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同仁醫院自制藥遭網店高價炒賣:5元多賣到88元

    2017-07-10 08:52:49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同仁醫院自制藥遭網店高價炒賣:5元多的藥賣到88元

    昨日,市民趙先生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同仁醫院的自制藥“磺胺冰片膏”在淘寶被人喊價88元一盒,而其自己到同仁醫院購買卻只需5元多一盒。該淘寶賣家稱,自己通過去同仁醫院掛號購買到的這些“磺胺冰片膏”, 88元的售價里包括50元的掛號費,“價格已經最低了”。對此,同仁醫院宣傳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磺胺冰片膏”是同仁醫院制劑,為處方藥,建議患者到醫院購買該藥,淘寶等其他渠道上的藥品未必有保障。

    點擊進入下一頁

    事件

    不到6元的藥淘寶上賣88元

    “不到6元一盒的醫院自制藥,有人竟然在淘寶上買88元一盒”。昨日,趙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由于自己的孩子患有鼻炎,幾年前曾到同仁醫院看病,當時醫生開的藥中有一種名為“磺胺冰片膏”的藥,這種藥膏為白色,孩子用后效果較好。之后,趙先生再去醫院買“磺胺冰片膏”時,被告知已缺貨。而近日,由于孩子鼻腔經常出現干澀等情況,趙先生打算先在淘寶上看看有無“磺胺冰片膏”賣,買些給孩子涂抹。

    輸入關鍵詞后,趙先生發現有一家淘寶店內有賣“磺胺冰片膏”,價格為88元一盒。在與賣家聯系后,賣家發給了趙先生一張“磺胺冰片膏”的實拍照片,照片中“磺胺冰片膏”的生產日期為今年4月份,并稱藥膏是從醫院內部拿出來的。有些疑惑的趙先生追問其是否需要去醫院掛號拿藥時,賣家回復“不需要”。

    由于著急給孩子買藥,趙先生在這家店內下了單,結算頁面顯示,加上10元運費,趙先生買一盒“磺胺冰片膏”花了99元。

    下單后的趙先生突然想到,賣家發來的照片中,“磺胺冰片膏”的生產日期為兩個月前,于是他來到同仁醫院,想了解一下醫院目前是否可以買到該藥。在掛了一個方便門診的號后,醫生給趙先生開了“磺胺冰片膏”,并稱一次只能購買三盒。交費時趙先生注意到,一盒“磺胺冰片膏”的價格為5.68元,購買三盒只需17.04元,加上掛號的10元,他一共花了不到30元。

    “不到30元可以買三盒,淘寶上卻要賣80元一盒,價格差距太大了,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從醫院出來后,趙先生馬上在淘寶上申請了退款。

    點擊進入下一頁

    調查

    賣家稱藥品從醫院掛號購買

    北青報記者根據趙先生提供的線索,在淘寶上搜索到這家賣“磺胺冰片膏”的淘寶店。這家淘寶店的名稱由幾個字母和幾個數字組成,歸屬地顯示為北京,店內的商品有十幾種,除了“磺胺冰片膏”,還有其他不同醫院的自制藥。

    北青報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詢問“磺胺冰片膏”是否有貨,賣家稱有,并發來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個藍色圓形的小盒子,上面的標簽顯示藥名為“磺胺冰片膏”,用途為抗菌、消炎、用于鼻部消炎、消腫。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該藥配置單位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且標注稱“本制劑僅限本醫療機構使用”。

    賣家稱該藥是自己去同仁醫院掛號買的,問及為何該藥標價為88元時,對方稱“現在掛一個號50元”,相當于把掛號成本算進這88元里,“價格最低了”。北青報記者發現,該藥月售量為7個,賣家表示,其中有部分是外地的患者來買的。

    在詢問中,賣家稱該淘寶店就其一人打理,除了同仁醫院的自制藥,其還會去其他醫院掛號買其他醫院的自制藥,“其實就是代購的,有人下單我們就去掛號買藥,沒人下單的時候不去”,“這個‘磺胺冰片膏’是前幾天多開回來的,還剩一個”。賣家還透露,其是兼職做這件事的,也沒有專門的代購團隊。

    醫院

    患者最好到醫院購買藥品

    淘寶上88元一盒的“磺胺冰片膏”是否靠譜?昨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宣傳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磺胺冰片膏”是同仁醫院制劑,只有在同仁醫院才能買到,屬于處方藥。 “磺胺冰片膏”單盒的價格不到10元, “因為醫院的制劑比較好用,這種自制藥一般都不會很貴”。

    該負責人稱,在淘寶上賣藥應該是不合法也不允許的,但根據其了解的情況,目前高價倒賣醫院制劑的行為不少,“有人覺得自己去醫院買比較麻煩或者不方便,可能就會去找淘寶等渠道買”。

    這位負責人建議,患者需要藥品時最好還是到醫院找醫生開藥,“在醫院買的藥一定是正規的藥,如果在其他渠道如淘寶上購買醫院自制藥,真假難辨,也未必有保障。”

    律師

    私自倒賣處方藥違法

    對于網上倒賣處方藥的行為,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藥品是特殊商品,我國實行的是專營許可證制度,無證經營的即屬違法,任何個人都無權擅自從事藥品買賣活動。根據《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五條的規定,開辦藥品零售企業,應符合的設置規定中,包括經營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的藥品零售企業,必須配有執業藥師或者其他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且質量負責人應有一年以上(含一年)藥品經營質量管理工作經驗。

    常莎稱,個人私自倒賣處方藥是違法行為,其行為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非法經營行為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人可能被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文/本報記者 黃筱菁 實習記者 張聰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