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從成都三六三醫院獲悉,該醫院耳鼻喉科近日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男子周某鼻痛且頻繁出血,醫生檢查后竟在其鼻腔內發現一條螞蝗,取出后長達5厘米。
49歲的周某是四川涼山人,近5個月一直鼻腔疼痛,近10日疼痛加劇且頻繁出血。來到醫院就診后,醫生通過鼻腔內鏡檢查發現其鼻腔內有一黑褐色軟體活物,體表光滑且附有粘液。
該醫院耳鼻喉科醫生蘭德介紹,根據周某描述,這條螞蝗在其鼻腔內“生活”至少已有5個月,并從幼蟲長大。“由于螞蝗的吸盤緊緊吸附在鼻腔內部,強行拉扯的話容易導致吸盤斷裂在皮下,引發感染。”蘭德醫生說,14日,在使用濃鹽水刺激螞蝗使其吸盤松開后,這條長達5厘米的“怪物”終于被取了出來。
螞蝗怎會進入人體鼻腔?蘭德醫生說,這與周某在老家喜歡直接飲用山泉有關。“螞蟥幼蟲體積小,不易被肉眼察覺,飲用溪水或洗臉時,水中的幼蟲可經呼吸道或口腔進入鼻咽喉,在人體里寄居。”
記者了解到,螞蟥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0攝氏度至40攝氏度,以吸食宿主血液為生。人體鼻腔粘膜血液豐富、濕潤,溫度適宜,內環境非常適合螞蟥寄生。因此,螞蟥一旦進入鼻腔就會“賴著不走”。
蘭德醫生提醒公眾,像螞蝗、蚊蟲、蒼蠅、蟑螂等小蟲都容易進入人體鼻腔、耳腔。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的衛生清潔,不要直接飲用溪水、山泉水等生水。一旦發現鼻腔內有異物進入,或出現鼻痛、鼻出血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行鼻腔內鏡檢查,以早日明確診斷。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