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專家指點護胃誤區:有些胃病光靠養好不了

    2016-04-09 13:52:10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亞麥

    4月9日是國際護胃日,又被稱作國際養胃日。胃病是困擾現代人的常見疾病,“嬌氣”的胃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出狀況:脹痛、噯氣、打嗝冒酸水,折騰起來也是各種遭罪。即使這樣,不少人仍然對護胃存在不少誤區。比如胃痛隨便買點藥吃吃應付過去,胃不好就一天三頓喝粥,甚至有人聽說牛奶護胃,于是喝酒前喝袋牛奶,隨后肆無忌憚地喝酒。專家強調,這些都是護胃的誤區,要想養好胃,可得小心避開了。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高靜文

    誤區一 胃痛是小事?

    長期忍會出大事

    胃疼是很多人日常生活常碰見的事情。很多人覺得忍忍就行,趴在桌上一會,喝點熱水,實在忍不下去就去藥店買點常見胃藥應付應付。

    海慈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高峰玉指出,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引起胃疼的原因很多。從胃本身來說可以分為器質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其中功能性胃腸病占了發病的50%以上,屬于比較高發的胃部疾病,它多是慢性疾病,和衛生、生活規律、飲食、心理因素有很大的關系。臨床上會先給患者做胃鏡、鋇餐,排除器質性疾病后,再根據癥狀選擇藥物或是給患者建議如何調養。

    而另一種器質性疾病情況要更嚴重一些,它屬于胃本身發生病變,例如消化性潰瘍、胃癌、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等等,在經過檢查發現是器質性腸胃疾病后,就要根據病本身選擇治療方式,而且不光藥物,可能還需要動手術,光是忍忍解決不了問題,還有可能延誤治療,造成嚴重后果。

    除此之外,高峰玉還指出,胃疼不一定是胃的問題。膽、胰腺、肺、心臟等發生問題,都有可能引起胃部不適。例如中老年人的下壁心梗就常常表現為胃疼,而如果只當做胃疼處理,耽誤了心梗的急救,后果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誤區二 只養不用治?

    有些胃病養不好

    很多人都聽過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這句話,因此將護胃的重點放在“養”上,覺得治療不重要。

    高峰玉認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須是在胃病診斷清楚的前提下。例如確診為功能性腸胃疾病,或是有很輕微的炎癥,可以通過飲食調節來“養胃”,“這類都是慢性病,要有一個過程,所以慢慢調養是沒有問題的”。

    但高峰玉同時強調,如果胃是器質性問題,如潰瘍、胃癌等,是堅決不能靠養的。“像消化性潰瘍就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如果細菌不清除,胃恢復不了,再怎么養也沒用。 ”高峰玉還糾正了一個小誤區,很多人認為胃病不傳染,但其實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的胃病,細菌是會口口傳染

    的。

    誤區三 酒前喝點奶?

    喝大照樣胃出血

    很多人都聽說過牛奶護胃的說法,因此喝酒前會喝點牛奶或酸奶,認為可以保護胃黏膜不受酒精侵害,之后就可以“放開肚子盡情喝”了。

    對于這個說法,高峰玉認為有一定道理。如果喝酒前空腹,酒精對胃粘膜是有損傷的,尤其是高度白酒,對粘膜的損傷非常明顯。而如果喝點奶,再喝酒的時候可以適當稀釋,減少酒和粘膜的直接接觸,暫時起到保護作用。但其實不光是牛奶,吃點飯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都是“稀釋”了酒精,減少其和粘膜的接觸。

    但如果把牛奶當做喝酒的保護神,這是肯定不對的。 “牛奶喝進肚子里,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樣糊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 ”而且它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這在正常情況下對胃不會有什么影響,但如果喝酒損傷了黏液和胃粘膜,那分泌的胃酸會損傷粘膜,造成急性胃粘膜病變。 “臨床上常常會看見有人喝酒喝得胃疼,甚至吐血,都是這個原因。 ”

    同時,液體在胃內排空也很快,如果大量持續飲酒,酒精對胃部的傷害依舊很大。 “提前吃點飯喝點奶是對的,但不能認為這樣有保護后就肆無忌憚。經常喝酒肯定對胃有損傷。 ”

    誤區四 養胃只喝粥?

    容易患營養不良

    提起護胃養胃,很多胃病病人都會選擇多喝粥,不吃其他食物。他們認為粥不僅暖胃,還便于消化吸收。

    高峰玉說,這個觀念有點太絕對了。稀飯主要含有淀粉類的物質,而且是半固體,食物分解比較快,一兩個小時就能消化完,對年齡大,胃動力不足的人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一日三餐都喝粥,營養攝入不足,長期下去對身體并不好,“人體還是要補充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 ”要是患有糖尿病或是血糖高的人群就更不適合了,一碗粥下去,血糖噌噌就上來了。

    同時,因為粥消化吸收得快,往往還沒到下一餐,胃就排空了,如果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反而不利于胃病的恢復。

    高峰玉建議,胃病患者平時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則,如果年齡比較大,可以選擇在晚上喝點粥。

    誤區五 肉不好消化?

    全吃素不是上策

    人們常常覺得肉類不好消化,所以胃不好時就拒絕吃葷,一味地吃蔬菜和糧食。

    對于這一點,高峰玉認為吃素養胃的觀念是錯誤的。“葷素對胃的影響不大,胃都是有充分能力可以消化的。 ”他指出,胃的消化分為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機械性消化通過胃蠕動,將食物磨成泥,并與胃液充分混合。而化學性消化則通過分泌胃蛋白酶,讓食泥變成小分子物質。非要說區別的話,就是蔬菜多含纖維物,胃消化較快。而肉食的消化時間較長,可能需要四五個小時。脂肪類的排空更慢,可能需要七八個小時。但不管時間多長,都是可以消化的。

    “如果只吃素,營養素攝入不足,造成營養不良,反而對胃不好。 ”高峰玉建議,還是要均衡飲食,肉類和素食都要搭配著來。但可以將菜做得清淡些,重油重辣對胃粘膜都有刺激性,這個要根據個人的耐受力,選擇適合自己胃的口味。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