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份大中小學學生陸續開學返校,短時間內學生大量聚集,容易給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瀉、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等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創造有利條件。近日,市疾控中心發布9月份健康警示,提醒老師和家長們要提高防病意識,特別是針對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孩子,老師及家長要教育孩子們注意衛生、勤洗手、及時增減衣服,有條件的可以給孩子們接種疫苗預防針對性疾病。
秋季多發疾病一:肺結核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排菌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病,當抵抗力降低時,有可能引起臨床發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當懷疑得了結核病,可以到結核病定點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后,要主動向學校報告,不隱瞞病情、不帶病上課。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專家提醒,對于預防肺結核,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同學們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另外,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掩口鼻,經常開窗通風。
秋季多發疾病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征,可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常見的并發癥為腦膜腦炎、睪丸炎等。腮腺炎容易侵襲兒童和青少年,托兒所、幼兒園和學校要注意防范。一旦出現發熱、咽痛、腮腺腫大等癥狀應立即就醫。專家提醒,如果得了腮腺炎,要做好居家隔離,要到腮腫完全消退為止才能入托、入學,一般在三周左右。平時應注意開窗通風,接種腮腺炎疫苗可以預防該病的發生。
秋季多發疾病三:感染性腹瀉
夏秋季氣候高溫潮濕,適合蒼蠅和病菌的繁殖生長,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再加上學生開學聚餐增多,容易發生群體性感染性腹瀉。預防腸道傳染病,要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
預防感染性腹瀉,首先要做到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后;其次是要注意吃熟食,生熟食品要分開,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尤其是海水產品,無牌餐飲不光顧,腐爛食品不要吃;最后,每年5到10月份是腸道傳染病門診開放的時間,若出現腹瀉、發燒等癥狀要及時去腸道門診就醫。
秋季多發疾病四: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紅眼病)
專家介紹,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傳播快,發病集中。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及經水傳播是本病兩種主要的傳播方式,最常見的是通過污染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傳播,8至9月為流行高峰,多見于成人。居住條件擁擠、環境衛生差、不良個人衛生習慣等有助本病傳播。
專家提醒,如果發現紅眼病,應及時隔離,及時就診治療,家庭內做好隔離消毒,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最好能洗凈曬干后再用;平時,市民要注意手的衛生,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用臟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最后,患紅眼病時除積極治療外,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巾、臉盆等。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