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療休養重啟,一線職工領福利啦!苦臟累險活工人優先
日前,山東省總工會聯合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旅發委等四部門出臺《關于加強職工療休養管理工作的意見》。這意味著,今后省內全體職工可以享受到普惠式的免費療休養服務。
6日,雨后的岱廟清新肅穆,游人如織。在熙攘的人群中,有一隊頭戴紅帽、統一服裝的群體引人注意。他們是來自煙臺招遠和海陽的一線工人,而游岱廟則是他們剛剛領到的“福利紅包”——一線職工療休養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欣賞著眼前的岱廟,曹建亮覺著一切美得那么“不真實”。今年38歲的他是山東中礦集團羅山金礦的一名井下零工班長,每天面對暗黑的礦井埋頭苦干,似乎沒想過自己也可以享受療休養。
據了解,省總工會今年撥付900萬組織15000名一線職工進行療休養活動。本次療休養參加人員應為在同一企事業單位工作滿3年以上的在職一線職工(困難職工、農民工),優先安排從事苦、臟、累、險、有毒有害工種的職工和技術骨干,尤其是因從事上述工作患職業病和慢性病的職工。
按照計劃,今年省總工會組織的一線工人療休養從4月持續至11月,每期不超過7天(含報到和返程)。職工參加療休養所占用的工作日,不得沖抵國務院規定的年休假假期。
對不少單位來說,經費是制約開展職工療休養活動的重要因素。隨著四部門印發意見的出臺,對于經費籌措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中,各級工會應在年度經費支出預算中,編列一線職工療休養項目預算,加大對療休養活動的補貼力度。企業應結合財務承受能力,在成本費用中據實列支有關職工療休養費用。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為同級工會組織開展職工療休養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意見提出,鼓勵企業工會按照規定自主開展職工療休養活動。對于廣大一線職工來說,療休養活動“制度化”無疑是省總工會發的一個大“紅包”。目前,青島、煙臺、淄博、臨沂等地的療休養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不少企業開始“敢于”自主組織職工進行療休養,一項普惠性的職工服務正逐漸成為“山東名片”。
據了解,組織一線職工療休養曾是工會和企業的老傳統。以前不少國營企業出資,組織為企業生產作出貢獻的職工到療養院療休養。以泰山療養院為例,多的時候一年能接待上萬名療休養的職工。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因企業改制等原因,一線職工療休養陷入停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 通訊員 馬長征))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