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取出來的針 醫院供圖
7歲的小男孩勇勇(化名)平時身體不錯,一直不怎么生病。然而近期因呼吸道感染到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拍攝胸片時,醫生卻在他的右側腹部赫然發現有金屬異物存在。而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這根針樣的金屬異物原來在六年前就已經存在。幸運的是,近日,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醫生的精湛手術下,勇勇術后第二天就出院了。
通訊員安芳芳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何潔
意外發現“腹中藏針”
今年6月下旬,7歲的男孩勇勇因呼吸道感染來到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沒想到的是,本是一次普通的拍攝胸片檢查,醫生卻有了意外的發現。醫生在勇勇的右腹部發現了針樣金屬異物的存在。
那么金屬異物究竟是何時進入勇勇體內,又是怎么進入的?勇勇的家長聽到醫生的描述后也很吃驚,并不知曉,因為勇勇一直以來身體很好,從未有過什么不適。為了追查金屬異物的來源,家長拿來了還是勇勇約6年前,也就是大約15個月大時一次做X光線檢查的胸片。更加令人吃驚的是,醫生仔細對比了前后兩張胸片后,發現早在勇勇15個月大時金屬異樣物就已存在。“因為15個月大時拍的胸片的位置問題,加上那時胸片曝光過白,不仔細看確實很難發現。”勇勇的主治醫生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普外科醫生朱杰說。
“定時炸彈”隨時有危險
“孩子真的命大!”朱杰看過了勇勇的胸片后不由感慨,他從醫這么多年是第一次遇見小孩子“藏針”6年的。朱杰介紹,勇勇的體內異物位于胸腹交界,猶如體內的“定時炸彈”,體位的改變、外力的撞擊等都可能使異物發生游走,更何況勇勇本是小男孩,天生活潑好動。異物由于臨近臟器,很容易引發大出血,如果觸及動脈,后果不堪設想。
家長在得知勇勇的情況后心情非常沉重,勇勇的奶奶更是以淚洗面。但不幸中的萬幸,這6年來,勇勇體內的異物位置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對生長發育更加沒有造成影響。
手術如同“大海撈針”
勇勇的家長們經過商議后決定,入住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普外科,希望憑借手術把針樣金屬物取出來。然而,醫生們經過進一步檢查和討論,發現體內異物位于右腹腔11/12肋骨內側,針尖貼近肝臟左葉表面,手術風險極高。手術探查無異于大海撈針,找不到。即使找到了,很有可能無法取出,無意觸碰后極易刺入肝臟,臨近大血管更有大出血的危險。
病區普外科團隊一方面反復研讀勇勇的影像資料,一方面邀請影像科、內科專家會診。另外,朱杰醫生將勇勇的影像資料上傳到外科醫師群進行討論,那里有著全國各大醫院的優秀兒外科醫師和專家,無疑給本次手術提供了相當有益的遠程技術指導。最終手術方案確定,6月29日,采用內腔鏡微創手術,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手術情況起初也并不樂觀,探查了整個腹腔也未能發現異物。經過全體手術人員的不懈努力,終于在肝圓韌帶處找到了異物,針尖緊貼肝臟,異常兇險。而且,異物留存體內時間過久,與周圍組織形成包裹粘連,手術團隊憑借著過硬的技術,終于成功將異物取出。異物就是一根普通的縫衣針,已經銹跡斑斑。
一個多小時后,勇勇從手術室被推了出來,家長們得知異物被成功取出的消息,喜極而泣。由于手術采用了腹腔鏡,手術傷口僅為三個幾毫米大小的切口,愈合后在腹部幾乎看不出疤痕,術后第二天勇勇就能出院了。
醫生提醒:暑期來臨看護好小孩
據醫院介紹,每年院方都會接收到不少體內“藏”有異物的患兒,有吃進去的,有塞進去的,什么都有,以前也有過針戳進去的,還有紐扣電池塞到耳朵里的,各種想不到的情況。暑期來臨后,醫院里接收的發生各種意外傷害的患兒更多。醫院為此特別提醒家長,為避免意外發生,需要家長細心照看幼兒,妥善保管細小、尖銳工具等生活用品。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