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小生喬任梁意外離世,奪走他年輕生命的竟是抑郁癥。在青島,近年來該病的發病人數越來越多,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姜桂蘭主任最多時一天接診60余名患者。跟單純的心理問題不同 ,抑郁癥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負面情緒多的人更容易得,它的最可怕之處就在于患者有自殺傾向并付諸行動。醫生提醒:得病了就要趕緊去醫院,如果不好好治,將來得老年癡呆的幾率是正常人的3倍。
它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關于喬任梁的死去,網上的討論已經炸了鍋。那么,抑郁癥到底是什么?
在醫學上,抑郁癥指的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從而引起一系列身心不適的精神疾病。它不僅只是抑郁悲觀等情緒問題 ,還包括正常人想象不到的失眠、食欲減退、社交恐懼、思維遲緩、語言能力和記憶力下降等身心痛苦。
而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的姜桂蘭主任向大家更通俗地解釋道:抑郁癥并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就像感冒發燒、癌癥一樣,真真切切發生在人身上。只不過,抑郁癥在于大腦神經遞質發生了紊亂,這種發病原理就好比大腦神經遞質發生紊亂后引起的高血壓,大腦上負責情緒的區域出現了問題,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表現:心情低落 、極度悲傷、精力不足、疲乏無力、常感心累、冒冷汗、手抖、消瘦……
“其實,抑郁癥很好判斷,具體表現為三大核心癥狀”。一是情緒低落,二是興趣和愉悅感喪失,三是精力不足和疲乏感。其他還有交感神經紊亂導致的心慌、失眠、厭食、口干、便秘、心跳加快、憋氣等。
負面情緒多的人更容易得
網上有言論稱抑郁癥是個潛伏在世間的隱形殺手,尤其是在高壓環境下的娛樂圈,近年來屢屢爆出藝人抑郁自殺的新聞,數量之多讓人觸目驚心。人為什么會得抑郁癥?難道是娛樂圈的人更容易得?與高壓環境有關?
“絕對不是這樣的,普通人得抑郁癥的并不少于明星,只不過他們不是公眾人物,就算得病了,也沒有明星那么多的關注和報道,所以不為人知。”姜桂蘭告訴記者,要說娛樂圈的壓力大,其實醫護人員的壓力也很大,甚至更大,在他們當中,得抑郁癥的人不在少數。但是 ,是否得抑郁癥,除了與外界環境施加的壓力有關外,更多的在于自身原因,比如自己給自己施加太多壓力。所以,抑郁癥的促成來自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考慮遺傳因素,看家族里是否有這樣的基因 ,一旦攜帶了,在某種特定環境下就有可能發病。除了遺傳,還有心理社會因素,比如外界的高壓環境,自身施加的壓力等。而性格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臨床上看,負面情緒多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癥,如小心眼、小氣、想不開 、好鉆牛角尖、斤斤計較……若有突然發生的事情的刺激,會加重發病。年齡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研究表明,更年期婦女更容易得抑郁癥。
此外,軀體疾病也可能誘發抑郁癥,如內分泌紊亂等。
醫生最多時一天接診60多個
抑郁癥的發病因素這么多,那在青島的發病率有多高呢?對此,姜桂蘭回答說:“青島還沒有做過這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所以沒有明確的發病率數據,但是,就總體來說,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發病人群也越來越大。”
作為青島市的重點??漆t院,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每天都有抑郁癥患者前來咨詢,在姜桂蘭的門診上,最多時一天接診60多個患者。癥狀也是五花八門:女的月經不調、男的性欲下降、暴肥暴瘦、心絞痛……前幾天,就有一個女病人,因反復肚子疼入院,在綜合醫院治療未果,轉到姜桂蘭的病房后,結合抗抑郁藥物治療,沒幾天就好了。
根據不同的發病原因和癥狀表現,抑郁癥又分為四大類:一是器質型抑郁癥,也就是大腦本身患病造成;二是雙向抑郁癥,又稱躁狂抑郁癥,有時興奮不已、活力滿滿,有時消極低落、悲傷絕望;三是神經癥型抑郁癥;四是單向抑郁癥,也就是普通人嘴里常說的,低級消沉。
關于抑郁癥的診斷,除了三大核心表現,如大腦轉不動,反應遲鈍、易爆易怒外,還要看是否持續低落兩周以上,病人是否表現得特別痛苦。
可怕之處在于患者會自殺
張國榮跳樓自殺了,還有那么多自殺的韓國藝人,很大一部分都不滿30歲。我們不禁要問:得了抑郁癥為什么要自殺?難道是太痛苦了,想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解脫?
“并不是。”姜桂蘭解釋,抑郁癥患者的確很痛苦,那種痛苦常人也許無法體會,但是自殺的目的并非是為了緩解痛苦,讓自己得到解脫,而是病情太重所致。這好比癌癥,發展到晚期可致人死亡的道理一樣,抑郁癥也分輕度、中度和重度,如果遲遲得不到好轉,發展到重度以后,就會病入膏肓,致人死亡,而自殺就是抑郁癥致人死亡的一種方式。這也是抑郁癥最可怕的地方。
有癥狀趕緊去找醫生治
雖然抑郁癥很可怕,但是我們也看到很多人經過漫長艱苦的過程逐漸康復。那么,抑郁癥能自愈嗎?
針對這個問題,姜桂蘭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她強調,自愈并非完全康復,肯定回不到生病前的樣子,只不過是緩解了,還有可能復發。如果一直反復發作,病情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將來得老年癡呆癥(學名:阿茲海默癥)的幾率是正常人的3倍。
為此,她提醒市民,一旦發現自己有抑郁癥的表現,要趕緊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治療,醫生會利用藥物和專業的治療方法對付。一旦確診得了抑郁癥,自己不要害怕,勇敢面對這個既定的事實,不要諱疾忌醫,積極治療。家人和朋友也要給予理解和包容,多多關心他們,尤其是經常唉聲嘆氣、嘴里常說“活著沒什么意思”的人,他們屬于重度患者,更要密切觀察,一旦哪天他們突然跟家人說自己沒事了,主動要吃要喝了,就有可能將口頭語言付諸行動了。為了防止自殺的悲劇出現,找專業醫生治療是最好的方式。
城市信報記者 王鑫鑫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