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首將帕金森病納入大病 20萬手術僅花4萬

    2016-04-12 01:54:19
    作者:宮巖
    責任編輯:夜樓

    一塊電極能治帕金森

    71歲的郭大叔怎么也沒想到,一塊被植入腦部的4到6毫米的電極,會成為他以后正常生活的全部希望。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這塊電極的造價和手術費用高達20萬元。它叫腦起搏器,是帕金森病的外科首選治療手段。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從2012年起,本市在全國率先將帕金森病手術療法所需特材納入大病保障,20萬元費用報銷后,個人只需要負擔4萬元即可。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100多位帕金森患者受益。

    做了“腦起搏器”手術,渾身有勁了

    神經外科病房內,64歲的孫大叔剛剛接受完“充電”手術。做完手術的他感覺自己好多了:“要是不充電還是會完蛋。”孫大爺說得很輕松,但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五年前,他被確診帕金森病,剛開始還能靠藥物控制,后來藥物失效,只能到北京進行“腦起搏器”手術。“那時,青島還不能做這項技術。”孫大爺說,那次手術花了20萬元,但術后效果自己覺得挺好,“起碼以前走不了,生活幾乎不能自理,但一做完手術,通電后,渾身就有勁了。”

    但前段時間,孫大爺忽然覺得頭暈、全身僵硬、無力,他有種不祥的預感:“壞了!可能是起搏器沒電了。”果然如此。他趕緊到市立醫院換電池。“就是很神奇,通電后,之前腿伸不開,現在馬上伸開了。”

    71歲的郭大叔已經定好了4月12日要進行腦起搏器手術,經過7年的折磨,他最終做了這個決定。“咨詢了很多專家,他們都說,以我現在的病情必須得做手術了。”郭大叔的腦子記憶力非常棒,他從2009年發病到現在,吃過什么藥看過什么醫生記得一清二楚。對于這個手術,家人一直不支持,害怕有風險,但郭大叔是個謹慎的人,他見了不少已經做腦起搏器的患者,跟醫生溝通,最后說服家人。

    帕金森病手術所需特材已納入大病

    作為一種發病后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的疾病,帕金森三個字讓很多中老年人從心底害怕。最初發病還能通過藥物控制,如果后期藥物無效,最好的辦法就是腦起搏器。這個4毫米到6毫米長的電極,被小心地放入丘腦底核,通過安置在鎖骨下的電刺激器,把電信號發送到大腦,借助外部遙控器,對腦內特定核團進行持續的電脈沖刺激,從而不斷喚醒大腦。

    這個小小的電極需要20萬元,讓很多帕金森患者渴望不敢求。從2012年開始,青島市在國內率先將帕金森病手術療法所需特材納入大病保障。“起初只能到北京去做手術,回來報銷,但現在我們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市立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梅林介紹。而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納入特材后,患者自己只需要承擔4萬元的手術費用就夠了。目前,已經有100多位患者受益。

    這九個癥狀出現三個就要注意

    提到帕金森,很多人腦海中會出現一個場景:手抖的老年人。但現在,這個概念正在被兩種現實打破。市立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沈紅衛介紹:“現在5%到10%的患者發病年齡小于50歲,部分更年輕,有的小于40歲甚至30歲。另外,手抖也不是帕金森病診斷的必要條件,最新診斷標準是運動遲緩和震顫或強直。”

    據了解,早期帕金森病有九個先兆,如果九個中你已經出現了三個癥狀,就要到神經內科進行臨床檢查。尤其是60歲以上的人,帕金森病早診斷早治療效果最好。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宮巖

    [編輯:夜樓]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