民李女士的女兒今年讀初二,每天6點20分起床,7點左右到學校,晚上學到11點半左右。“確實太累了。”李女士說,女兒初一的時候比較貪玩,晚上8點多就寫完作業,還有精力彈古箏,最后成績只能在班級排到中游。初一期末考試家長會班主任給了李女士一個字,“玩”。“現在她也意識到壓力了,晚上9點多寫完作業還會自己再學到11點多。”李女士說,女兒現在這種狀態她也很焦慮,“擔心她身體能不能吃得消,擔心她這么拼萬一成績上不去會不會更焦慮。”

    為了陪女兒學習,李女士和丈夫改掉了晚飯后走路的好習慣。李女士家住浮山后,以前每周末一家三口經常去爬浮山,現在女兒周六要上輔導班,周日則一天呆在家里寫作業、學習,“她在家里學習,我們一般也在家里陪著,否則也不放心。”李女士說,以前運動慣了現在放下了渾身不舒服,但為了孩子什么都得放棄。

    課業負擔太重阻礙學生運動

    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認為造成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學生鍛煉的時間少,更是由于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太重。有的孩子,早晨5點半起床,晚上11點多才能上床睡覺,沒有活動的時間,更不用說心理的輕松和愉悅。沉重的課業壓力使學生無法保證身心的健康發展,長期下去,肯定會造成中小學生體質整體下滑。孫先亮認為,減輕課業負擔和提高學生的健康體質是相輔相成的。課業負擔減輕了,學生就會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減少心理壓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在休息好的情況下,第二天的課堂上學生們就能保持高效率的學習狀態,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學生們也會有時間和精力保持一定的體育鍛煉,從而擁有更加健康的體質。

    不過孫先亮認為,減輕課業負擔只靠教育部門是做不到的,也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學校負擔輕了,家長會給學生安排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負擔還是沒降下來。”他建議社會應該建立更加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避免應試化導向。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