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病人“惡意逃費”頻發 護士被逼拿獎金補漏洞

    2016-01-09 19:58:12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夜樓

    近日,河南南陽一位病人在治療后,沒有交費就不辭而別引發了網絡熱議。記者調查發現,少者幾萬元,多者幾百萬元,病人“惡意逃費”這一現象全國各醫院的都普遍存在,“防火、防盜、防病人逃跑”不再是一句玩笑話。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然而,救過人后,病人不付款就走,讓醫院陷入兩難的選擇。那么,又該如何化解這個矛盾呢?

    去年12月25號,河南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外科急匆匆來了一名四五十歲的男人,他左手滿手是血。男子說,自己被電鋸鋸傷了。值班醫生看到他血流不止,沒有家屬陪同且就診卡里錢不夠。醫生不忍讓他帶傷去排隊繳費取藥,就先借了兩支麻藥給他治療,午飯都沒顧上吃,餓著肚子清創縫合一個多小時。手術結束后讓他去繳費,但是那人卻再也沒回來,而且把就診卡上的幾十塊錢也取走了。事實上,這樣的逃費案例僅在南陽市發生的不止這一起。在南陽一家中型醫院急診科欠費匯總報表中,記者看到,患者就診的原因有的是酒精中毒不省人事,有的是割腕自殺或服毒自殺,有的是低血糖引起的突然暈倒,有的是打架斗毆引起的外傷,逃費金額少的幾十元,多的一千多元。為了避免患者逃費,醫院也想了辦法,但效果不明顯。

    醫生張雨坦言,原來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說讓他先交押金等等,但是很多時候,病人情況特殊,不可能把病人放在那里,等到他們交了錢以后再治療,救死扶傷還是第一位。

    張潔(化名)是南陽某民營醫院的護士,每天照顧病患是她的本職工作,但她沒想到有一天,她竟然要把患者給承包了。“醫院科主任都給每個護士下任務,都叫她們得看住病號,不看住,誰值班的時候病號跑了,誰給那錢墊上。有那人做了手術,還沒好,偷偷跑了,給那帳都剩那兒。

    在同是護士的南陽中醫院急診科趙陽(化名)看來,將患者分包給醫護人員看護,雖然聽起來,有些啼笑皆非,但也是一些醫院的無奈之舉。趙陽說,醫護人員治病救人是天職,他們平時接診時,遇到患者病情緊急一般會開通綠色通道,這中間,以酒精中毒、打架斗毆或嚴重車禍引起的外傷患者最多,如果拒不繳納醫療費,他們只好承擔逃費帶來的損失。“我們那邊還有兩萬多的帳還在那放著呢,都是逃費的,科室里邊的治療費全是科室所有人的獎金共同承擔,對,肯定影響我們正常收入。一般像這種逃費的都是那種事兒不大的,一般都是幾十元的,一百多的,幾百元的,也有上千的。有些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誰,留個假名字他就起來跑了。”

    記者走訪了多家醫院,惡意欠費,在河南乃至全國的各大醫院都比較普遍,幾乎所有醫護人員都曾遭遇過看完病收不到錢的情況,急診科室的醫護人員遇到的頻率更高。

    河南省衛計委醫政處工作人員表示,該交錢了,今晚上都卷鋪蓋竄了,這個很常見,不但很常見,而且你還沒有辦法,你能把人家怎么著?你這種屬于有力支付。我問你要錢,我把你弄到法庭上,人家就不去,你能怎么著。這個屬于醫院內部問題,行政上不會去干預。

    行政主管機關無法干預,錢怎么解決,只有靠醫院內部來消化。

    鄭州某三甲醫院工作人員陳先生提到,包扎完之后,扭臉就躥了。一般的情況下,醫院也沒有辦法,有時候報警,對緊急的病人,國家有規定,必須先治療,后收費,有些病人走了,你就收不上來費用了。這些費用只有醫院來承擔。要想解決方案,機制健全一點,比如衛生行政部門有補償機制,哪怕,國家或者民間的基金什么的,但實際上沒有,遇到這個情況,醫院百分之百承擔這個費用。

    目前,河南省已經設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但主要用于解決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無力支付相關費用患者的醫療救治問題。針對一些明明有能力支付卻惡意欠費的病人,醫院仍然束手無策。百兒八十元、千兒八百元欠費,如果派出專人要賬,成本高還不一定要的來,起訴打官司,時間和精力成本也耗不起,以醫院現有的管理制度解決不了這一問題。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可以借鑒銀行征信系統的做法,建立患者黑名單制度,加大其失信成本。南陽第二人民醫院宣傳部部長陳擁軍表示,他們2015年有23個人逃費,金額23萬多。政府應該干預這個事兒,這類病人拉入黑名單,再害病他一家人住院不能走農合、醫保報銷,約束此行為。醫院沒有任何行政手段,你要,人家不給,算是沒辦法。

    事實上,在全國不少地方的醫院已經在探索建立類似的誠信機制,例如寧夏銀川醫院將惡意逃費的患者信息納入不良記錄,惡意逃費患者,不再享受“先住院、后付費”醫療服務,也不再享受重大疾病救助和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海南海口對惡意拖欠醫療費用并經醫療機構催促拒不繳費的患者記錄在案,這類患者將不再享受“先看病后付費”政策,還將面臨衛生主管部門提起的訴訟。不過,這些辦法都屬于事后追討,維權成本極高,在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田慶豐看來,公立醫院作為非營利性機構,救治病人而產生的惡意欠費問題,可以嘗試相關衛生主管部門建立的補償機制。“對醫院的補償方面,你沒有這一塊補償,讓醫院承擔的話只能通過業務收入結余來補,補少了可以,多的話,整個社會的平衡發展,把醫院拖垮了,最終受損害的還是廣大老百姓”。

    [編輯:夜樓]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