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洋奶粉標準未必適合中國寶寶 海淘奶粉42%不合格

    2017-03-12 10:45:01
    責任編輯:夜樓

    原標題:洋奶粉標準未必適合中國寶寶 查驗要過近60道關

    2016年,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對19款熱銷洋奶粉進行營養檢測,結果發現不合格率竟然高達42.1%,著實讓信賴洋品牌的家長們捏了一把汗。洋奶粉為何經不起考驗?青島口岸對進口奶粉又是如何把關的?連日來,記者趕赴進口乳制品口岸查驗一線,追蹤樣品深入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實地探訪青島口岸如何對進口奶粉進行“全項目檢測”。

    \

    檢驗人員正對奶粉進行檢測。

    口岸查驗

    連木質包裝都不放過

    青島港前灣港的檢驗檢疫局查驗區,有一條專門辟出的乳制品入境查驗通道。記者跟隨黃島檢驗檢疫局查驗人員來到該通道時,恰逢一批法國進口奶粉抵達口岸,等待開箱查驗。

    “貨到的同時,相關證件也要到,貨證查驗是第一步。”黃島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農藝師金瑩負責該批奶粉的現場查驗,她介紹,除了進口商、出口方的進貨單據外,還要有出口國出具的衛生證書,“進境奶粉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憑這張證書實現追溯。”金瑩稱。

    開箱查驗時,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集裝箱底部有一層木質墊板,檢驗檢疫人員對這些木頭反復查看。原來,木質包裝雖能有效緩沖運輸途中的顛簸,但也容易受潮、滋生霉菌,一旦發現有霉點,整箱奶粉的受污染風險就相對較高。在確認木質包裝無風險后,金瑩抽取了幾包奶粉,帶到現場的無菌室內進行感官查驗。查看外包裝是否完好,粉體是否有結塊、異味,然后留取樣本送檢。

    奶粉盲檢

    要過近60項檢測關

    在港口留取的樣本,很快被送至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實驗室。該中心副科長徐琴介紹,進口奶粉要接受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添加劑、礦物質、污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等近60項指標檢測。

    為了保證檢測的客觀性,對奶粉樣品采取“盲檢”,即奶粉的品牌、原產地、收貨人均不告知檢驗人員。記者跟蹤探訪的進口奶粉樣本被送至實驗室后,首先進行肌醇檢測,檢驗人員稱取1g奶粉樣品,用5mL溫水渦旋溶解,邊振搖邊滴加5mL三氯乙酸溶液,再加10mL水,以無水乙醇定容,提取出2mL樣液,經過離心、濃縮、衍生、萃取、凈化、洗脫、盡干等一系列步驟后,用氣相色譜質譜法進行分析。

    徐琴介紹,奶粉檢測運用了大量儀器設備,從檢測方法來說,營養成分的理化指標主要運用原子發射光譜法,維生素成分檢測用液相色譜法,硝酸鹽的檢測需要分光光度法和離子色譜法,脂肪酸需要用氣相色譜法,黃曲霉毒素用的是液相色譜質譜法。“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全項目檢測做下來,大約需要15天。”

    檢測數據

    42%海淘奶粉不合格

    為了給孩子求得安全的口糧,許多家長首選洋奶粉。青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山東口岸進口乳品1.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3%,新西蘭、歐盟、美國是主要進口來源地。

    鞏女士近來正忙著為即將出生的二胎寶寶尋找德國某品牌奶粉的代購,她稱“畢竟國外的奶源好啊,質量安全有保證”。

    實際上,去年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對京東、天貓熱銷的19款洋奶粉進行了檢測,結果有8個樣品的錳、鐵、碘、硒含量測出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42.1%,維生素檢測不合格率15.8%。盡管如此,仍有消費者力挺洋奶粉,認為海淘奶粉的不合格項,只是因為其含量不符合國標,“外國的寶寶不也一樣吃嘛”。

    對于這種觀點,檢驗檢疫專家表示,之所以為奶粉定下國標,是基于對國人體質的全面考慮,及所需營養的均衡,“國外奶粉是按當地人體質生產的。比如美國的嬰幼兒奶粉中鐵含量普遍高于國標,而對于中國寶寶的體質來說,不需要額外補過多的鐵,鐵過量容易對肺肝腎功能造成損傷”。

    代購奶粉

    當警惕魚目混珠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海外代購原裝洋奶粉,目前在媽媽圈里十分流行。賣家往往通過微信做生意,以“人肉背回”為廣告關鍵詞,吸粉無數。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醒市民,個人攜帶回國的奶粉不屬于正常的貿易渠道,存在兩方面隱患:一是所帶回奶粉未經檢驗檢疫,其質量安全不確定;二是奶粉來源只憑賣方一張嘴,一旦發生問題,追溯起來很困難。

    市民郭女士通過代購給孫女購買澳大利亞奶粉,后來有朋友去澳大利亞捎回同品牌奶粉,和自己買的代購奶粉在包裝上差別很多,郭女士稱,找代購商家理論,對方辯稱是換包裝了,“但我感覺是買到假貨了”。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編輯:夜樓]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到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