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8月15日訊 “秋風起,蟹黃香”。眼下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時候,肥美的螃蟹成為日常飯桌上的常客。海慈醫療集團風濕病科宋彩霞副主任醫師提醒市民,螃蟹雖好吃,但一不留神可能引發和加重痛風病情。
39歲的劉先生是年輕的痛風患者,近日他看到螃蟹新鮮上市,與朋友聚會沒有管住嘴,吃下兩只螃蟹后,痛風再次復發,疼得他徹夜難眠,入院治療后癥狀好轉。
據介紹,飲食是痛風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來源,控制痛風發作一定要注意痛風患者的飲食問題。肥胖、暴食、飲酒或攝取過多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鮮食品以及動物內臟,容易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升高,成為引起痛風的誘因。痛風病人要少吃海鮮食品,多吃清淡易消化食品。痛風病人不要過量飲酒,特別是啤酒。
島城市民飲食上多喜歡海鮮加啤酒,正因如此,痛風患病率較高,痛風性關節炎占到關節炎人群的很大比例。據報道,島城痛風患者約有16萬,占總人口的2%左右。痛風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痛苦。海慈醫療集團風濕病科宋彩霞副主任醫師介紹,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一種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及反復發作的關節炎。急性發作期以關節紅、腫、熱、痛及其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屬于中醫學“熱痹”范疇。西醫治療發作期主要為對癥止痛,堿化尿液。西藥由于其胃腸道、肝腎損害等不良反應較大,患者的依從性較差。
海慈醫療集團風濕病科自制三黃散選擇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通絡,涼血消腫止痛功效的黃芩、黃柏等中藥適量研末,于痛風發作時,取三黃散粉末20g(用量根據受累關節的大小)醋調后敷于受累關節處,上覆蓋紗布,一小時后將紗布及藥餅取下,每天3-4次。對無法耐受秋水仙堿毒副作用和對非甾體抗炎止痛藥物有禁忌的患者,在痛風急性期應用尤為適宜。
信網全媒體記者 劉裕 通訊員 范曉蘋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