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姐姐照看著只有11個月大的妹妹玩耍,姐姐不小心掉落的塑料貼紙竟然被妹妹當成食物吞下,貼紙將女嬰的食道完全堵住,女嬰連續3天都無法進食。前天凌晨3時,女嬰被父母從臨沂緊急送到市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急救,經過食道鏡手術,醫生將塑料貼紙取出。“從去年11月耳鼻喉科病房成立以來,我們已經接診了130名氣管異物侵入的孩子和40多名食道異物侵入的孩子,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在小哥哥小姐姐看護時發生了意外。”昨天,市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住院總醫師張莉說。
看護不當女嬰誤吞貼紙
“意外發生在6天前,當天上午女嬰的父母不在家,9歲的姐姐自己陪著妹妹玩。”張莉講述,當天中午吃餃子時,11個月的女嬰還一切正常,但到了晚上吃飯時,女嬰就一直哭鬧,不肯吃飯,只喝了水和一點兒奶。據9歲的姐姐講述,當天上午她照顧妹妹時,一直在玩塑料貼紙,后來發現有一塊塑料貼紙不見了。她懷疑自己不小心把貼紙掉在妹妹的小飯桌上,貼紙被好奇的妹妹塞進嘴里,咽了下去。一開始父母覺得塑料貼紙上沒有尖銳處,女嬰過兩天就可以自行排泄出來,沒想到女嬰餓了將近3天,仍然吃不進東西,家人趕緊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詳細檢查。
1.5厘米貼紙堵住食道
“塑料貼紙的密度不大,拍X光片根本就看不出來,即使做CT檢查,也很難確定塑料貼紙的位置。”張莉說,臨沂當地醫院的醫生建議他們立即把女嬰送到青島大醫院手術取出異物。前天凌晨3時,女嬰被父母緊急送往市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莉為孩子做了更為精準的CT三維重建檢查,確定塑料貼紙位于消化道最狹窄的食道入口位置,因為塑料貼紙比較黏,有大量食物殘渣被黏在食道入口,造成嬰兒無法進食。張莉讓女嬰空腹6到8小時后,為她做了全身麻醉手術,用食道鏡將女嬰食道內的異物取出。張莉發現,這塊塑料貼紙近乎圓形,直徑約1.5厘米,邊緣處相對比較尖銳,已經造成女嬰食道黏膜受損,但情況并不嚴重。經過一天的觀察和治療,昨天這名女嬰已經出院跟父母返回臨沂。
氣管內取出“雜貨鋪”
相比異物堵塞食道,孩子誤將異物吸入氣管的意外更為嚴重。張莉表示,從去年11月到現在,耳鼻喉科醫生從孩子氣管內取出的異物多種多樣,包括雞骨頭、蝦虎皮、蒜瓣、花生、栗子等,就像是一個小“雜貨鋪”。一般冬天常見的多是花生、瓜子、核桃等干果,春夏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吸入櫻桃核、西瓜子等果核的情況較多,此外還包括紐扣電池等小物品。“去年,我們曾經接診過一名一歲兩個月的男孩,入院時發現他呼吸困難,我們立即為他做了手術,從他的左側肺部取出一顆花生。”張莉說,但孩子憋氣癥狀仍很明顯,醫生繼續檢查發現,孩子的右側肺部還有一顆花生。據家長說,兩顆花生是間隔將近一個月分別被孩子吸進肺里的,要不是孩子這次出現呼吸困難,家長仍然想不到孩子一直咳嗽竟然是花生惹的禍。張莉表示,很多幼童把異物吸入氣管時,家長都不在身邊,孩子自己不會表達,出現咳嗽等癥狀后,家長都以為孩子感冒了或者患了肺炎,很少有家長能主動帶孩子來耳鼻喉科檢查。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